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谋远虑确有必要
 
深谋远虑确有必要
 
        所谓糊涂有真假之分,真糊涂的人当事情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时,仍然执迷不悟,而假糊涂者则不同,他们常常在事物略露表象之时已经有所察觉,但却能够装做不知道,以静待事情的发展而相机行事。

  作为一个从政人员,有时候,事情虽然还没真正发生,但迹象其实已经显露。如果不能从初期的迹象去掌握即将发生的事实,就会像无知的雀鸟,筑巢所在的柴薪已经冒起烟火,还悠哉悠哉不知躲避防范,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只要见到一点迹象,就能判断出事情未来的发展,而采取合宜的行动。

  一般来说,忧患的来临,必有其征兆:如果不预先设法消除,将后悔莫及。这种防患未然的做法,正是明哲保身的借鉴。

  春秋时,秦武王派甘茂攻韩国的宜阳(公元前308年),甘茂担心会遭人诬陷毁谤,于是对武王说:

  “以前,曾参住在费的时候,鲁国有个叫曾参的杀了人,人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说:‘我儿子才不会杀人。’继续自在地织布。不久,另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依旧自在地织布。不久,又有第三个人向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立刻丢下梭,离开织机逃走了。以曾参的贤明和他母亲的信任,有三个人接连的疑惑,他的母亲都怀疑、害怕了。我去攻韩国,若小人进谗言则无处容身,请主公明察。”

  这就是“深谋远虑”、“老谋深算”,是重要的上策观点,是处理当前与将来长远关系的至高准则。封建时代,很多大臣,就是在这个题目上做文章,充分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派樊哙以相国名义带兵去平定谋反的燕王卢绾。发兵之后,有人揭发樊哙在刘邦生病时,与吕后勾结,等刘邦一死,就要把戚夫人一家杀绝。刘邦很生气,就派陈平骑马去传达命令,让周勃代樊哙指挥军队,并立即在军中把樊哙斩首。

  陈平接受任务后,私下里同周勃商量说:“樊哙是功臣,又是吕后的妹夫,皇上只是一时恼怒,想杀掉他。但是皇上已经病重,未来是什么情况,并不明白,所以还是不把樊哙马上斩首,只是把他押回来让皇上自己下命令杀掉为好。”周勃也同意这样做。

  后来,在押送樊哙回京的路上,陈平听见刘邦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回向吕后报告逮捕樊哙的经过,吕后叫他把樊哙放了,因为他没有照刘邦的旨意杀死樊哙,所以吕后还是相信他,又让他做太子的老师。以后吕后家庭要为樊哙报复陈平,在吕后那里也通不过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囚而致上,上自诛之(资治通鉴卷零一二之十八)
公元前195年,刘邦弥留之际把陈平叫到身...
刘邦为何要杀樊哙? 他救了樊哙, 也救了自己
揭秘:为什么刘邦想要杀樊哙 樊哙是怎么死的?
汉高祖刘邦病危时为什么执意要杀樊哙?知道理由的我沉默了
智慧人生: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四个历史小故事,开启人生大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