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园林史话㈡|陈从周“说园”到底说了些什么?

新媒体管家

编者按: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先生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所著《说园》一书谈景言情,论虚说实,不仅是一部园林理论著作,又是文学作品,别具一格。本文节选书中精要,编辑成段,附以注释,方便学友。

【复旦人文智慧课堂】特邀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岳麓书院首席顾问专家柳肃先生讲授“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课程,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学友福利,9月23日课程开放免费试听,名额有限,请速点原文链接报名

编辑:陈节



园林是综合艺术品

yuanlin shi zonghe yishupin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简言之,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



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入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



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陈先生论园由“景”切入,故而以“画”比喻,园林构造皆为“景”,

由景生境,而后意趣。

——编者注)




景有仰观、俯观之别

jing you yangshi, fushi zhibie


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矶,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



窗与景

chuang yu jing


漏窗在园林中起“泄景”、“引景”作用,大园景可泄,小园景则宜引不宜泄。拙政园“海棠春坞”,庭院也,其漏窗能引大园之景。反之,苏州怡园不大,园门旁开两大漏窗,顿成败笔,形既不称,景终外暴,无含蓄之美矣。拙政园新建大门,庙堂气太甚,颇近祠宇,其于园林不得体者有若此。同为违反园林设计之原则,如于风景区及名胜古迹之旁,新建建筑往往喧宾夺主,其例甚多。谦虚为美德,尚望甘当配角,博得大家的好评。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

yuanyou jingguan dongguan zhifen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





园林大小与动静之宜

yuanlin daxiao yu dongjing zhiyi


万顷之园难以紧凑,数亩之园难以宽绰。紧凑不觉其大,游无倦意,宽绰不觉局促,览之有物,故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而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画家语),更为要谛,使宽处可容走马,密处难以藏针(书家语)。故颐和园有烟波浩渺之昆明湖,复有深居山间的谐趣园,于此可悟消息。造园有法而无式,在于人们的巧妙运用其规律。计成所说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园冶》一书终未列式。能做到园有大小之分,有静观、动观之别,有郊园、市园之异等等,各臻其妙,方称“得体”(体宜)。



园林密易疏难,绮丽易雅淡难,疏而不失旷,雅淡不流寒酸。拙政园中部两者兼而得之,宜乎自明迄今,誉满江南,但今日修园林未明此理。


园林与建筑之空间,隔则深,畅则浅,斯理甚明,故假山、廊、桥、花墙、屏、幕、槅扇、书架、博古架等,皆起隔之作旧时卧室用帐,碧纱橱,亦起同样效果。日本居住之室小,席地而卧,以纸桶小屏分之,皆属此理。




郊园与宅园

jiaoyuan yu zhaiyuan


郊园多野趣,宅园贵清新。野趣接近自然,清新不落常套。无锡蠡园为庸俗无野趣之例,网师园属清新典范。前者虽大,好评无多;后者虽小,赞辞不已。至此可证园不在大而在精,方称艺术上品。此点不仅在风格上有轩轾,就是细至装修陈设皆有异同。



(陈先生提出郊园与宅园的区别,古人造园都不是为了居住,宅园与郊园都是为了休闲,所以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娱乐功能的不同,要有审美情趣上的不同。——编者注)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

zhongguo yuanlin miaozai hanxu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


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而联对文辞之隽永、书法之美妙,要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已。


镇江焦山顶的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小斋三间,一庭花树,门联写着“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游者见到,顿觉心怀舒畅,亲切地感到景物宜人,博得人人称好,游罢个个传诵。



古人构园成必题名,

皆有托意,非泛泛为之者。


清初杨兆鲁营常州近园,其记云:“自抱疴归来,于注经堂后买废地六七亩,经营相度,历五年于兹,近似乎园,故题日近园。”知园名之所自,谦抑称之。忆前年于马鞍山市雨湖公园,见一亭甚劣,尚无名。属我命之,我题为“暂亭”,意在不言中,而人自得之。其与“大观园”、“万柳堂”之类者,适反笔出之。




华丽与淡雅

Hua li yu dan ya


华丽之园难简,雅淡之园难深。简以救俗,深以补淡,笔简意浓,画少气壮。如晏殊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艳而不俗,淡而有味,是为上品。皇家园林,过于繁缛,私家园林,往往寒俭,物质条件所限也。无过无不及,得乎其中。须割爱者能忍痛,须添补者无吝色。即下笔千钧反复推敲,闺秀之画能脱脂粉气,释道之画能脱蔬笋气,少见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上苏州]沧浪亭漏窗 爱你无理由
古典园林建筑营造中的形式美以漏窗、洞门、长廊、铺地、园墙为例
中国古代建筑——宫殿艺术和园林艺术 - 古建筑/建筑历史 - 园林学习网 - 最好的园林人...
园林花窗志|说说你最爱的花窗
(2)苏州园林·畅园
苏州园林------留 园(世界文化遗产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