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同样的身体问题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附语音)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我们先来看原文∶“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这整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黄帝问∶医之治病也,一病治而各不同,皆愈,何也?”就是医生治疗疾病,同样一种病,但是治疗方法还有治疗手段不一样,但是都能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势不同而治疗方法各有所异的缘故。地势指的是什么?就是地理形势,王冰说∶“地势为法天地生长收藏及高下燥湿之势也”。在这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地势”我们要通盘去考虑,不仅有地理的影响,其实折射出来是东南西北中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差异。有一些地方地势很高,但是人们可能得地势低的病,这是五行的差异。

你真正到临床上之后,你遇到的一个一个的患者,他的身体就有各自的体质的不同,这种体质的不同就代表着他身体的金木水火土偏性的不同,实际就是《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地势使然也”,就是各自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古人有句话叫做“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天地人是三合一的。地就代表着具体的情况,我们治病的时候一定要问他从小成长在哪里,小时候的经历还有生长环境对体质影响很大。南方、北方成长起来的人身体素质各不一样。同样得病了,治疗的方法就不同。在这个地方《黄帝内经》用概括的写法,把体质的不同概括为五个方向,其实我们一定要知道,不仅是五个方向,其实就是指的五种偏性或者是五行的差异。木、火、土、金、水、五气的不同差异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所以“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这里一定不能只理解表面意思,就是地势只是地理形势,不仅仅是这个,实际所暗含的意思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五气的不同。

第一个叫做“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东方之域”就是东方的这个地区,域就是地区。“天地之所始生也”,东方则得天地始生之气。我们都知道日出于东方,所以东方又代表着木,在五行当中的属木,在四季当中的属春,在一天当中属晨,代表着万物萌发的状态,气候温和,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方四方也不同,东方气候也温和,而且沿海,所以叫做“鱼盐之地”,是产鱼和产盐的地方,大家注意这个鱼,大家好理解,就是出海打鱼。盐很有意思,古代吃的盐是国家统一管理的,不是老百姓能直接自己做的。国家统一管理的话,这个盐很重要了,按照现在话讲,叫统购统销,就是一起制作,一起购买,然后分发到各地。古代是不允许私自买卖盐的。

“其民食鱼而嗜咸”,当地的老百姓多吃鱼类,而且喜欢吃咸味。“皆安其处”,就是他们在这个地方,非常的安居乐业。“美其食”,特别喜欢吃这些鱼盐这种食物。“鱼者使人热中”,吃鱼多了让人容易产生火,因为鱼性属火,吃鱼多了之后人就容易产生热和火,积于脾胃当中,小朋友一顿饭吃鱼多了之后就容易上火,又容易咳嗽,嗓子红,舌苔也厚,为什么呢老话讲的吃鱼容易上火。

“盐者胜血”什么意思呢?就是吃过多的盐,因为咸能走血,耗伤阴血,所以“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大多数皮肤色黑,肌理疏松。容易发什么病呢?“其病多为痈疡”,皮肤长疮疡之类的疾病。“其治宜砭石”,这种地方的治疗又采用砭石的疗法。所以“砭石亦从东方来”,砭石的这种治病方法是从东方传来的。

刚才讲了“盐能胜血”,因为盐味咸入血分,如果少量的吃盐养身体,过量的吃盐就对身体有损伤,吃盐多的人血液黏稠度会高血液黏稠度一高就容易导致多种疾病,尤其是高血压与吃盐多关系非常密切,所以饮食要清淡,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是把这段原文翻译了一遍,大家也能听懂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就是说古代医家是怎么认知的,第一个名词就是“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张介宾注解∶“天地之气自东而升,为阳生之始,故生发之气,始于东方,而在时则为春”,张景岳把春天、东方、木全都联系在一起了。第二个“安其处,美其食”什么意思?(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刚才我们讲的就是安居乐业的意思,以这个地方的食为美,所以《素问经注节解·卷二》里边说∶“性以习而迁”,“性相近,习相远”,性指的是性情,习就是习惯,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因为长期习惯于吃这些食物,所以他的天性或者本性就慢慢的趋向于这种习惯,就迁徙到这个习惯上来,天性就喜欢吃这种食物,所以环境对人的影响其实很大。

北方人长期居住在南方,时间长了他的饮食习惯就变了,他就也喜欢吃米饭,清淡的这种饮食,有的去到南方还喜欢吃甜了,他都不一样,跟原来的生活习惯是有差别的,这就叫“习性而迁”。《素问注证发微·卷二》里边讲的“居此土以为安,食土味以为美”,什么意思呢?就是居住在这个地方觉得很安居乐业,“食土味”不是指的吃土的味道,是指的吃当地的特产,当地老百姓吃的食物以为美,就是吃当地的食物觉得很美,很享受。这就说明当地的物产是丰富的,产鱼产盐,盐在古代来讲可是珍贵的东西,鱼也是非常珍贵的,物产都非常鲜美,食物非常美味。所以王冰注解∶“丰其利,故居安。恣其味,故食美”,这是王冰的认知。实际我们综合上下文就知道是指的当地老百姓安居乐业,喜欢吃这种食物的意思,这是“安其处,美其食。”(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五百二十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46期: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黄帝内经》第四十八课·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一节
取类比象认识中药材(附语音)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45《异法方宜论》第一讲
彭鑫博士工作室
彭鑫博士谈伤精1(手淫者必看 自慰有害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