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点职业病危害行业专项检测调研报告摘要

每一个热爱学习的圈内人

都置顶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源文件下载点击阅读原文


2016年8月至10月,上海市安监局对浦东、金山、松江、嘉定、闵行、宝山、青浦、奉贤8个区的200家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进行了专项调研和检测。


检测项目以粉尘、化学毒物等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大较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主。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浦东(22家)、金山(28家)、松江(30家)、嘉定(20家)、闵行(30家)、宝山(20家)、青浦(20家)、奉贤(30家)等8个区的200家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者3607人


查发现,共有1845人接触二氧化锡,1095人接触铅烟,1039人接触噪声。


危害因素

接害劳动者数

二氧化锡

1845

铅烟

1095

噪声

1039

二氧化氮

501

电焊烟尘

445

一氧化碳

417

异丙醇

409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374

臭氧

369

二甲苯

359

铜烟

342

电焊弧光

335

矽尘(10%-50%)

292

砂轮磨尘

286

环己酮

273

甲苯

265

244

高温

241

苯乙烯

217

盐酸

215

丁二烯

194

丙烯腈

193

对苯二甲酸

192

硫酸

192

其他粉尘(PBT粉尘)

180

146

甲醛

139

铝金属、铝合金粉尘

119

木粉尘

104

矽尘(80%)

101

乙酸乙酯

86

二氧化硫

81

异氟尔酮

81

混合粉尘

80

氧化铝粉尘

75

其他

2060

工种与工时

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最多的岗位是手工锡焊、气保焊、氩弧焊、回流焊、波峰焊、机加工、铸造等岗位。其次有注塑、印刷、电镀等岗位。多数劳动者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在4-8h/d,平均每天接触6.53±2.89小时,每天最长接触12小时,最少接触0.2小时。


生产设备及防护措施

被调查企业,生产过程工人作业方式(68.4%)以机械或机械辅以人工操作的形式为主,自动化生产的岗位占10.0%,完全人工作业的岗位占21.6%。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涉及的生产设备共9200台,包括手工锡焊电烙铁、电焊机(气保焊、钎焊、氩弧焊等设备)、投料装置、压铸设备、注塑设备、印刷机、打磨设备、冲压设备、铆接设备、喷涂设备、混料机、搅拌机等。职业病防护设施以敞开为主(78.39%),少量为全密闭(10.23%)、局部开口(10.08%)、局部开口并且有负压(1.30%)。配备的卫生防护设施共1639台(套),以局部排风设备为主(64.73%),密闭化、自动化生产约占10.09%。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57.14%)。仍有将近一半作业点或岗位(约占41.98%)没有配备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设备,或虽配备了职业卫生防护设备但并不符合防护要求,不能起到预期防护效果。


个人防护用品

被调查的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中,防尘口罩配备率为72.16%,防毒口罩配备率为73.12%,防毒面具配备率95.8%,电焊面罩配备率97.51%,耳塞耳罩配备率80.91%。

需要指出的是,调查发现部分企业的242位劳动者应配防尘口罩错误地佩戴了纱布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部分企业的400名劳动者(约占接害人数的11.09%)工作时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另外现场调查发现,部分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不规范,如防尘、防毒口罩佩戴方法不对,气密性差,实际起不到过滤的效果,防噪声耳塞佩戴不规范,完全没有塞入耳道等。


职业卫生管理

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中,各企业做的较差的主要是劳动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等。在有报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信息的160家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中,虽然80%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但其中近一半企业(61家)在防护用品的选择、配备和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有待指导和规范。另外工作地点未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检测情况

现场检测了20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空气浓度(强度)水平。检测采用了短时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共对3042个岗位进行了检测,结果合格岗位数为2922个,岗位合格率96.05%,其中高温合格率为75.64%,矽尘合格率为83.70%,电焊烟尘合格率为98.84%,铅烟合格率为98.70%,砂轮磨尘合格率为98.44%,硫酸合格率为98.25%,其他粉尘合格率为98.21%,铝金属铝合金粉尘合格率为97.67%


按行业和危害类别统计,检测结果总体合格率最差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业(合格率为86.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合格率为88.51%)、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业(合格率为89.74%),主要超标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高温。被调查企业中涉及高毒物品超标岗位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毒物品岗位合格率为99.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高毒物品合格率为87.50,主要高毒物品超标的危害因素为铅烟、甲醛。


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专项检测调查涉及浦东、金山、松江、嘉定、闵行、宝山、青浦、奉贤,共8个区的200家企业、25128名劳动者,其中6327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以中小型、私营和外资企业为主。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相关行业广泛,本次专项检查的企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电气机械、金属制品、金属冶炼等行业为主。生产总体自动化率(按岗位数统计)约占10%左右。重点职业病危害行业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较广,主要有粉尘、二氧化锡、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锰、铅、铬、锌、铝等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根据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劳动者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总体尚可,其中粉尘、噪声、高温合格比率较低。现场调查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业总体合格率较低,主要超标危害因素是各类粉尘、噪声、高温。现场调查发现岗位工作环境较差,车间卫生不够整洁,不少企业车间地面有较厚积尘。

(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劳动者使用情况仍需改进。企业为劳动者选择配备合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且劳动者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正确有效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只有不到一半(42.50%),1/3以上的企业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存在有岗位覆盖不足、劳动者佩戴不正确、选用错误的情况。仍有少数劳动者使用棉纱布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替代防尘防毒考照,无法达到防尘、防毒效果。还有11.09%的接害劳动者工作未配备任何个体防护用品。被调查企业应为劳动者正确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并培训督促其正确使用,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配备和维护检修仍待改进。一半左右的作业点或设备(约占41.98%)没有配备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设备,或是虽然配备了职业卫生防护设备但并不符合防护要求。现场调查发现很多防护设施在生产时并不开启,或疏于维护检修,不能起到防护效果。

(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调查发现,做得较差的是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不全、体检项目不全、复查、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人员的处置安排不合理;现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不全、位置不合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度检查参考资料
药物没接触限值,算其他粉尘?如何评价?
甲级、乙级机构区别在哪里,看这个检查通报,你看的出来么?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你知道主要检查哪些内容吗?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填写示范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