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选择切忌有“标准答案”

态度上要尽力拼搏,眼光上不妨更多方位

 

  

  又到中考季。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相信所有考生和家长都不会掉以轻心,所有家有考生的家庭都会全力以赴。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还说什么“人生能有几回搏”之类的话,则无异于火上添油,实非必要。

  在择校过程中,很多考生和家长会把高考升学率视为首要标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在此建议各位家长,可以把高考升学率视为首要标准,但不要视为唯一标准。中学时代是人生最丰富的一个时代,人格之形成,心智之发育,与所在的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故此,很多学校的特色课程都可作为中考填报学校的一种选择,毕竟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特色课程都是培养应试能力之外的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长远的意义,不可或缺。

  人生的选择切忌有“标准答案”,把高考升学率视为唯一标准则是只认一个标准答案。中国儒家就一直处于答案不统一的状态,比如孔老夫子,其实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肃,他对每个问题的思考一直处于变化和调整之中,所以一个问题他的理解会随时机和经验而不一样,比如对“仁”的解释,既说仁者爱人,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到了明朝,开始以朱熹说的为标准答案,不过那也是对考试而言,考完了试,大家仍然有思考的自由。当然后来情况又有不同,这就不多说了。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中国最早主张生活标准答案化的人是墨子,他讨厌“一人一议,十人十议”的状态,但是墨子一系,很少成为统治国家和社会的将才。

  中学时代对于一个人三观形成何其重要,假如在这个阶段家长就把“标准答案”意识植入其脑海,后果自然不可想象,国家民族的未来也不可想象。我们不但要主张选择标准的多样化,我们还要主张在接下去的文化学习生涯中,尽可能地丰富化、多样化。

  钱穆先生说过,“目前中等教育第一大病,在仅以中等教育为升入大学教育之中段预备教育。而大学教育之终极目标,则为出洋留学。”他说的“目前”,其实是指他们当时,但这个情况对于我们当下,也基本可以说得通,这也是选择单一化的后果。假如视界丰富,就会认为在升学和课业学习之余,很多事物同等重要。

  比如钱穆先生就认为室外锻炼相当重要。他说:“今日国内有一至可悲观之现象,厥为知识分子体魄与精力之不够标格,一二十岁上下之中学毕业生,已渐具书生气,精神意识已嫌早熟。至大学毕业,年未壮立,而少年英锐之气已销磨殆尽,非老成,即颓唐。”又说:“彼时一秀才,赴乡会试,三年一度,以交通之不便,近者数百里,远者数千里,经月累时,犹得以跋涉山川,冒历风霜,识天地之高厚,亲民物之繁变。其所以强身体而壮精神之道,有非今日学校青年所能梦想。今则掩目于书本文字之中,放胆于朋偶罄咳之侧,体魄衰而精力糜,意志不坚强,情操不高洁,智能不开敏。”

  钱穆先生不止主张体能和智能同等重要,在智能方面,他也主张多样化,他说“若使青年能读一部《论语》,读一部《庄子》,读一部《史记》,读一部《陶渊明诗》,彼之所得,有助于其情感之陶冶,意志之锻炼,趣味之提高,胸襟之开广,以至传统文化之认识,与自己人格之养成,种种效益,与上一堂化学听一课矿物所得者殊不同。然不得谓其于教育意义上无裨补。抑且毋宁谓教育之甚深意义,实在此而不在彼。今日中国学校中对于本国文字之教育,我无以名之,名之曰迁就之教育。”

  所以,我们的学生和家长若能多得知一些这样的言论,认可这样的言论,在择校上,在学校生活上,也许会有更从容的态度,心态上,也会更进退裕如。倘能如此,则善莫大焉。

陈思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素质考试 何来素质教育--林子的世界
那个宁愿辞职也不道歉的老师 是对教育现实最大的尊重!高复赢家2023-2-17 17:07 ·
专访唐江澎:“分数”指挥棒下,更要为学生撑出“人的空间”
为什么教育没有标准答案?
不以成绩升学率为标准又以什么为标准 (转)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