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年前,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的节目,马上就有警察被盗墓贼报复

7年前的5月27日早上,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文物的节目,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当天晚上10点多,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文物保卫分局局长王红岩家中的玻璃,被人用钢珠打碎,落了一地。

很显然,王红岩知道是谁干的。因为他在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们在山上都能找到墓穴,要找到我家当然也很容易!”

原来,胆大妄为、挑衅文物保卫局长的,正是当地盗墓贼。而这一切,都跟央视当天播的新闻有关系。因为,节目讲得正是震惊全国的“11·26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

此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追缴被盗文物最多、单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的案件。此案的告破,令大量盗墓贼瑟瑟发抖的同时,也让一些人对参与侦破工作的警察们恨之入骨。


而该案的主犯,正是纵横盗墓界30年的“盗墓祖师爷”姚玉忠。
想当年,姚玉忠风光时,硬是被当成“中国盗墓第一人”、“关外第一高手”。甚至,他还曾放言:我有自己的一套,瞧不上洛阳铲,100个考古专家都没有我一个人厉害。

那么,王红岩和他的同事们,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让这位“盗墓祖师爷”落网,一步步破获这起大案的呢?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切都要从2014年开始说起。

01

2014年立案

王红岩局长是2008年,被调到朝阳市牛河梁分局来工作的,早前他曾在消防部门工作。多年的部队化工作经验,让他练就了一身好本事。

牛河梁这个地方,最让全国盗墓贼惦记的就是红山文化遗址。每一年,都会有大量外省盗墓贼偷偷潜入,让当地警方是防不胜防。

说起红山文化,也确实是非常了不得的发现。

一直以来,咱们都认为中华文明基本在长城以南,长城以北应该没什么文物。但后来,考古学家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等地,发现了距今约5500 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等。

这一发现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甚至被认为是将中华文明提前了1000多年。

于是,从2008年起,牛河梁文物部门就对红山文化进行了宣传工作。这样一来,以前在当地老百姓眼里,那些只能用来垒猪圈的“破石头”、“破罐子”,就都成了几千年前的文物,很值钱。一些农村人,甚至有意识地跑到山上去捡这些东西。

只是在当时,还没有人发现有盗墓贼的出现。

2012年的一天,牛河梁博物馆开馆了,吸引了大量人员进来参观。当时,负责文物保护的王红岩和同事们,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劲:人群里可能有盗墓贼。


常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们,进博物馆参观的共有3类人:

一类是游客,这些人一般都是走马观花式地看,什么漂亮他们就看什么,很少仔细研究;

一类则是专业考古人士,他们看得很全面、很认真,什么年代越久、越有考古价值,他们就看什么;

最后一类,则是盗墓贼,他们看东西针对性很强,什么值钱看什么,有考古价值的陶罐他们看得不多,价格高的玉器是他们最为在意的。而且这类人,往往因做贼心虚,行为举止都异于普通人。

通过细细地观察,王红岩和同事们明白:牛河梁地区的盗墓高峰即将到来。为此,他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工作人员也一增再增,以期严防死守,保证该地区文物的安全。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到2014年年底,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地出现了多次盗墓痕迹,多个古墓葬群和遗址遭到了破坏。而且,周边文物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来路不明的红山文物。

这其实就意味着:该地的盗墓已经非常猖獗,作案团伙也绝对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专案组成立了,这就是:“11·26”专案组,其负责人正是王红岩。
02
“关外第一高手”姚玉忠

说起这姚玉忠,也确实是盗墓界比较传奇的人物。

此人是内蒙古人,1962年出生,因在家里排行老三,行内人都叫他姚老三。姚玉忠只有小学文化,他的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风水大师”,祖上都懂得《易经》。姚玉忠从小耳濡目染,便学会了这“分金定穴”的本事。因此,他的手艺是家传的,别人是想学都学不会的。

但他的弟弟姚老七却表示,他们家没有外面传得那么神。他的父亲就是个编箩筐的篾匠,他也没听说三哥从小学了什么风水。年轻时,姚玉忠就是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贩卖羊绒、皮子等,这让他对各地地形、风土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出生地也属于红山文化片区,小时候姚玉忠经常能捡到一些小陶片、小玉片。这些东西当时在旁人眼里都不算什么,但姚玉忠却很爱收集,很有兴趣。

长大后,为了研究这些东西,姚玉忠便专门买相关的书来看。他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个中门道,并开始频频盗墓,赚钱生活。


与一般的盗墓贼不一样,姚玉忠身上3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他有绝活,瞧不上洛阳铲和各种探测仪。

据被抓的同行们交代,姚玉忠“关外第一高手”之称不是吹出来的,他是有真本事的。

因为红山石冢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它们年代太久远了,往往因多年的雨水冲涮,早就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从外面来看,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

当年很多外地盗墓贼,抱着发大财的美梦来到这片地区。但进山后,他们却连石冢的位置都找不到。而他们带来的金属探测仪、三维立体成像仪等,对于以玉石、陶石为主的文物,也几乎起不到什么勘探作用。

姚玉忠和他们不一样,他是根据星象等来判断位置的。风水那一套虽是迷信,但古人偏偏就要信,而恰恰姚玉忠就懂这一套。

而且,为了更方便盗墓,姚玉忠还改进了传统的洛阳铲,发明了一种名叫“扎子”的工具。

这种扎子由多段钢筋拼接而成,长长地、细细地,能组装,能拆卸,比洛阳铲好携带多了,也不易被警方发现。而且,“扎子”的每一段钢筋都有自己的功能。“扎子”一扎土里,姚玉忠就能根据土层的颜色来判断,下面到底有没有墓,大概是什么年代的墓。

姚玉忠的第二个特点是:从不把独门技术传授给任何人。

说起来,姚玉忠还挺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当时,他身边有不少同行,个个都愿意出高价让他教几手,但他都不愿意。

甚至,同样是盗墓贼的弟弟姚老七,也始终只学到一些皮毛,得不到他的“真传”。后来,姚老七一气之下,只能离开三哥,投靠其它团伙去了。结果,姚老七在哥哥这边不算什么,到了旁人那边却成了“技术骨干”。

为了保护自己的绝活,姚玉忠每次去山上踩点,都是独来独往。他经常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登山爱好者,带着“扎子”进山闲逛,从不允许任何手下跟着。

一旦确认好地点后,他就会找几个信得过的亲戚和朋友,来帮他干挖掘的体力活。对这些活,姚玉忠很少亲自动手。关注公众号特九组。但每次挖到一定程度了,他就开始给大伙儿散烟,让大家都出来休息,只他一个人下坑拿东西。


至于在分钱方面,姚玉忠也并不大方。前来帮忙的人问他:“这东西值多少钱”,他从来不会轻易说出来。不管盗出来什么宝物,他都只会按之前说好的价来给钱。就连当初跟着他干活的亲弟弟,两年下来也只拿了15万块钱。

这样一来,他的队伍也越来越不好带,手下们纷纷出走单干。这样一来,在片区内的盗墓团伙就越来越多。其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侦查起来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姚玉忠的第三个特点是:反侦察意识很强。

一般来说,警方进山入村查事时,往往会扮成考古爱好者、私人收藏家等。当地很多盗墓贼急着出货,往往就把他们当成了“收货”的,最后被抓个人赃并获。

但姚玉忠很机敏,他平日里总是穿着体面,一副温文尔雅的作派,让人很难把他跟盗墓贼联系到一块。

有一次,局长王红岩跟同事们提前布控,分明已经快捉到姚玉忠了。他一听到风声,一下子跳进了苞米地里,跑到一个高高的山包上。好几米的山包,他竟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摔断了三根肋骨。

因为当时警方并没有看清他的脸,竟不知他就是一直在找的“盗墓祖师爷”。事后,对自己挺狠的姚玉忠,还特意找人跟自己打了一架,装成打架受伤才敢去医院治伤。

正是由于以上3点,姚玉忠在当地作案许久,都不曾被发现。日子久了,姚玉忠开始膨胀起来,在业界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
03

被抓后想自杀

既然姚文忠对盗墓这么谨慎,那他又是如何被抓的呢?他输,正是输在一个“赌”字上。

姚玉忠的钱来得容易,也就自然不会珍惜。很快,高物质的生活就满足不了他了,他爱上了赌博。有的时候,他一晚上就能在赌桌上输掉几百万元。

每次拿不出钱来当赌资时,姚玉忠就会拿出那些文物来,通过贱卖文物来获得快钱。他告诉旁人:这些文物都是刚出土的,自己千方百计搞来,肯定错不了。

有一次,一位天津的私人博物馆馆主,仅用了120万,就从他手上买到了两只顶级玉镯和3个玉箍。甚至,为了赌资,他还曾命人去抢同行刚盗出来的文物,玩起了黑吃黑。

如果姚玉忠把文物都藏起来,那王红岩和同事们倒不好查到他。正是因为他在赌桌上的“嚣张”,引起了侦查人员的注意。


不过,一开始侦查人员倒没有想到,这个衣冠楚楚的“文化人”会是文物大盗,大伙还一直以为他就是个文物贩子。为了扯出他背后的大网,侦查人员开始对他进行跟踪和外围调查。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了不少疑点:

1、他不是生意人,却在当地有多处豪宅,每次去外地也都是住五星级酒店,那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2、他的弟弟姚老七分明是一伙盗墓贼里的骨干人员,那作为哥哥的姚玉忠,会不会也是“圈内人”?

3、第三点是特别重要的一点,警方通过跟踪发现,这家伙的行踪很有意思。他有好几个司机,但每次司机把他送到半路时,他就会把司机打发走,自己再打个车进山或回家。

4、他打电话很有特点,如果别人打给他,他从来都是不接的。过一会儿,他会去公用电话亭给人家回回去。

2014年12月份,所有外围情况都摸得差不多了,专案组准备收网。为了保密,所有抓捕人员的信息都被放进一个档案代里。到了抓捕前,相关人员才知道目标是谁。

12月7日凌晨,姚玉忠在一家宾馆内,被警方抓捕归案。确定“一号人物”成功被抓后,辽宁省公安厅出动了800余警力,分成了78个小组,赶到了全国7个省区,将掌握的大大小小多个盗墓团伙一网打尽。


颇有意思的是,被捕后的第3天,在看守人员带姚玉忠去指认现场时,他竟一头冲向山上的大石头,准备一死了之。幸亏警方及时制止,他才没死成。

此后,警方怎么问他,他都不肯配合,只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04

审判和结局

姚玉忠被抓后,警方查了他的账户,发现他几乎没有什么存款。而且,在地下赌场还欠下了不少烂账。

而通过对其他盗墓团伙的分析,警方发现:这些头目多多少少跟姚玉忠有关系。他们中有姚玉忠的亲戚,也有在他手下打过工的。这些人本来就对姚玉忠没什么好感,警方一问他们就全撂了。

至于姚玉忠,则是死到临头仍然在为自己辩驳,他对警方说:

为什么我会选择红山文化盗墓呢?因为我是6000多年前的挖墓人转世,我转世盗墓,就是想让红山文化重见天日!

他这一说法,显然把自己定位成了考古专家,说自己是为保护文物做出了贡献的。

但事实上,他每一次盗墓都毫无保护意识。经他手的墓葬,几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多少在他眼里卖不出好价钱,但却拥有极大历史价值的物件,都被随意毁坏掉。

2016年,姚忠玉被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他3名重犯被判无期,另有多外被告人被判3到15年有期徒刑不等。

而在追缴文物方面,王红岩和同事们也有不错的收获。前前后后,他们共追回了2053件(套)文物,其中光是一级文物就达到了247件(套)。


案子破了,但像王红岩这样负责文物保护的警察们,却仍要处处小心。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他们不会像缉毒警那么危险。但事实上,由于文物价值高,盗墓贼的狠辣程度也并不低于普通罪犯。站在文物保护一线的他们,家里的玻璃被报复性砸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盗墓贼们如果以为,这样就能让办案警察退缩,那就大错特错了。如今越来越强的侦破手段,会让所有罪恶无处藏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饶我一命,我能打开秦始皇陵”:中国最强盗墓贼30年捞金过亿,最后的下场大快人心…
第一盗墓高手,栽了
【揭秘】古玉盗墓传奇人物“祖师爷”落马记!!行内必看!
盗墓贼姚玉忠:30年盗走价值5亿的文物,被捕后扬言能打开秦始皇陵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祖师爷”的不完全盗墓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