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周冬至:“数九寒天”要来了,最宜阴阳双补,提前安排上!

 小满 活法儿 

2021-12-13 07:30


上次大雪节气写了个汤,很多朋友说你不早写,我都没时间准备。下周12月21号冬至,今天早点写,大家早做准备。

“冬至”并不是指冬天到了,“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向北回移,白天渐长,夜晚渐短。

冬至天地间白天渐长,夜晚渐短。天人相应,人体的阴气也到了最高峰,之后一阳始生,开始了新的周期。此时养生在于助阳之藏,养阴之盛,固本培元,是一年中最宝贵的进补时节。

数九寒天,九九消寒

冬至到翌年惊蛰,寒冷来了又去,冬至开始数九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已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多用九九消寒图,日填一画,画满春来。

染素梅

至日数九,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之图。傍一联曰:“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冬至开始数九,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寒天”的八十一天。每天用颜色染上梅花的一朵花瓣,涂完九朵梅花,就出“九”了。

描书法

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

——【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

繁体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笔画描一笔,这句话都描完时,垂柳青青,春风凉爽,春回大地。

也可根据天气情况按不同的颜色描,晴为红,阴为黑,雨为蓝,风为黄,落雪则白。全部涂完色彩斑斓,记录着冬去春来的过程。

宋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

2021年-2022年数九天时间表为:

2021年一九时间: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

2021年二九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2022年三九时间: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2022年四九时间: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25日

从一九到四九,是最冷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关键的进补时间。五九到九九,已经春暖花开啦,那会儿咱们就该养肝啦。

2022年五九时间:2022年1月26日-2022年2月3日

2022年六九时间: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12日

2022年七九时间:2022年2月13日-2022年2月21日

2022年八九时间:2022年2月22日-2022年3月2日

2022年九九时间:2022年3月3日-2022年3月11日

一九到四九,仔细呵护刚刚萌动的阳气


冬至一阳初生,其气渐夭,如草木萌动,易于伤伐”,这是说阳气像刚发芽的幼苗,刚孕育的生灵,最容易被伤到,阳气刚刚萌动,需仔细呵护。

一九到四九最做的事,有以下情况的朋友都用得着👇

中医角度看:

1.气虚、阳虚体质的人,尤其是肺脾肾三脏虚损的人。平时容易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腹泻、大便不成形,舌头胖、有齿痕。天冷的时候情况就加重。


2.痰湿、血瘀体质,或者痰湿、血瘀重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体质,可以点击下面小程序测一下,如果你的测试结果气虚、阳虚、痰湿、血瘀那个柱子比较高,都适合。

从西医角度看: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关节炎、颈椎病。

5.痛经、月经量少、盆腔炎。

6.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结肠炎。 

这些人不适合:体热、阴虚火旺、常口干舌燥的人,孕妇、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者。

这个事,就是贴穴位贴和做艾灸,但艾灸比较麻烦,还是贴穴位贴方便。我们先讲穴位贴,你要是有闲有时间,可以试试艾灸。当然是艾灸更厉害!

一、穴位贴

1.什么时间贴?

一九(12月21日)、二九(12月30日)、三九(1月8日)、四九(1月17日)每天上午贴4~6小时,连用3天,休息6天,再连用3天,休息3天……

2.贴哪儿?

阳虚、气虚体质的人:关元、命门、神阙、足三里、大椎等。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症,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人,主穴:天突、膻中、膏盲、肺俞、大椎、关元。

痰湿、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等症,属于脾阳虚、脾胃虚寒的人,主穴: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

血瘀、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问题:血海、三阴交、命门、足三里、关元。

这些穴位可以轮换着贴,每次贴2~3个就可以了。

李无忌老师曾经特别推荐女性这几个穴位:

1.痛经的女性朋友,我们贴穴位贴可以选择关元穴和左右两个三阴交穴。

2.如果是月经经常晚来的朋友,我们要选择贴三阴交穴和归来穴。三阴交穴是在两个小腿上两侧都要贴。归来穴在小肚子上也是两侧都贴。

3.对于月经提前,经常提前的女性朋友,我们就要贴足三里穴。两个足三里穴两侧的就可以了。

4.对于这个颈肩经常酸痛,肩背,颈部经常酸痛的女性朋友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天宗穴和肩井穴。

5.对于湿气重的人,我们可以选择脾俞穴,大肠俞穴,在这个下背部腰的地方。还有天枢穴在肚脐的两侧。

3.穴位贴啥做的呢?

穴位贴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都是一些辛温通络、通窍散寒的药物:

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甘遂可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生姜温中散寒、助阳解表;这些药物通过穴位、经络,直达脏腑,来温补阳气、驱寒止痛、活血化瘀! 


我们的穴位贴特别加了一味补气的黄芪,扶正补气的圣品,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医院是将药材研成细末,与姜汁调和,直接贴在穴位上,刺激性相对大一些;而我们的穴位贴是将药物熬制浓缩后,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再与热熔胶融合在一起,最后用脱敏胶布贴在穴位上,刺激性比较小。

活法儿双12最后一天!穴位贴买2发3👆🏻

买4盒,收到6盒,还能同时使用100-12的优惠券。

这个一盒20贴,一天如果贴3个穴位,12天36个,1个人买2盒就够用了。家里人多,可以来4-6盒。

身体敏感的人,贴上很快就会有反应,比如穴位处有蹦跳的感觉,肚子咕噜噜的叫、放屁、感觉温暖等,每个人反应都不一样,大家可以试试。

皮肤易过敏、皮肤娇嫩、瘢痕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贴敷,2岁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娇嫩,也不适合。小孩子可以在早晨给捏脊,孩子会微微出汗,帮助孩子提升阳气,排出寒湿,增强体质👇

二、艾灸

有些大人皮肤不适合贴穴位贴,可以做艾灸。但确实麻烦一点。每天1个穴位15分钟,适合有钱有闲的朋友。慢慢享受艾灸的光阴。加班狗伤不起。频次和穴位贴一样。

怎么做艾灸呢?看下面这个视频👇

懒人的艾灸法:

如果不想一直手持,也可以用这样非常方便的纯铜艾灸盒,导热快,里面有隔热贴,用起来也非常安全。

放进配套的艾灸绒布包里,可以绑在你想艾灸的各个地方。比如,神阙(肚脐),足三里,三阴交。

我们的艾灸产品有四种,品质都很好,烧完的灰很细腻、干净。

第一种是35:1的黄金艾条,一盒6支,买2盒够用了。手持着用,其实也有更便宜的艾条,但手持的这个最好,也贵不了多少,我最推荐这个,绝对买得起的。双12最后一天,还有折扣的,也参加全场满减👇🏻

第二种是艾柱,也是35:1的,可以放在艾灸盒里比手持简单。这个艾灸盒你用一用,在看看市面上其他的,就知道它有多好用了。现在买4板艾柱送艾灸盒,戳图直达👇🏻

还有两种是高阶党玩的,这个雷火灸是40:1的艾条,4厘米粗,一盒2根。本来用的人少都下架了,但有专业玩艾条的朋友,用了我们一般的艾条,说想要更粗的,于是又联系工厂上架了。火力更强,要是家人能帮忙艾灸后背督脉的话,这个非常补阳。专业玩家可以闭眼买,戳图直达👇🏻

我们还有40:1的黄金艾绒,这种散装的艾绒最适合做气交灸,详细方法见这里:月经延后、量少的进!学会气交灸,养好子宫调节激素,延缓衰老!

有个同学特别懒,如果只需要躺着的话,她们也是愿意养生的。这种人可以贴南师艾脐贴 ,凑个冬至进补的热闹。

它是是南怀瑾先生的方子,上热下寒的人先贴脚底涌泉穴,贴三天停一天,把火引下去,睡眠脾胃都好了。现在买3发4,又能领100-12的券,还是非常棒的👇🏻

一九到四九,滋养阴气才不上火,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有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是阴的生成之力,阴是阳的生化之源。只有阴补足了,阳气才有源头,化生更多。冬至日一阳始生,这时候肾精不足的人,最容易上热下寒,上焦会突然出现各种热症,比如咽喉突然肿痛、突然眼目赤红、头痛、耳痛、牙痛等等,但是脚和膝盖往往冰凉。

一直到来年开春,甚至到春夏之交,会特别明显,上火、失眠的问题最容易加重。肾水不足,无法涵养肾阳,冬至日肾阳稍微一增加,火就上奔了。要注意!此时不能清热,清热下半身会更冷。中医多是补肾精,养肾阴,这是我们身体中,水的源头。

补肾阴,最好的就是桑椹,最推荐大家冬至之后开始用这3个桑椹制品:

  • 桑葚干,直接煮水、泡水,加到手头正在喝的茶里面一起。泡完了可以把果肉吃掉。通便润燥。

  • 芡实桑椹粉,太好吃了,补肾填精,没有糖,天然香甜。脾肾同补,我冬天都吃这个粉。

  • 甘润茶,这个茶非常滋润,不仅有桑椹还有覆盆子,阴阳同补,好喝还厉害,不过没怎么给大家推荐过,活动最后一天,先试试的朋友赶紧入手,今天可用满减券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疗法(转载)
女孩,姨妈过来,我们如何拒绝疼痛?
阳虚分很多种
浑身上下,只要此处一胖,阳气就虚了!中医人的肺腑忠告
腹部有个“升阳气铁三角”!尿多便稀的人应该用
脾肾阳虚艾灸哪些穴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