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宣肺可以利小便?(附语音)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佈,五經併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我们先来看原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段话整体的意思不难理解,因为我们之前讲了“食入于胃”了,这里讲的是“饮入于胃”,食和饮分别代表不同的饮食物,食重点指的是五谷这些固体类的,饮指的是一切的水液,就是我们喝的水或者饮料或者粥或者汤这一类的。这一段话讲的就是水液的在人体的输布的过程。我先带大家从头到尾过一遍整段话的含义。

“饮入于胃”,也就是水液进入胃。“游溢精气”,也就是将精气流溢布散,往全身进行输布。第一步是上输与脾,因为脾和胃挨着,脾负责消化,胃负责受纳,大家可以把胃理解为仓库,脾就相当于运输源一样,把这些货物再发送到各的地方去,也就是脾主运化,运化的意思就是让饮食物进来之后,它能把营养的输送到全身,第一步就是上输于脾,脾就是所谓的输布的功能。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向上的第一步是向上输到肺,也就是经过脾气的布散,把水液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通调水道,因为肺主治节,肺主宣发,就把水气通过水道向全身散布,最重要是下行输入到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也就是这个时候水中之精气遍布到全身,流行于五脏的经脉,叫做五经并行。五经指的是五脏的经脉,同时叫做“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整个过程与四时寒暑的变迁和五脏的阴阳规律的变化相应的,同时做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段话详细地讲了水液的消化吸收的生理过程,各个脏腑有严格的分工,密切的合作,将水液输送到全身。

我们上节课也讲了五谷杂粮,也就是食,我们吃的食物如何输送到全身的,因为这里边有一个叫做脉气流行,精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也就是说它其实是并列的,有点像对仗这种感觉,这里叫做“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一个是输精于皮毛,一个是下输膀胱,无论是饮还是食,就是把精气通过肺气,因为肺主皮毛,而且肺主治节,肺主水液的运化,所以肺气非常重要,食气进入胃,也是肺把全身的气输布开,饮入于肺之后,肺再负责输送到全身。(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有的同学可能就会问,咱们学中医学理论不是说指的是脾胃,脾主云化,大家注意,脾实际上是把胃中的饮还有食物,把精气运化出来,往外疏散,但是得谁多得谁少,怎么疏散,疏散到哪里,整个过程怎么进行,脾不具体负责,是肺负责。所以肺是华盖,居于身体的最上,负责总指挥,叫做主治节,也就是要调节好每个的脏腑发挥各自的功能,怎么进行分配,这就是肺的作用。

所以我们读到这里大家就知道,很多人说我们喝的水都去哪了,比如一天有人可能得喝上七、八杯水,每杯水可能在三四百毫升,加在一起就两千多毫升,喝水喝得少的人也得喝一千多毫升,最少也得一千多毫升,喝了这么多水,身体除了小便,尿液可能一天尿不出两千毫升来,剩下的水都从哪里排泄?有三条途径,当然是下输膀胱,这是一条途径,通过膀胱往外排。还有是通过皮肤的汗毛蒸发出汗,把水液代谢出去,这是皮肤。还有一个是通过呼吸,我们到了公众场合或者是到了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我们还要戴口罩,戴口罩时间长了之后你就会感觉眼镜上有一层雾气,口罩戴时间长了之后你会发现口罩里边都湿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呼出来的气当中有很多是水分,水分遇冷凝结,尤其在冬天,外头很寒冷,呼出来的气在口罩里边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就变成水,其实就是你呼出来气里边就有水分,这些都与肺气相关。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肺主皮毛,通过皮毛可以把一部分水也代谢出来。肺还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以通过膀胱再排出一部分水液。本身肺主呼吸,呼吸还能排出一段水液。大家会发现,到了冬天小便就会多一些,到夏天小便就少,为什么少呢?因为通过汗液就排出一部分水液,同时你夏天呼气出来的气,因为夏天心率相对来比较快,呼出带出来的,空气当中的湿度也大。所以通过呼吸所带出来水液也比较多,所以到了夏天的时候,尿液就会减少,这就是身体水液的代谢。

讲到这里就会讲到中医的一个治疗方法,就是在宣肺的同时要通调水道,在通调水道的同时要宣肺。我们在门诊上遇到了一些人,比如肾脏、膀胱,中医所说的肾和膀胱有点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如果出问题之后,小便癃闭或者是尿少,这都是肾功能出了问题,肾功能出了问题之后,古代的中医用五苓散来利尿的同时可能会加上一些麻黄、杏仁或者瓜蒌皮等等,这些药都是入肺经的。为什么还要加到利尿的药里头去呢?就是因为中医学认为,把肺气打开了之后,宣了肺之后,小便能自动利下来,这就叫“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就有这样一个作用,这个治疗方法叫做提壶揭盖法。

大家会都有生活经验,以前要想烧一壶水,水壶上面有盖,把盖儿掀开,把清水注满了之后把盖盖上,后放在炉子上烧,烧开了之后你再往暖壶里倒或者往盆里倒,怎么速度就能快呢?(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不仅要通过下头嘴往外吸,同时把盖打开,然后往下划一道,瞬间水就全都到了盆里去了,你要是只是通过底下的嘴往外倒的话,可能得倒上几分钟才能倒完,但是你要是把盖一揭开,就全下来的很快,古人用生活中现象来形容肺气的一个功能,肺就相当于上头的盖,你把盖掀开,也就是用宣肺的方法,用麻黄或者是杏仁把肺气宣开,底下再用五苓散利尿,合在一起用,水液就走得特别的快。古代的医家的案例,还有近现代的一些名老中医的医案,他们治肾病水肿就用这个方法。所以我们在中医临床上也能看到《黄帝内经》这段话语的印证,这就是我们把这一整句话讲完了。(未完待续)

学了彭鑫博士今天讲的课程之后,相信您对《黄帝内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做一个答题互动,测一下您的学习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七百六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
津液停聚是什么意思?
肾者,胃之关也。
中医治疗特发性水肿经验
常用的针灸取穴方法(附语音)
升降并用愈癃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