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虚的人秋冬最难熬,1碗“八宝玉液汤”,再加两个养阴的小妙招

2023-09-25 08:56

秋分之前,天地 之间阳气强;秋分之后,阴气就要占上风了。《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从春天开始,我们一直以养阳为主,那从秋分开始,就该偏重于滋阴和补 血了。

这不,秋分刚过,阴虚星人的留言就开始成堆了,睡不着喽,上火喽,娃儿拉不出粑粑,晚上开始盗汗,脾气控制不住了,真巧,我也是阴虚星人。

阴虚星人睡不着。

造成失 眠的原因非常复杂,情绪焦虑,心肾不交,脾胃不和等等,但多少都和阴虚有点关系,夜晚属阴,阴虚之人阳气入内,阴气无法配合,阴不能敛阳,就会使人亢奋烦热睡不着。

小朋友则表现为手脚心发热,夜间盗汗

阴虚星人脾气大。

阴为静,阳为动,阴不足而阳有余,那么这个人就在一个地方待不住,比如很多小朋友刚坐下没两分钟就想跑,即使坐着,也要动来动去。

阴虚的人,肝火一般比较旺,所以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如果小朋友最近突然脾气见长,就要看看是不是阴虚了。更年期的女性 情绪起伏较大,也是阴虚的表现。

阴虚星人长不胖。

人体吃下食物靠阳来提供动力消化,阳充足,吃下去的食物很快就会消化掉,但是阴的收敛收藏的能力不足,大部分营养物质都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了,所以,阴虚星人很难长肉。

很多小朋友就是,餐餐吃得也不少,就是不长肉,细胳膊细腿的,就得考虑阴虚的情况喽。

阴虚星人易上火。

最近很多人都出现了大 便干燥,口舌生 疮,干痒咳喘,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的表现。

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类似“上火”的情况呢?因为人体的阴 阳是互为生长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缺失了以后,就无法环抱住阳,阳气就往上飞,飞到了人体的上半部,这就是传说中的“阴虚火旺”。

飘上去的火,灼烧了上面的阴液(肺阴和心阴),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上火”的假象,其实不是因为火真的多了,而是因为阴少了。所以不能用单纯的泄火的药,这样做,不但治不了原先的“虚火”情况,反而会伤了阳气,让阴 阳损失的更惨重。此时做的是要补充阴液。

阴虚体质如何形成

和生活习惯大相关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既爱伤阳又爱伤阴,一边折腾一边弥补,大概就是我们的生活态度了。

以下是现代人,容易伤阴的三种情况:

1、饮食方面尤其爱吃辛辣、煎炸、烧烤类食物,这些都容易产生内热,导致身体津液耗损。

2、作息上经常熬夜,晚上躺着刷手机,不知不觉就凌晨一两点了,要是不上班恨不得玩到天亮。过度玩手机伤眼睛,而肝开窍于目,消耗肝血过于严重,另外中 医有句话叫白天养阳晚上养阴,晚上不睡总是熬夜就会造成阴虚。

3、情绪方面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发火,生气就像火山喷发一样,把身体里的津液都烤干了。

所以,阴虚人常有,阴虚是我们九种常见体质之一。


三种方法 助力养阴

秋收冬藏 长高长壮

《黄帝内经》讲:“夫四时阴 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秋冬养阴,以从其根。”[2]万物皆有升降沉浮的规律。秋冬的时候,阳气开始潜藏,收回体内的阳气需要阴气配合,才能起到冬天封藏的效果。但是阴虚之人阳气入内,阴气无法配合,就会使人内部燥热。

很多脾虚的孩子就会肝火旺盛,肝火烧得太旺了,就容易把肾水烧干,所以容易阴虚。因此,秋冬要养阴,才能使得阳气更 好地潜藏,孩子到了来年春天才能生 发得更 好,而阴虚之人,此时尤其需要滋阴补阴

01

晒月亮补阴

 

前不久,我从一位中 医老师那里了解到一种理论,那就是“白天晒太阳补阳,晚上晒月亮补阴”。

 

当时我一听就接受了,并且立即实践了:一是晚饭后下楼散步,二是坐在阳台上看月亮,沐浴清辉。

 

这两个我都做过了,但后者做得比较多。坐在阳台上,微风吹过,人渐渐变得凉爽,与天地 之间的寂静融为一体。

 

02

按 摩穴位养阴

 

承浆穴:

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轻轻压揉,每次2分钟,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糖尿病朋友压揉承浆穴10多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复饮水。

承浆穴,不仅可防秋燥、还可延缓衰老、保养皮肤。

太溪穴:

肾经的原穴,在足内踝尖与后跟肌腱中间的凹陷处,双侧。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按 摩太溪功效:滋阴、消渴。

 

 

03

八仙玉液养阴

八仙玉液汤是顾松园创立的,原方出自《顾松园医镜》卷十二。

现在多用的组方为:藕汁、梨汁、竹蔗汁、桑椹、玉竹、小麦、百合、莲子、山药、枸杞、玳玳花、茯苓、鲜芦根、鲜白茅根、石斛花。

藕汁作为君方,据《中华本草》记载:入心、脾、胃、肝、肺经;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3]

鲜藕、鲜梨、鲜竹蔗,鲜芦根、鲜白茅根,这五种植物均是我们常听到的,对于它们的性能我们也是非常熟悉的,用这五种植物的汁打底,均是为了养阴、生津、清热。

加上能养心阴的莲子、茯苓,养肺阴的百合、玉竹,养 肝阴的枸杞,养肾阴的桑椹,养脾阴的山药,养胃阴的石斛花,可谓是面面俱到了,心肝脾肺肾一网打尽。

加上浮小麦实腠理、固皮毛、止虚汗、除虚热;玳玳花理 气宽胸。

这一套组合方下来,使得阴津脏腑得以如润滋养,虚热得除。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解读(十九)
我对“中医”的理解——揭开中医不为人知的部分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里的定量学说
大千老师续讲《内经》:阴阳别论 灵兰秘典论 保命全形论
容建平 《破解五行 》之:五脏配五行的根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