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期高发心理病 适当惩罚纠恶习
  
   

    暑期过半,经走访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睿灵心理咨询、“关爱我的健康”等多家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7月份以来,咨询中心接待的青少年比平时明显增加,其中围绕学业、早恋、亲子关系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占多数。事有凑巧,日前网友小戴转发的一则高中生虐猫微博,也引起家长对青少年心理的关注度。

    心理专家称,受环境、时间因素影响,暑期是青少年心理问题集中表现的高发期,从中折射出青少年面临多方压力的现实,而家庭、社会教给他们学习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才能避免他们日后的社会生活和学习陷入心理障碍。

虐待动物:

主角也只是个孩子

    小戴发的帖子称,她所在的爱猫俱乐部里,有人发现虐猫、虐狗事件。虐待动物的人不仅丧失爱心,还将自己整治动物的血腥图片,配上恶行的文字,晒到微博上。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虐猫事件的主人还只是个高中生。小戴转发帖子时评论 “真不知道她的书是怎么读的。 ”

    无独有偶,近期在睿灵心理咨询的案例中,也有家长发现孩子虐待家中宠物的行为。来咨询的方女士称,发现儿子小亮不是拔狗毛,就是用夹子夹猫耳朵。她担心儿子虐待动物成瘾将来会危及到身边的同学。

    据了解,多发的虐待动物事件中,不乏尚在校园读书的青少年。而暑期也成为青少年可以自由行动、发泄情绪的阶段。不少网友表示,虐待动物一事,不仅折射出社会风气不好,也反映了当下青少年所面临的升学、交往等多重压力,同时也说明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家庭心理辅导的欠缺。网友“木棉花开”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是人肉搜索、建立惩罚制度,都不适应虐待动物的主角。更何况对方还是个心智未健全的孩子,现在的事件对其以后的生活和成长会有太多的负面影响。

现象背后:

心理受压激发侵犯动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丽萍认为,青少年虐待小动物实际是他们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人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通。 ”

    陈丽萍分析,孩子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对新环境新生活的不适应;二是学习压力转化为攻击行为;三是家教过严,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四是家庭不和,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亲的温暖。

    “关爱我的健康”心理咨询中心刘老师分析,高中生虐猫的行为虽然很过激,但并非变态,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解决心理焦虑或发泄内心不满,当遇到一些不满和愤怒的时候,就会产生侵犯行为。 “在正常、健康的境遇中成长起来的人,同情弱者是其本能。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爱护小动物。而虐猫这样的极端个案,说明施暴者本人在承受压力,他们的行为是在转嫁自己的压力,因为他们太小,无法对成人或其他同龄人发泄,又找不到其他宣泄方法,才会选择去伤害那些更弱小的对象。 ”

善于倾听:

适当奖惩纠正恶习

    “从接诊的情况看,很多家长总是命令孩子按照大人意愿行事,亲子关系不和谐,从而造成了孩子自闭、抑郁等问题。 ”陈丽萍认为,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陪陪孩子,同时要学会尊重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引导他们解决困难、问题。

    她建议,适当使用奖惩手段,帮助青少年矫正不良行为。对虐待动物成“癖”的孩子,给予批评教育,使他们认识错误。有的虐待动物是想用欺强凌弱的方式表示自己的能耐,对此心理应从严教育。要奖惩分明,在使用惩罚时,要使孩子明白为什么受惩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文 易娜 制图 郑丽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是孩子一生心理幸福的牵引
“坏孩子”系列之一:青少年抑郁症 | 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
为什么厌学孩子会有强迫症
弛张适度 方能笑到最后
你知道吗?青少年也会抑郁缠身,高中生最易中招
360网友:看到此文请帮我投他一票[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陶勑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