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派(老生)胡琴趣味浅识


杨派胡琴,说的是杨宝忠先生的伴奏。


林宗褆先生非常推崇杨宝忠的琴艺。他比喻说,在操琴的造诣上,何顺信先生可以说是圣人,虽高,后学们可以学。而杨宝忠先生的琴艺,神乎其技,无法学。那种挥洒恣意的境界,非基本功炉火纯青而不可及。更兼手下生花,盎然意趣,让人听了,叹服不已。


这里正好有个比较的例子。现在网络上,有一个何顺信先生在香港作的胡琴讲座,其中,示范了一段张派青衣《女起解》的“低头离了洪洞县”,这段“流水”的伴奏,相当精彩。在这段唱后半部分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演奏中,何顺信先生展示了非常好的分弓技术。


一般说,拉青衣的,比较擅长长弓,慢弓。这是因为青衣声腔里用的长弓比较多,自然也就更熟悉。而拉老生声腔伴奏,其中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比较多,所以分弓技术最为常用。这也是老生伴奏的核心技术。在这点上,杨宝忠先生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听杨宝忠先生的分弓演奏的音,饱满,圆润,而且还通透;最难得在于音符流转异常自如。这说明,往复运弓虽为逆向,但是动作衔接非常合理,技术把握到令人叹为观止。


技术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出类拔萃的分弓技术,支持杨派胡琴与唱腔形成一种“问答”式的交流。声腔唱一句,胡琴答一声,相濡以沫,相伴随形。这在杨宝森先生的《乌盆记》的反二黄里,多有印证。


关于这个技术,这里多说几句。


分弓技术是京胡演奏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呢?因为京胡在拉弦乐器中,是个特例。无论中外,拉弦乐器发音比较灵敏,音色也没有像京胡这么紧张。所以,拉弦乐器的长弓演奏比较方便。但是京胡不行,同是蛇皮筒,京胡用慢的弓速几乎就控制不了发音。


于是,老一辈胡琴琴师,在拉青衣声腔时,很少用长弓。看梅兰芳先生电影版《贵妃醉酒》,那个伴奏,听一下,用的都是半弓弓长的分弓。因为这种技术应用,所呈现的伴奏风格与现在流行的伴奏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我小时候学琴,老师讲:单位时间里,弓子长度决定运弓速度,而弓速 摩擦力=力度。


老生伴奏的分弓速度比较快,难能可贵在于:尽管速度快,用的弓子长度却并不局促,有一定的弓长。由于弓子走向是往来相逆,在单位时间内(比如一秒钟时间),弓子用的越长,技术难度就越大。只有保证了运弓的长度,声音才能饱满;只有保证了松弛,声音才能通透;运弓动作合理,运弓的长度和速度才有保障。


杨宝忠先生的胡琴伴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技术保障。上世纪五十年代,京胡还没有用钢弦,那时都是用的丝弦。丝弦有子弦,二弦,老弦等等不同,粗细不一样。同样调门儿的胡琴用弦,越粗,声音控制越难,可声音越饱满。胡琴里弦用二弦,外弦用子弦;二弦有两种,一种较粗,一种较细。当时全国著名的琴师里弦都用细的二弦,只有杨宝忠和王少卿二位先生,里弦用的是粗的二弦。那么硬的胡琴,在他的手中声音流转那么自如,可见功力之深。这些在以往的文献中都有记载。


比分弓运弓速度再快的是快弓。这时候用弓的长度就比较短了。每分钟120拍的速度下,连续演奏十六分音符,用弓长度大概只有四五公分。在杨宝忠先生以前,十六分音符也有用到,只是偶尔出现在过门当中。比如老生原板过门儿中 3 6  3 5  6136 5  中的6136一组十六分音符。


杨派老生的原板过门儿,经杨宝忠先生的改良,大量使用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如:《大保国》的“臣不奏”;《洪羊洞》的“自那日”……反二黄慢板的起唱过门儿,也是从杨宝忠先生这里才变得花团锦簇,音符繁多。如:《乌盆记》的“未曾开言”,《碰碑》的“叹杨家”。以前的老生反二黄慢板过门儿,其中虽也有十六分音符,但是很多八分音符夹杂其间,面貌还是比较朴实,简单。


杨宝忠先生创造的这些过门儿,现在被习惯地叫做“花过门儿”。这种伴奏风格听起来格外振奋,气势磅礴,有大河之水,一泻千里之势。


关于这个技术,也要多说几句。


很多人以为,快弓技术,就是快速的分弓。把分弓的运弓速度提高就行了。其实没那么简单。

很多琴票拉了五六十年,每到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总是没有把握。一遇到演出或是比赛的场合,这些地方特别容易出错。原因,就是这种运弓技术训练得不好。


拉琴的都知道《小开门儿》,其中有加花变奏,越拉越快,而且可以循环往复,是个不错的训练曲牌。但是,要看到,这个曲牌在分弓技术上训练价值更好。不同的速度拉十六分音符的加花变奏,可以适应不同速度的分弓。很多人


虽然拉这个烂熟于心,可是对拉花过门儿帮助甚微。


原因在于,这实际上是与分弓的运弓技巧不同的另一种技术。在快弓技术里,肘部和手部是反向运动的,而分弓是同向运动的。过门儿里偶尔有一组十六分音符,比如前面举例的老生原板过门,那是可以用分弓的技术演奏的。而一旦进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分弓技术的动作应付不了音乐的要求。


可以想见,当年杨宝忠先生创造出的“花过门儿”,可不仅是把老生原板过门儿加花演奏而已,那是标示杨宝忠先生的快弓技术已经得心应手,故而在声腔中开始大量应用。这样一来,杨派声腔面貌更加新颖,可供欣赏的内容更加丰富。


我想,如果不是杨宝忠先生的小提琴技艺借鉴,京胡中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技术不会被应用到如此完善。


就像当年的诸子百家,曾经的菊坛,经历过流派纷呈,万紫千红的时期。那时,人们的继承非常扎实,而创新又来得异常大胆和轰动。


这里引用一段杨宝忠先生的反二黄过门儿,个中隐约可以折射当时的盛况。

 (乌盆记  未曾开言泪满腮)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门儿加花儿要结束的地方,有四个多出来的音,在板眼之外。但是丝毫不觉得别扭,反而非常新颖。请看谱例。

……1251  6532  1212 3256  2532  1235 2161  5643  2123 5356  7616  1272  06 6 5  4 05  6535  202  1 3 2 1  2 0  0 1 6156  4 6  3 0  ……


由于这个 1272 来的突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听观众的反应,竟是“轰然”的一声好。可能这就是林宗褆先生说的,杨宝忠先生小酌之后的神来之笔吧。

 

杨派声腔有三绝,杨宝森的唱儿,杭子和的鼓,杨宝忠的琴。前人谓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说唱儿,胡琴能够托得好,拉得严,也就只能说到“好”,怎么会叫做“绝”呢?这个说法,让我有意无意想了好几年。


机缘凑巧,无意之中得来了意趣。一次和李荣威先生聊天,兴致所致,老爷子说到杨宝森先生起唱有个习惯,慢胡琴的尺寸一点儿。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再拿来杨宝森先生的录音来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格局”。还以这段反二黄为例,唱的稳健,“款式”(宽松之意),而小垫头儿胡琴应答非常积极,节奏速度明显快于唱。大点的过门儿,胡琴更是加速,感觉声腔具足精气神。这一快一慢中,营造出既大方潇洒,稳健“款式”,又灵活多变,生气盎然的声腔效果。胡琴在杨宝忠先生这里,已经不仅是托腔保调的伴奏,他的胡琴与唱腔一起,共同成就了杨派声腔。


这就当得起一个“绝”字了。

▲杨宝忠京胡珍藏 - 碰碑 (片段)

杨宝忠京胡珍藏 - 夜深沉(自击鼓版)

 



美德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过门儿”的学术意义
西皮二黄
京胡要记:京胡伴奏中的几个问题
二黄[陕南地区的大型剧种]
京剧声腔板式
京剧发展史上,有哪些琴师能称得上“京胡圣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