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给孩子温暖 青春期“不出格”
 
  近日,一组女生被施暴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一名女生下跪,嘴里被塞了一根黄瓜,另一名女生则站在她面前,并用手拽着她的头发。经查,施暴者是本市的一名职校生,学校已对该生进行了严厉批评。此事之所以引起社会的不小反响,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场景”。四年前,本市另一职校的女生“熊姐”,也因为暴力殴打女同学而招致舆论的一片谴责。

  作为同学,为何会“相煎太急”?无论是中职生、普通高中生,花季少男少女又有哪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促使了他们人格的变异、行为的出格?

  心绪稳定的港湾

  在上周举行的2013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上,首次面世的供全市中职校选用的教材《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特别引人关注。教材主编颜苏勤老师说:“中职生年龄一般15岁到18岁,正值青春期,生理或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即将踏上社会,即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这一时期,他们正经历着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

  没有家的温暖和教导的孩子,是很难平稳度过青春期的,也很容易出现各种行为的偏差。那么,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该如何着手呢?

  在这本心理自助教材中,首先是引导同学们对“家”的认识——家的英文单词family,是由f(father父亲)、a(and和)、m(mother母亲)、i(我)、l(love爱)、y(you你们)组合而成,意即一家人相亲相爱。

  教材给出的“亲子沟通法”包括了如下要点。

  ■ 主动交流 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父母一起聊你的喜怒哀乐。

  ■ 创造机会 每周至少跟父母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打球、逛街、看电视、边做事情边交流。

  ■ 认真倾听 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平心静气地听完父母的想法和理由再作回应,这样效果会更好。

  ■ 控制情绪 与父母沟通不顺,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一下或离开一会儿,用凉水洗把脸。

  ■ 善于体谅 可能错不在你,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讨论问题,达成协议 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

  悦纳自己的性别

  中职生由于其学业和职业境遇的特点,他们有着与同龄的其他普通高中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的疏导更需“精准”和带有职业教育的特色。

  而让心理教育专家们困惑的是,两次引起社会关注的暴力欺负女生事件,施暴者又均为中职校女生。这是为什么?又是谁在造就“熊姐”或“熊哥”们的心理之“熊”?

  据中职生心理自助手册列举的调查,八成女生都喜欢李宇春式的直爽、开朗、大大咧咧;近六成女生不喜欢穿裙子,更爱穿牛仔裤或运动裤。因此,这本新出炉的教材,很想告诉同学们的是,应该悦纳自己的性别,发挥好自己性别的优势,男生的果敢、坚毅,女生的柔情、体贴,都是自身性别气质的特长。在现代社会中,既要强调性别的平等和取长补短,更要在各种生活与工作的挑战中,将自己的性别优势发挥得游刃有余。 

  

记者 王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吐槽:初三男生因自小被打扮成女生,产生性别认同障碍
中国社会性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强调生理差异,忽视了心理差异
职校校长嫖 宿女生被抓
00后职校女生自学低代码月薪破万
(精品)学生成长案例 (30)
女生父母乐此不疲的催相亲和结婚,是出于什么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