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协助来访者克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实验研究提出来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

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经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即便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习得性无助是习得的,在面对困难、挫折或消极刺激时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表现。
无助感是在来访者认为不可控制的情景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比如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无望的学生往往不思进取,破罐破摔,造成在不努力、坏分数和悲观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归因方式对无助感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某种一般的、持续不变的因素时,就容易产生无助感,并且很容易在其他场合因为这种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绝望的情绪。所以在干预时可以帮助来访者克服归因困难,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同时去改善其认知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每一点进步都给予积极的鼓励,促使进入良性循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得性无助
消极、拖延、懈怠,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永远要心怀希望多一点
习得性无助——“我不会”背后隐藏的机制
保守诟病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狗的习得性无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