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向高:晚明风云人物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年满7岁的“厕仔”开始读书,受业于同村的儒生王肖冈。王肖冈给“厕仔”取名为“向高”,寓意日后步步高升。叶向高“过目成诵,属对敏捷”,被称为“奇童”。叶向高后来赋诗《王肖冈先生》,对恩师的教诲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早岁趋庭日,严亲教诲私。

  乡里相怪讶,是父好誉儿。

  卓哉王先生,三叹称神奇。

  授经恒避席,搦管每舒眉。

  平生无他学,独此是吾师。

  模范日以远,色泽尚在兹。

  颓落感迟暮,叔昔负深期。

  隆庆元年(1567年),叶朝荣被选入国子监学习,叶向高随行,寄宿于刑科给事中魏体明(今福清东瀚后营村人)家。魏体明的两个儿子整天与叶向高嬉闹,很不高兴,欲伺机将叶朝荣父子打发走。

  时任户部员外郎的同乡施公听说叶朝荣进京入太学,并住在魏体明家,特偕夫人前往拜访。施公见叶向高眉清目秀,称赞不已,转而对魏体明说:“小向高卓尔不凡,必成大器,将来其位将在你我之上。夫人何不生女许配给他?”此话一出,魏体明改变了对叶向高的看法,消除了打发叶朝荣父子的念头。

  隆庆六年(1572年),叶向高参加县试,督学宋仪望欲拔其第1名,福清知县许梦熊因其年少,抑居为第3名。万历二年(1574年),许梦熊主动为叶向高做媒。直隶南陵县教谕的王一言,曾资助贫困的许梦熊完成学业。许梦熊登第后,担任福清县令。此时,恩师早已去世。许梦熊获悉后,为报答恩师情谊,决定为他的女儿择一佳婿,于是向王家提亲。不料遭到王家拒绝。后来,许梦熊继续为叶向高做媒,娶福清海口镇永东里(今里美村)乡绅俞廷御之女俞爱玉,并亲自为其主婚。叶向高成婚当日,“观者如堵,诧为奇事”。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

  许梦熊……以进士任。爱民好士,物色大学士叶向高童子中,为择婚配,助之纳采,其日设宴县堂以荣之,尽邑骇异。及叶以功名终,人名许公知人。

  万历七年(1579年),叶向高应福建乡试,考取第21名。次年,却在北京会试中落第。万历十一年(1583年),叶向高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会试,与同乡方懋学、刘镇、佘梦鲤同榜登进士第。秋天,赴京应廷试,举二甲第12名,赐进士出身。次年,又以福建考生第1名考取庶吉士第6名,进翰林馆读书。三年修业期满,授翰林编修,时年27岁。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八年(1590年),叶向高因父母相继去世,一直在家守孝。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叶向高守制期满,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叶向高调回北京升右谕德兼侍讲。第二年,太子朱常洛缺讲官,礼部侍郎郭正域是叶向高的好友,认为叶向高是合适的人选,于是推荐给内阁次辅张位。张位与首辅赵志皋及阁臣沈一贯商量,遭到沈一贯压制。但赵志皋支持张位。不久,叶向高升任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辅导朱常洛读书。因叶向高“长髯于思,风来拂动”,朱常洛称叶向高为“飞须先生”。师生结下深厚情谊。同年,首辅赵志皋养病,次辅张位挂闲,沈一贯成了首辅。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因上疏请罢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的虚职。自此,他滞留南京达10年之久,得不到升迁,直到沈一贯致仕。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国子监祭酒周寅致仕,按照才学非叶向高接任无疑,但又遭到沈一贯排斥。叶向高在仕途上一再失意,心灰意冷,多次要求致仕,得不到恩准。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首辅沈一贯、次辅沈鲤致仕,内阁唯朱赓一人。朱赓闭门不去办公。神宗增补阁臣,命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三人入阁,又招旧辅臣王锡爵入阁。十一月,叶向高被推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朱赓、于慎行先后去世,王锡爵拒绝入阁,李廷机又杜门不理事,阁务仅靠叶向高一人主持达7年之久,时人称叶向高为“独相”。

  这时,神宗已在位30多年。因其不理朝政,宦官乘机擅权,政治腐败,赋税苛重。叶向高入阁之后,看到内库金银堆积如山,而朝廷对边防缺饷置之不理等弊端,上疏直陈:国家危机在于“廊庙空虚”,此乃一也;上下否隔,此乃二也;士大夫好胜喜争,此乃三也;多藏厚积,必有悖出之衅,此乃四也;风声气习,日趋愈下,莫可挽回,此乃五也。希望神宗奋发图治、根除积弊,但神宗置若罔闻。不但如此,为搜刮钱财,神宗还派矿税监四出扰民,兼之各省水旱告急,于是,叶向高痛切进谏。

  自万历二十四年至四十二年(1596—1614年),经叶向高反复力争,神宗终于撤回辽东税监高淮和福建税监高寀,使两地民困得以稍苏。

  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理应立为太子,但万历皇帝欲改立与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为太子。由于叶向高等群臣坚决反对,万历皇帝不得已,封朱常洵为福王。是为“国本之争”。

  万历后期,士大夫门户林立,党争日炽。叶向高调剂群情,平息党争,但不少建议未被神宗重视,以致党争愈演愈烈。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八月,叶向高连上62道奏疏请求辞职,终于获准,时年56岁。此前,以叶向高一品考三年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至叶向高致仕之时,又命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赐银一千两、彩缎四表,裹大红丝坐蟒一袭,差官护送他回家。

  叶向高回到福清之时,他唯一的儿子叶成学在他到家的前一天因病去世。郁郁寡欢的叶向高终日与夫人及诸孙过着恬静的乡间生活。期间,他着手筹建福庐寺,重修瑞岩山弥勒佛阁、黄檗寺藏经阁,足迹遍及八闽大地。叶向高还热心瑞岩山景区的开辟,形成了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景。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改元泰昌。光宗皇帝念恩师叶向高“匡时伟器,经略宏才”,召其进京辅政。然正当叶向高登程之时,光宗驾崩,朱由检登位,是为熹宗。熹宗一登基,立召叶向高入朝。叶向高以社稷为重,二度入阁担任首辅。

  叶向高上任之时,宦官魏忠贤勾结熹宗乳母客印月专权,朝廷上下乌烟瘴气。熹宗年少,不辨忠奸。支持正义的叶向高屡受排挤,终因不敌对手,只好请求辞职。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叶向高获准辞归,朝廷加太傅,时年66岁。熹宗令福建地方官按80岁以上老臣退休例,给叶向高定时慰问,以示殊恩。

  叶向高告老返乡时,将熹宗赐予的一千两白银在家乡建造了一座桥,名为“赐金桥”,欲使乡人“共沐天恩”。叶向高在这座桥建成后,还写了一篇《赐金桥记》,告诉后人莫忘皇恩,文云:

  吾乡在海上荒陋之区耳,吾先世在元末、国初颇有仕宦,然不能通显,至先少傅公乃典方州,而余凭藉世泽庭训,叨冒逾涯,又幸得乞骸骨以归故乡,徘徊枌榆桑梓之间,以自乐其余生,是亦人生难得之遭,而吾乡千百年之所仅见也。愧余凉薄无能,为绿野昼锦之堂,用侈知遇其所托,以章宠灵、而昭来许者,仅在兹桥,故为述其命名之意如此。庶几后之君子得有所考焉。

  虽然这座桥早已荡然无存,但叶向高撰写的《赐金桥记》却如一座丰碑,永远昭示着后人。

  福建地方官获悉叶向高告老返乡,准备为其在叶府门前竖旗。叶向高闻讯,即致书知县汪泗论坚辞,并说:“若邑中必以旗来,不肖亦必不敢恭命”。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驾崩。同月廿九日,叶向高因患黄疸性肝炎逝世,终年69岁。当年,崇祯登基,三年后,叶向高被追赠太师,谥“文忠”。

  叶向高一生著作等身,“诗文委析、鬯发,情发兼至”。有《苍霞草》20卷、《苍霞续草》22卷、《苍霞余草》14卷、《苍霞诗草》8卷、《纶扉尺牍》10卷、《纶扉奏草》30卷、《续纶扉奏草》14卷、《官中实录》8卷、《蘧编》(注:《淮南子·原道训》载:“故蘧伯玉行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春秋卫国之蘧伯玉五十岁时,后悔之前的四十九年皆错。“蘧编”概出此意。另一说,“蘧”乃“籧”之误,“籧”为粗竹席,谦也)20卷、《说类》60卷、《参补古今大方诗经大全》14卷、《玉塘纲鉴》72卷、《福清县志》4卷、《宫词》4卷、《福庐灵岩志》3卷。其中,《蘧编》、《苍霞草》、《苍霞续草》、《苍霞余草》、《纶扉奏草》、《四夷考》等书曾被列为禁书达百余年;《官中实录》手抄本曾在朝鲜汉城流传很长一段时间;《苍霞续草》、《纶扉奏草》草稿据说保存于北京、福州、日本东京等地。

  张廷玉《明史》卷240、万斯同《明史》卷342、王鸿绪《明史稿》卷200、徐纮《皇明名臣琬谈录》卷72、曹溶《明人小传》卷3、赵吉士《续表忠记》卷2、陈鼎《东林列传》卷17、明弘治《八闽通志》、清乾隆《福州府志》、清乾隆《福清县志》、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宰相传》等书,均收有叶向高传略。

  此外,融籍已故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王文杰于1949年写有数万字的《叶向高传》,使之成为是国内较早研究叶向高的史家之一。全文分“入相之前”、“入相”、“文忠公之调停政策”、“罢政以后生活”、“文忠公之著作”、“后语”6个部分。

  叶向高是福建的藏书家之一。他藏书颇丰,与藏书家邓原岳、曹学佺等人交谊很深。谢肇淛见叶向高藏书丰富,常常到他家中传抄典籍。谢肇淛家藏的秘本多自叶向高家抄录而来。《历代藏书家辞典》收录叶向高的名字,称其“富藏书。”

  福清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唐宋以降,诗家辈出。南宋时期,诗坛出现了“江湖诗派”,其中较著名的就有敖陶孙、林希逸、刘翼、林同、释圆悟等一批福清诗人。明代福清人林鸿更成为“闽中十子”的首领。据说,明万历年间,叶向高归乡后曾在福清组织“南湖七贤诗社”。据说,这是福清最早的诗社。

  叶向高很重视乡邦文献的出版,曾热心刊刻唐宋时期福建名人的文集,如刊刻了唐代晋江人欧阳詹的《唐欧阳先生文集》。欧阳詹是最早驰名中原的闽中文人之一,与韩愈等人同科联举,时称“龙虎榜”。

  叶向高还刊刻了五代闽中著名文人黄滔的《唐黄先生文集》以及邑人、郑侠的《西塘郑先生文集》。此外,曾参与《福清县志》的编修,曾汇编《许文穆公集》、《西塘集》、《福唐风雅集》、《郑介公祠录》等10多种书,还与晋江人李廷机为建阳书坊“种德堂”主人熊成治编撰《历朝纪要纲要》20卷,为传播先贤著述、弘扬乡邦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叶向高“工书法,宗二王,书体姿媚,行笔流畅,苍润遒劲”,“书法圆媚,大字尤雄伟。”尤精草书。他与黄道周、张瑞图并称“福建草书三大家”。目前,叶向高的书作渐被看好,市场拍卖价不菲。

  叶向高的草书,有放达洒脱之貌,法度森严入神;有董其昌书法柔遒之妙,笔法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之弊。其中锋用笔,一顿一挫,能取能舍,并用笔多取缓势,但筋骨内含,其笔法有绵里裹针之妙,堪称佳作。不但字形端庄优美,中规入矩,法度严谨,而且字字皆有来历,无一杜撰。其笔法使转映带,尤为精采,给人老成持重、从容不迫的感觉。有一种唐诗宋词格律般的跳顿与节奏,以及具有中国古典音乐所特有的旋律之美,极其耐人品味。

  入阁伊始,叶向高即上书表明心迹:“无营身肥家,徇私罔上;无以成心违众,胜心拜群;无以党心植交,以患得患失固位。”他告休之日,反省一生称“未尝害一人,未尝受一人钱。”

  叶向高两度入阁,仕宦33年,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无私无畏,堪称历代百官之楷模。其政治主张、文化观念、人格倾向、治学原则等,都值得后人研究。

   叶向高是历史上正人君子、政治精英的典范。他极重视人格,始终保持个人的尊严和目标的专一。他一生中将“仁”做为最高道德取向,对社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在政治上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本和伦理基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超越自身利益,表现出“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崇高思想。他举贤荐能,施惠于民,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风范操守。

  叶向高有德量,好扶善类;有裁断,善处大事。即使身处国事日非、党争激烈之秋,仍忍辱负重,苦心调和各派的政治力量。虽然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努力未能达到其主观愿望,尚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晚明的腐败政治和社会危机,但他对维持明政府机构的运转、一定时期内政治的相对清明发挥出一定作用,是明末政坛的主要影响者。

《武夷山志》说:

  当神宗嬖郑贵妃时,福王受封,久不之国。光宗居东宫,日在危疑,而宛转敷陈,折曲调护,能使福王就藩、东宫奠安者,公之力也……

清乾隆皇帝在《四库馆上谕》中评曰:

  叶向高当时正人,颇负重望,及再入内阁,值逆阉弄权。调停委曲,虽不能免责贤之备,然视其《纶扉奏章》,请补阁臣,疏七十上,几乎痛哭流涕,一概付之不答,其朝纲丛脞,可不问而知也。若当时能采而用之,败亡未必若彼其速。

清代著名学者钱谦益称赞叶向高:

  公为人,疏通明敏,小心恭顺,受神庙特眷,当宫府睽隔党论纷呶之日,以调停剂和为能事。启请藩封,调护国本,应机圆而见事捷,不动声色,使人主信而从之。再起则椓人为政,群小关通,能以智免,善其进退。公去而国事益不可为矣。

   叶向高生在乱世而高居相位,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他在对待“东林党”及“阉党”的政治较量上,采取了中庸而保守的政治手法,成为当朝及后人指责的要害。而在处理辽东军事问题上用人的失误,也暴露了他在纷纭的党争和日坏的军事方面的力不从心和束手无策。

  此外,叶向高在处理一些事件上消极懦弱、退让妥协、明哲保身的性格,也构成了他政治生涯中不可为讳的弱点。但无论如何,这不仅仅是叶向高的悲剧,也是岌岌可危的明末政坛的悲剧。

  叶向高是福清最有影响,也是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他受到不公正的评价,甚至遭到歪曲、丑化。在福清民间,叶向高往往以反面人物出现,传说他是一个玩弄权术、嫉妒贤才的奸臣。然而随着岁月进程的不断演变,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开始重新评价叶向高,史学界渐渐有人对其为人、为官及治国之道进行研究,并认识到他是一个难得的贤臣、忠臣、名臣。

  福清已故诗人吴端升有诗《咏叶向高》曰:

  皇明国祚已萧然,砍杀忠良似鼓絃。

  魏贼弄权根在主,东林树党意回天。

  天心难挽汤镬近,黎庶未醒骨肉寒。

 

  一老孤忠悲无力,黄门洒泪叹更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朝名相叶向高
历史上最懒的皇帝:万历皇帝
明趄神宗朱翊钧的顺妃
宫女被皇帝宠幸 儿子被立为太子却不得宠爱
朱常洵的故事
太子妃去世两年都没有下葬,皇帝和群臣为一件事争吵不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