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的教育,不可忽视教师心理
“老师让我喝,可是尿太臭了。 ”河北三河市燕郊一幼儿园又曝出虐童丑闻。该园两名幼儿贝贝(化名)和墨墨(化名)称,老师让其喝尿、吃鼻屎,并将卫生纸搓成纸绳插入孩子鼻中,家长听后心如刀绞。园方则表示“此事不可能,正常人不会做出如此举动”。目前,警方已成立专案组调查此案,三河市教育局令园方起草安全保证书。

    应该说,当地教育部门和警方对此事的反应是迅速的。可对于一再发生的虐童案,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究竟做了怎样的防范,却值得反思。

    对于这一虐童事件,园方解释“此事不可能,正常人不会做出如此举动”,这被认为是托辞,但却传递出不可忽视的信息——“正常人不会做出如此举动”,那么,如果事情查实,幼儿园教师的行为是不是极不正常?而这不正常的背后,又是什么问题?

    如果不是精神疾病,就是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却在以往的虐童案处理中被漠视了——事发后,当事人得到处理,教育部门和学校(幼儿园)也对教师展开师德教育,再让学校签责任书,就了结了。可却没有去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心理咨询,甚至治疗。

    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约1/3属于“轻度心理障碍”,约1/5属于“中度心理障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早已暴露,可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作为。一方面,还是采取原来的行政管理方式,向教师布置任务、下达各种考核指标,要求教师完成任务,这让教师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没有救助机制。对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本应有心理咨询机构,参与咨询、辅导,可是,这一机构在很多地区都找不到。其实,无论从教师心理健康,还是从学生心理健康出发,都应该重视学校心理教育。教育部在去年年底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心理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建立心理辅导室。这并没有引起各地教育部门、学校的重视。在升学压力之下,心理教育和其他非高考学科的教育一样,被严重边缘化。而且,这只是针对学生心理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于老师的心理辅导,却未提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对更好地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但教师的爱又从何而来?这不是高喊“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是灵魂工程师”,就能做到的。如果他们不被关爱,没有尊严,长期处于生活、工作的高压之下,情绪必然紧张,心理难免压抑,怎么会有良好的心境开展教学?在每次虐童事件之后,都只见舆论对教师大棒相向,却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督促有关部门关注这一问题,这也导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以避免下次再上演类似事件。

    熊丙奇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虐童事件反思学前教育发展
家校协作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管理方略]幼儿园应该为老师们减负再减负,让老师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无编、低收、被清退:42万代课教师处境艰难
教师要把安全知识作为第一课教给学生
九部门发布“学前提升计划”与“县中提升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