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翁嘗與葉法善、吳筠遊於稽山 · 元稹

仙翁嘗與葉法善、吳筠遊於稽山 · 元稹

原创 汉学道学研读 臥雲燕都 2022-05-17 00:00

贈毛仙翁 中唐 · 元稹

序:余廉問浙東歲,毛仙翁惠然來顧,越之人士識之者,相與言曰:「仙翁嘗與葉法善、吳筠遊於稽山,迨茲多歷年所,而風貌愈少,蓋神仙者也。」余因得執弟子之禮,師其道焉。余嘗見圓冠方領之士,讀道書,疑其絶智棄仁,又謂其書不足以經世理國,殊不知至仁無兼愛,大智無非災。大樂同天地之和,大禮同天地之節,其可臻乎上德,冥乎大道之致。華胥終北之化,熙熙然也。又以徐市、文成之事,謂方士之流,誕妄於世,不足以為教也。殊不知峒山高臥,汾水凝神,縱心傲世,邈然外物,王侯不可得師友也。若然,則徐氏之莠,不足以害嘉穀;文成之誕,不足以傷大教。今我仙翁眞風遺骨,玄格高情,冥鴻孤鶴,不可方喩,蓋峒山、汾水之儔也。一言道合,止於山亭三日,而南栖天台。謂余曰:「入相之年,相候於安山里。」余拜而言曰:「果如仙約,燃香拂榻,以俟雲駕焉。」抒詩一章,以為他日之志也。

仙駕初從蓬海來,相逢又説向天台。

一言親授希微訣,三夕同傾沆瀣杯。

此日臨風飄羽衛,他年嘉約指鹽梅。

花前揮手迢遙去,目斷霓旌不可陪。

引用典故:鹽梅

傅説羹 和羹 和羹梅 和鼎 商巖調羹 商鼎 梅子薦鹽 調味 調梅 調羹 調鼎 鹽梅

相關人物     傅説 殷高宗

《尙書》卷十〈商書·説命下〉~4~

王曰:「來,汝説。臺小子舊學於甘盤,旣乃遁於荒野入宅於河。自河徂亳,暨厥終罔顯。爾惟訓於朕志,若作酒醴,爾惟曲檗;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爾交脩予,罔予棄,予惟克邁乃訓。」舊題漢·孔安國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

簡釋

和羹:借指梅花。徐貴《梅花》:“結實和羹知有日,肯隨羌笛落天涯?”《尙書·商書·説命下》王曰:'來汝説…著作酒,若作和羹,爾唯鹽梅。”又喩指宰相。唐劉禹錫《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受賑新梁苑,和羹舊傅嚴。”

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 令狐楚 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

此日临风飘羽卫,他年嘉约指盐梅。 元稹 赠毛仙翁

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公乘亿 赋得郎官上应列宿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鼎罢调梅久,门看种药勤。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献李相公

运筹初减灶,调鼎未和羹。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命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孟浩然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

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孟浩然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枢掖调梅暇,林园艺槿初。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激昂仰鹓鹭,献替欣盐梅。 岑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皆云梁公后,遇鼎还能调。 岑参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盐梅推上宰,礼乐统中军。 席豫 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

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 徐夤 梅花

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

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鲙言词小季鹰。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他时讵有盐梅味,今日犹疑腹背毛。 李咸用 赠友弟

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李端 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李义 奉和希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李隆基 端午

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李隆基 钱王晙巡边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杜甫 昔游

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

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

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 沈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遇枢揆

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 温庭皓 梅

谢安何日起,台鼎伫君调。 理莹 送戴三徵君还谷口旧居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皇甫冉 彭祖井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卢纶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

晚实和商鼎,浓香拂寿杯。 羊士谔 东渡早梅一树岁华如雪酣赏成咏

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 苏颋 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

更知西向乐,宸藻协盐梅。 苏颋 奉和圣制答张说出雀鼠谷

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裴度 中书即事


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燮理久徵殷傅说,谭真欲过李玄通。 贯休 送刘相公朝觐二首之二

既握钟繇笔,须调傅说羹。 贯休 送卢舍人朝觐

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贾岛 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德佐调梅用,忠输击虏年。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受脤乃调鼎,为霖更洗兵。 钱起 送王相公赴范阳

不愁欢乐尽,积庆在和羹。 钱起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

期君调鼎鼐,他日俟羊斟。 韦庄 同旧韵

味调方荐实,腊近又先春。 韦处厚 盛山十二诗梅溪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 韩偓 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授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 韩愈 苦寒

岂堪裨岳镇,强欲效盐梅。 韩愈 咏雪赠张籍

仙翁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詩:“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鄭魁銘硏詩》:“仙翁種玉芝,耕得紫玻璃。”《西湖佳話·葛嶺仙迹》:“神異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與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見顧?”

葉法善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6—720

【介紹】:唐道士。括州括蒼人。字道元。自曾祖三代為道士。有攝養、占卜之術。少得家傳,尤擅符籙。歷高宗、則天、中宗朝五十年,往來山中,時被召入宮,盡禮問道。睿宗時拜鴻臚卿,封越國公。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14—720

字道元,括州括蒼(今浙江麗水)人。其家三世為道士,得傳陰陽、符籙、攝養之術,尤能厭劾鬼神、治療疾病。高宗顯慶間徵至京師,固辭爵位,求為道士,畱在內道場。其後50年間,常往來名山,數召入禁中,頗受禮崇。玄宗先天二年(713)拜鴻臚卿,封越國公,仍為道士,住長安景龍觀,尊崇尤甚。卒後,玄宗親制碑文。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玄宗碑文見《全唐文》。《全唐詩》存詩3首。

稽山

《晉書·隱逸傳·夏統》:“先公惟寓 稽山 ,朝會萬國。” 唐 李白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聞道 稽山 去,偏宜 謝客 才。” 宋 陸遊 《沈園》詩之二:“此身行作 稽山 土,猶弔遺蹤一泫然。”參見“ 會稽 ”。夏禹 大會諸侯於此計功,故名,《左傳·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於 會稽 。” 又名 茅山 ,漢 袁康 《越絶書·外傳記越地傳》:“﹝ 禹 ﹞更名 茅山 曰 會稽 。”

圓冠方領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將使圓冠方領,再行 鄒 魯 之風,鋭氣英聲,一變 賨 渝 之俗。”

經世

《後漢書·西羌傳論》:“貪其暫安之埶,信其馴服之情;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故披《洪範》而知 箕子 有經世之器,覽《九術》而見 范生 懷治國之略。” 宋 陸遊 《喜譚德稱歸》詩:“少鄙章句學,所慕在經世。”《淮南子·俶眞訓》:“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可謂能體道矣。”

理國

《管子·問》:“理國之道,地德為首。”《後漢書·宦者傳·曹節》:“﹝ 審忠 ﹞上書曰:'臣聞理國得賢則安,失賢則危。故 舜 有五臣而天下理。’”《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理國之道,莫若安民;勸課之規,宜從薄賦。”

至仁

《莊子·天運》:“曰:'謂問至仁?’ 莊子 曰:'至仁無親。’”《孔子家語·屈節解》:“躬敦厚,明親親,尙篤敬,施至仁,加懇誠,致忠信,百姓化之。”《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兼愛

《荀子·成相》:“ 堯 讓賢,以為民,泛利兼愛德施均。”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絶交書》:“ 仲尼 兼愛,不羞執鞭。” 

大智

《荀子·天論》:“故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呂氏春秋·樂成》:“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凡才之所趨,乃大智之所去也。”

大樂

《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漢 徐干 《中論·治學》:“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 唐 皮日休 《憂賦》:“大樂旣沒,淫聲是起。”


大禮

《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左傳·文公三年》:“君貺之以大禮,何樂如之!”

上德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韓非子·解老》:“德盛之謂上德。” 南朝 梁 江淹 《後讓太傅揚州牧表》:“自非上德橫乎天地,高績格於區宇,烈譽馥於一時,茂名鬱乎當世者,豈有降今日而莫先哉!” 元 耶律楚材 《題萬壽碑陰》詩:“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明 徐渭 《代被論乞免得温旨謝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管子·戒》:“是故聖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二月, 晉 郤縠 卒, 原軫 將中軍, 胥臣 佐下軍,上德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

大道

《禮記·禮運》:“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與 三代 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漢書·司馬遷傳贊》:“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 黃 老 而後六經。” 唐 柳宗元 《箕子碑》:“當 紂 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聖人之言無所用。”《莊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 唐 韋渠牟 《步虛詞》詩之十:“大道何年學,眞符比日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呂巖》:“ 巖 旣篤志大道,遊覽名山,至 太華 ,遇 雲房 ,知為異人。”此處可見强調和標榜鍾離權與呂洞賓的信息出自蒙元。

華胥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徑 雷澤 北,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華胥 履大迹處也。” 唐 司馬貞 《補〈史記·三皇本紀〉》:“ 太皞 庖犧氏 ……母曰 華胥 ,履大人迹於 雷澤 ,而生 庖犧 於 成紀 。” 庖犧 ,即 伏羲 。《列子·黃帝》:“﹝ 黃帝 ﹞晝寢,而夢遊於 華胥氏 之國。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 黃帝 旣寤,怡然自得。” 宋 王安石 《書定林院窗》詩之一:“竹雞呼我出 華胥 ,起滅篝燈擁燎爐。”


 終北

《列子·湯問》:“ 禹 之治水土也,迷而失塗,謬之一國。濱 北海 之北,不知距 齊州 幾千萬里,其國名曰 終北 。”

熙熙

《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漢書·禮樂志》:“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啿,唯春之祺。” 顔師古 注:“熙熙,和樂貌也。” 唐 韋應物 《往富平傷懷》詩:“出門無所憂,返室亦熙熙。” 王闓運 《與曾侍郎言兵事書》:“官商以有易無,以私濟公,乃民熙熙,不知苦難。”《資治通鑑·魏邵陵厲公正始二年》:“ 寧 ( 管寧 )名行高潔,人望之者,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和易。”《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 文王 之德乎?’”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熙熙,即廣也……謂其廣熙熙然也。'廣哉熙熙’,猶言遠哉遙遙。” 唐 盧綸 《秋幕中夜獨坐》詩:“熙熙造化功,穆穆 唐堯 年。” 元 陳文增 《春日田園雜興》詩:“熙熙壟畝扇和風,簇簇人烟野意濃。”《逸周書·太子晉》:“萬物熙熙,非 舜 而誰能?” 孔晁 注:“熙熙,和盛。”《史記·日者列傳》:“天地曠曠,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 宋 王禹偁 《尺蠖賦》:“春日遲遲,品彙熙熙。” 

徐市

秦琅邪人。方士。始皇時,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始皇因遣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竟不返。今日本傳有徐福之墓。

文成

《史記·封禪書》:“ 齊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見上……於是乃拜 少翁 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 漢 班固 《西都賦》:“騁 文成 之丕誕,馳 五利 之所刑。” 唐 温庭筠 《馬嵬驛》詩:“ 甘泉 不得重相見,誰道 文成 是故侯。” 宋 楊億 《漢武》詩:“力通 靑海 求龍種,死諱 文成 食馬肝。”

方士

《周禮·秋官·序官》:“方士,中士十有六人。” 鄭玄 注:“方士,主四方都家之獄者。” 賈公彥 疏:“掌都家, 鄭 彼注云:都,王子弟及公卿之采地;家,大夫之采。主此三等采地之獄。采地在王城四方,故云方士也。”《史記·封禪書》:“ 騶衍 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而 燕 齊 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 唐 李端 《贈道者》詩:“窗中忽有鶴飛聲,方士因知道欲成。”《素問·至眞要大論》:“餘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尙未能十全。”

峒山高臥:

《莊子集釋》卷四下〈外篇·在宥〉~38~

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柰何而可以長久?」

此處可知劉備三顧茅廬諸葛武侯也有效黃帝問道廣成子之遺風


汾水凝神: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縱心

晉 陶潛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詩之二:“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

傲世

《三國志·魏志·崔琰傳》:“有白 琰 此書傲世怨謗者, 太祖 ……於是罰 琰 為徒隸。” 晉 成公綏 《嘯賦》:“ 逸群公子 ,體奇好異,傲世忘榮,絶棄人事。”

邈然

《韓詩外傳》卷五:“邈然遠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樂也。”《晉書·孔坦傳》:“深明足下慷慨之懷,深痛足下不遂之志。邈然永隔,夫復何言!” 唐 白居易 《寄行簡》詩:“相去六千里,地絶天邈然。”亦指久遠。宋 葉適 《宿石門》詩:“邈然百世後,未忝騷人風。”《三國志·吳志·步騭傳》:“至其純粹履道,求不苟得,昇降當世,保全名行,邈然絶俗,實有所師。” 晉 陶潛 《詠貧士》之四:“ 袁安 困積雪,邈然不可干。”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蔭臥林薄,邈然自怡。” 宋 秦觀 《財用上》:“士大夫矯枉過直,邈然以風裁自持,不復肯言財利之事。”

外物

《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沈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於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姸靡曼,三則甘旨肥濃。” 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宋 曾鞏 《救災議》:“先王之於救災,髮膚尙無所愛,況外物乎!” 《莊子·大宗師》:“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不戚乎毁,不悅乎譽,道家之業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詩:“勞生愧 嚴 鄭 ,外物慕 張 邴 。”《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柏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於前,且補接旣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為異論,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 唐 元稹 《贈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心事不經心。” 宋 陸遊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景常默存。”


王侯

《易·蠱》:“不事王侯,高尙其事。”《史記·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嘉穀

《書·呂刑》:“ 稷 降播種,農殖嘉穀。”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喩》:“嘉穀不耘,則荑莠彌漫。” 宋 王禹偁 《擬封田千秋為富民侯制》:“雖有玄珠虹玉,勿謂之寶,朕之寶者,嘉穀也。”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農夫植嘉穀,所務誅稂秕。”

《史記·周本紀》:“ 晉 唐叔 得嘉穀,獻之 成王 , 成王 以歸 周公 於兵所。”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嘉穀﹞二苗同為一穗。”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嘉穀六穗,我穡曷蓄。”《漢書·宣帝紀》:“ 元康 四年,嘉穀玄稷降於郡國。”

大教

《禮記·樂記》:“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意芳訊,大教克明。”

眞風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自眞風告逝,大僞斯興。”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名實》:“勸一 柳下惠 ,而千萬人立眞風矣。” 唐 鮑溶 《題吳徵君巖居》詩:“ 堯 澤潤天下, 許由 心不知,眞風存綿綿,常與達者期。”

冥鴻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謁靈池朱眞人洞詞》:“伏惟仙君道逸冥鴻,壽逾 遼 鶴。” 漢 揚雄 《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 李軌 注:“君子潛神重玄之域,世網不能制御之。”後因以“冥鴻”喩避世隱居之士。唐 陸龜蒙 《和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詩:“暫應靑詞為冗鳳,卻思丹徼伴冥鴻。” 明 唐順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間韻》之一:“憂時譏喪狗,逃世託冥鴻。” 明 沈宸荃 《謁梅子眞祠》詩:“明哲早見幾,冥鴻避矰弋。隱迹 吳 市門,學道此山側。” 唐 李賀 《高軒過》詩:“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別頭及第》:“時 楊知至 因以長句呈同年曰:'由來梁燕與冥鴻,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馬光 《和宇文公南塗中見寄》詩:“斥鴳卑飛聊取適,冥鴻高舉益難親。”


孤鶴

隋煬帝 《舍舟登陸示慧日道場玉清玄壇德眾》詩:“孤鶴近追群,啼鶯遠相喚。” 唐 武元衡 《立秋日與陸華原於縣界南館送鄒十八》詩:“風入 昭陽 池館秋,片雲孤鶴兩難畱。” 宋 蘇軾 《後赤壁賦》:“適有孤鶴,橫 江 東來。” 元 於石 《我從山中遊》詩:“柴扉不敢敲,恐驚孤鶴醒。徘徊踏月明,倚仗看松影。”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懷契上人》詩:“已見槿花朝委露,獨悲孤鶴在人群。” 宋 王禹偁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王績 婦未娶,介潔翹。”

一言

《論語·衛靈公》:“ 子貢 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漢 班固 《白虎通·謚篇》:“謚或一言或兩言,何?文者以一言為謚,質者以兩言為謚。” 南朝 梁 劉協 《文心雕龍·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書·立政》:“時則勿有間之,自一話一言。我則末惟成德之彥,以乂我受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懷》詩:“ 季布 無二諾, 侯嬴 重一言。”

天台

《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台縣遠,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台,總參戎律。”《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台、辱東朝乎?” 胡三省 注:“天台,謂尙書省。”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畱別》:“ 天台 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明楊珽《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台 路遠。”

入相

《史記·曹相國世家》:“ 蕭何 卒, 參 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 唐 崔顥 《江畔老人愁》詩:“兩朝出將復入相,五世疊鼓乘朱輪。”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舊傳居此閤者,多至入相。”

相候

《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 李八百 道:'我數合與你同昇,故在此相候。’”

希微

《老子》:“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河上公 注:“無聲曰希,無形曰微。” 晉 陸雲 《榮啓期贊》:“溯懷玄妙之門,求意希微之域。”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徘徊茫昧,翺翔希微。”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黃籙齋詞》:“臣聞妙本希微,至眞虛寂,運神功而化育,陶品物以生成。”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虛空者,氣之量。氣彌淪無涯而希微不形,則人見虛空而不見氣。”《南史·隱逸傳序》:“若道義內足,希微兩亡,藏景窮巖,蔽名愚谷,解桎梏於仁義,示形神於天壤,則名教之外別有風猷。”

沆瀣

《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王逸 注:“《凌陽子明經》言:春食朝霞……冬飲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氣也。”《文選·嵇康〈琴賦〉》:“餐沆瀣兮帶朝霞。” 張銑 注:“沆瀣,清露也。” 宋 洪咨夔 《幽芳晚凉倚窗觀稼》詩:“晚風不動稻苗平,葉葉頭邊沆瀣明。” 

鹽梅

《書·説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孔 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梁書·處士傳·庾詵》:“勒州縣時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鹽梅。”南朝 梁 劉協 《文心雕龍·聲律》:“聲得鹽梅,響滑楡槿。” 宋 蘇轍 《除馮京彰德軍節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鹽梅之德。”

霓旌

《楚辭·劉向〈九嘆·遠逝〉》:“舉霓旌之墆翳兮,建黃纁之總旄。” 王逸 注:“揚赤霓以為旌。” 前蜀 韋莊 《喜遷鶯》詞:“香滿衣,雲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一群群,引見 玉華君 。”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眞龍上漢時,願把霓旌引烟策。” 

发表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全唐文   】 第09部 卷八百二十八
八旬万寿盛典 卷一百一
路史卷七
甌北詩話 清‧趙翼 卷四
千古第一暴君秦始皇究竟是怎麼死去的?
读《老子》王弼注|第65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