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第12—13篇练习(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

《论语》第1213篇练习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篇第十二》)

   【注释】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

答案:1、(1C(本文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2)本章所反映的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有若认为,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参考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2、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注]①目:纲目,条目,具体要点。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以仁来规定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的根本要求。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仁”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克己复礼”。

    C、“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约束、抑制的意思。“己”,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复”的意思是回复。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包括了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2)下面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

    B、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

    C、“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谈到自己虽然不聪敏,但请老师孔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3)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

    B、“仁”作为道德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化,具有约束性的特点。

    C、“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D、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4)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用自己的话回答)

   5)孔子还谈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述你对孔子“仁”的理解。

答案:2、(1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2D(颜渊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不聪敏,请让自己按照老师孔子的话去做)

    (3) B (“礼”应是作为道德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化,“仁”是内在的)

   4)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

    (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只要注意后天“修身”,做到不断地学习、修养,就能成为懂“仁”的君子。

【参考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注释: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3、(1C(不能据此反推得出结论)

   2)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大原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

【参考译文】    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如何能走呢?”

    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坚决、果断),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都要果断,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说:“君子不讲求诚信,还有什么操守呢?”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第十一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第十二篇)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君主的缺点错误要忠言相劝,谏而不听,就不必再劝,可以辞职不干。

    B、孔子认为朋友之间的交往是有限度的,对朋友如果他不听劝告就算了,没有必要发展到对抗性矛盾,使以后的事情更不好办。

    C、“不可则止”也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孔子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D、孔子认为为官、交友关键是要坚持正道,不能跟着国君、朋友一起做坏事,否则,便是自取其辱。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怎么理解《论语?泰伯篇第八》中孔子所说的“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句话的?

4、(1D(“不自取其辱”主要指的是不坚持劝谏,自找羞辱)

   2)这句话强调的是为官要坚持正道。在一个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一个人既有财富又有地位,“邦无道,富且贵焉”,那恐怕是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这种情况值得耻辱的,在乱世要善保自身,要能守住气节。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

【评析】   孔子这里指出“以道事君”的原则,他告诫冉求和子路应当用周公之道去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辞职不干。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以道和礼为准绳的。这里,他既要求臣,也要求君,双方都应遵循道和礼。如果季氏干杀父杀君的事,冉求和子路就要加以反对。

    ②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驰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 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②孔子说:“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解: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久要:长期处于穷困中。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得上是个完人了。

    B、人见到财物和利益,应当想到义的要求。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全他人的性命。

    C、孔子认为,人即使是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也不应忘记平日里的诺言。能克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D、选段谈了人格完善的问题。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生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

   (2)理解下面选段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孔子在“义”方面思想的理解。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阳货第十七》)

答案:5、(1B(“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全他人的性命”应为“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

   2)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人应该见利思义,而不应见利忘义。有勇力者也应秉承义的原则,否则会成为祸害。(三点,每点1分)

【参考译文】   ①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②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注释]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②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层次的。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答案:6(1)A(“行已有耻”是指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动)

   (2)不矛盾。孔子的“信”即守信、讲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但他并不是片面无条件地推崇“信”,而是说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参考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选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注】①偃:仆倒,倒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用“正”字铨释“政”字,忠告季康子,希望他为政能正本清源,以身作则,笃守正道。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归于正道。

    B、孔子认为季康子行为欠正,作为执政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谴责他“杀无道”以“就有道”,必将导致“民免而无耻”。

    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很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

    D、孔子用“风”“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领导者若能以身作则,为民模范,自能收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的效果。

   2)这两则文字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

7、(1B(孔子反对“杀无道”以“就有道”,而没有谴责季康子之意。)

    2)孔子回答季康子为政,强调为政必先正己,以身作则;为政以德,切不可依恃刑杀。

【参考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注释】(1)修慝:慝,音tè,邪恶的念头。修,改正。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3)忿:忿怒,气愤。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中的三个问题,他对学生提出这一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

    B、孔子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

    C、孔子认为严格要求自己,要指出他人的过错,但不过多地去指责别人,就能除去邪恶的念头;

    D、孔子重点强调强调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

   2)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孔子强调要“忠信”和“义”,就能提高道德修养,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道德修养”如何提高的理解。

8、答案:(1C(要指责自己的过错,不要指责别人的过错。)

   2)一个人在工作中,要讲究热爱和忠诚自己的事业,对朋友要要讲究信用和义气。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9、(1C(“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有误)

   2)孔子的观点有他的合理性,因为教育既要普及也要培养精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会是要有分工的。

【参考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①。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②也,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③,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④。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注】①颜路:颜回(颜渊)的父亲,孔子的首批弟子。椁(ɡuǒ):古代有地位的人,棺材有两层,内层直接装殓尸体,叫“棺”,有底;外面还套着一层套棺,叫“椁”,无底。合称“棺椁”。②鲤:孔鲤,孔子的儿子。孔鲤五十岁死,时孔子七十岁。③从大夫之后:跟从在大夫们的后面。这是自己曾是大夫的谦虚说法。按礼,大夫出门要坐车。④整句译为:颜回啊,看待我如同父亲,我却不能看待他如同儿子。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经当过鲁国大夫,按周礼,他平时出门都坐车。儿子孔鲤死的时候,孔子爱子以义,便按照周礼薄葬了他。

    B、颜路、颜回都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死时,颜路家贫却爱子情深,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买一口外棺,孔子不同意。

    C、颜回死时,孔子的其他弟子为了表示对颜回的敬重,打算厚葬颜回。在孔子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这样做了。

    D、颜回平时服侍孔子如同儿子服侍父亲一样,而现在颜回死了,自己再也见不到这么好的儿子了,孔子对此大为伤感。

   2)孔子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孔子反对厚葬颜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10、(1D(孔子是为其他弟子没有想颜回之所想,也没有想孔子之所想,违礼厚葬颜回而伤感的。)

    2)孔子反对厚葬颜回的真正原因,是认为这样做有违周礼。首先,孔子认为办理丧葬应“称家之有亡(无)”,当时颜回家贫,办丧事铺张奢侈于礼不合;其二,按颜回的身份与地位,不应厚葬;其三,按颜回平日朴素而遵礼的修养,厚葬也有违他的愿望。

【参考译文】   颜渊死了,颜路请求孔子卖了车给颜渊买个椁。孔子说:“(虽然你的儿子颜渊和我的儿子孔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对个人说来都是自己的儿子啊。孔鲤死了,只有棺而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步行,来给他买椁。因为我过去当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

    颜渊死了,弟子们想隆重丰厚地安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弟子们仍是隆重丰厚地安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啊,看待我如同父亲,我却不能看待他如同儿子。不是我(主张厚葬)啊,是那些弟子们呀。”

 

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曰:“卫君①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注释】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对孔子为政首先正名分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迂腐的。

    B、孔子的“正名”就是要把混淆的等级关系和名实不符的情况纠正过来,实际上就是维护统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C、孔子认为“名不正”最终会造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引起社会的混乱,所以,他把“正名”看作为政的第一步。

 D、孔子觉得子路虽然言语粗野,但是他能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因而耐心对他解释了“正名”的重要性,体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

   2)结合上面语段,简要分析下面文段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3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1、(1D (子路指责老师迂腐,并不虚心,孔子对他说对不知道的事要存疑,就是教育他要虚心。) 3分)

    2)体现孔子以礼治国(正名)的政治思想。(1分)他认为要通过“正名”,恢复社会的等级秩序,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名实相符(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国家才能太平,社会才能稳定。(2分)

【参考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100则精读
《有教无类》教案1
国学诵读 《论语》诵读10--17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课件: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第六单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共57张PPT
《论语》练习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练习(《论语》《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