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想药效发挥好,这种东西不能少

生命是美好的相遇

正安文化(北京)为欢喜展颜




前阵子,小编身体欠佳

一度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



于是赶紧去医馆找大夫把脉调理

药方上特别叮嘱,需自备引药

生姜三片




要说汤药,小编也喝过不少了

对“引药”这种东东印象还真是不多




这家伙到底有多重要

对于治病功效来说

放或不放有区别嘛


带上好奇心

一起来读今天的文章



“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

—— 清 · 吴瑭《医医病书》



引药,又称药引,犹如导游,可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它是中药方剂配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与汤剂配伍,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伍应用。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



“药为引使,则下通病所。”

—— 清 · 尤在泾《医学读书记》



宋代以前,大多引药列于方剂诸药之末尾,少数在服法中开具。宋代以后,引药一般均在煮服法中开列。 


由于引药常不在主方中开列,加之味少量轻,易被人们忽视。认为它是点缀品,可用可不用的思想是错误的。


要知道,在服用成药时,辨证地选用“引药”与方剂配伍,有引经报使、调和诸药、消除毒性、矫味增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等功效。


几款常见引药

应用功效&使用方法



》黄酒


酒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可用于送服治疗颈肩腰腿痛、血塞经闭、跌打损伤、疮痈初起等症的中成药。如活络丸、通经丸、七厘胶囊、云南白药。每次10ml~15ml,温热后送服。


》陈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要用于送服治疗脾胃气滞、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病症的中成药。如保济丸、蛇胆川贝散等。可单用10g~15g煎汤送服,也可添生姜、枳实等同煎汤送服更佳。



》姜汤


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等功用。可送服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一般取姜3~5片,水煎取汁。


》酸枣仁


单用10g~15g水煎送服或3g研末送下。可滋养心肝、补血安神、益阴敛汗。主要用于送服治疗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体虚多汗等病症的中成药。如乌灵胶囊、灵芝胶囊等。



》蜂蜜


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矫味等功能。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开水中,搅匀便可送服蛤蚧定喘丸、百合固金丸、麻仁丸等。


》米汤


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故常用于送服补气、健脾、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用时取煮饭之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以温热为佳。



》红糖


散寒、活血、补血。可单用25g~50g开水溶化送服。也可配生姜三片,煎汤送服更佳。可作为治疗妇女血寒、血虚、血滞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淤滞等病症的中成药引药,如当归丸等。


》大枣汤


有补中益气、补脾胃、缓和药性等功用。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归脾丸等。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要用于送服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火上攻、目赤翳障及痈肿疔疮等病症的中成药。如障翳散、牛黄解毒片等。可单用菊花10g~15g煎汤送服。或加茶叶10g同煎送服即可。


》芦根汤


具有清热、生津、止呕、止血作用。送服治疗外感风热或瘟病初起等症的银翘解毒片等尤宜。取芦根10g~15g加水煎汤,以鲜者为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知识:药引子有哪些?
引药达所,中药的“向导”——药引的研究进展
常用中成药用法的一、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张仲景药名诗倡廉政(附:张仲景医药贡献)
药引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中药学丨中药的应用(配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