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如造物主把你的胳膊变成了弹弓

林光华 龙虎山道教 2022-05-11 17:00

庄子的死亡观是什么?之前《人间世》中提到过生死存亡是安命的内容之一,又分析过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持“自然气化论”的生命观,主张一切生命都是从无而来,因气而成,生死都是时机,顺应自然就好。所以,妻子死了,他也不哭,这就像行为艺术,为了阐释自己的死亡观,未必是事实。《大宗师》提出“真人”,真人如何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莫逆之交的故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之交是建立在道的高度,对生死的看法完全一致,超越生死,这继承了《老子》的“有、无”宇宙论的智慧,又很生活化,生动有趣。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相互谈论说:“谁能把'无’当作头颅,把'生’当作脊梁,把'死’当作尾巴骨,知道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和他做朋友。”四个人相视而笑,内心相契,就互相做了朋友。后来就真的发生了朋友要去世的情况,庄子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伤与消极,而是借此升华他的死亡哲学。
不久子舆生病了,子祀去看他。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这样一个拘挛的人啊!”子舆腰弯背驼,五脏血管向上,脸藏在肚脐下,肩膀高过头顶,脖子后的发髻朝天。阴阳二气错乱不和。子祀说:“你嫌恶自己吗?”子舆说:“我为什么要嫌恶!假使造物者把我的左胳膊变成了鸡,我就用它来报晓;假使把我的右胳膊变成了弹弓,我就用它去打斑鸠烤了吃;假使把我的尾骨变成车轮,把我的精神化为马,我就乘着它走,哪里还要另外的车马呢。”这个心理素质真是了得,这是多么地顺其自然,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接受变化,应对变化就成了,不需要抱怨,不需要恐慌,这就是道行高的人。
子舆说:“人来到世上,是时机;死去,也是顺应时机。能够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的人,哀乐的情绪就不能侵入到他的内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悬解’ ,也就是解除束缚。那些不能自求解脱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的。人为不能胜过天然由来已久,我又有什么嫌恶的呢?”这是何其乐观通透的死亡观,死后无非就是化作大自然的肥料,又回到大自然中了,化成什么,就顺其自然吧。庄子的幽默是含泪的微笑,死后化成弹弓去打鸟。就是不管它吧,任由它吧,老子的自然是就整个天道规律来讲的,庄子的自然则是就人的天性的自由和生死的自然规律来讲。尊重天性,看淡生死,这就是顺其自然的最高境界了。
后来,子来又病了,子来也讲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感悟。子来说:“儿子对于父母,无论走到东西南北,都是要听从吩咐的。阴阳对于人,不亚于父母;它要我死,我却不听从,那我就太无理了,它有什么罪过呢?大自然给我形体,使我生时勤劳,老时清闲,死时安息。因而妥善地安排我的生,也会妥善地安排我的死亡!譬如现在有一个铁匠正在铸造金属器物,那物突然从炉膛里跳起来说:'一定要把我造成镆铘宝剑!’铁匠必会认为这是个不祥的金属。现在造化者开始范铸人的形体,那模型就喊着:'变成人吧,变成人吧!’造化者必定会认为这是不祥之人。如果现在就开始把天地当作大熔炉,把造化看作大铁匠,那么到哪里不可以呢!”子来说完就酣然睡去,又自在醒来。
人总要标榜自己是人,把人之外的一切看成我们可以驾驭的对象,这是现代人的傲慢,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中,又时时处处标榜自己,充满了占有欲的各种碾压,总是从证明自我的角度来肯定自己的存在,这是自我中心主义。庄子这个故事就是要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自我中心主义。之前已经提到“人相忘乎道术” ,相濡以沫不仅是指情感层面,而是指超越是非的层面,最为升华的在于超越生死,这才是“忘”的内容与意义。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心胸视野,一个深切地思考过死亡问题的人,才真的能善待此生,才不会计较得失。这依然是道理上容易,行动上困难,如何从每一件小事上求超脱、求升华才是庄子的精髓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个形容好朋友的成语叫“莫逆之交”,莫逆是什么?
庄子:《大宗师》(五)生死齐一
庄子《大宗师》笔记之六
《庄子》导读(三十二)——《内篇 · 大宗师》1.6-4
庄子启示录015:真正的智者是骑在墙上看两边
庄子:野鹤无粮天地宽,家鸡有粮汤锅近,人死如虎,虎死如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