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禁毒日】提起林则徐,难道你只知道销烟?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这个日期的选定和那次著名的“虎门销烟”有关。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国际联盟》曾经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位“国际禁烟日”。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毒品蔓延泛滥,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也就是历史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林则徐因其力抗西方入侵、主张严禁鸦片,因此也被我们称作民族英雄。

以上这些,大概是说到林则徐,大部分人马上想到且仅能想到的内容了。而其实,林则徐还熟习中药,在禁烟这件事上,除了众所周知的“虎门销烟”这场对“外”的“战斗”之外,对“内”——吸烟者,林则徐还曾“久经采访各种医方,配制药料”,和何其伟联手研制了“戒烟断瘾方”。此方后被称为“林文忠公戒烟方”。任湖广总督时,林则徐就曾在《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里附上了此“戒烟方”。在药方总论中,他对鸦片在人生理上造成的病理性危害和禁烟瘾药方的药理作用,仔细陈述并――讲解。

戒烟方:

主方名“忌酸丸”,由生洋参、白术、当归、黄柏、川连、炙甘草、陈皮、柴胡、沉香、天麻、附子、炙黄芪、木香、烟灰等15味中药组成。

辅佐方名“补正丸”,即上方中减附子、炙黄芪、木香、烟灰,剩11味。

两方的服法是递减递增法,即每减1粒忌酸丸,增加2粒补正丸,逐减至不服忌酸丸,只服补正丸,就可停药。

此药方后来风行各地,林则徐去世后,原主方15味药,又加上杜仲、甘杞子、炒枣仁这3味,改进为成药,药名即被称为“林十八”。

林则徐所留下的戒烟方子,在当时,不仅帮助了许多人戒烟,而且还在西学的冲击之下,给了我们民族文化以证明、鼓舞。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中,虎门硝烟为强攻策略,主旨对物;中药断瘾为柔克手段,主要对人。无论后者抑或前者都是近代民族自醒历程上的浓重一笔。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侵略,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其实是持开放态度的,主张“学其优而用之”。除了“民族英雄”,他还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根据文献记载,林则徐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受命处理广州禁烟事务之初,他即着眼于抛开传统文化成见,放开眼界以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在处理与英商的鸦片交涉的同时,也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澳门出版的外国人办的报纸书刊,并把出身低下却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组织翻译、选编《澳门新闻纸》、《广州纪事报》、《各国地图集》、《各国律例》、《四洲志》等报刊和西方地理著作。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1841年,林则徐被流放途经扬州时,遇到了学识渊博的魏源,便把《四洲志》等有关资料交给魏源。魏源随后编出《海国图志》,书中概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正是源自林则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来抵抗西方侵略以求独立的爱国主义主张。

除了以上所述,林则徐的修身教子之道,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他的写照,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处世、修身格言。

林则徐五十四岁的时候,写下“十无益”,这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身的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念头起时,已有因果相伴,更不用说,由心念影响的一言一行带来的其他作用。都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的福德,才是风水。

二、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百善孝为先,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存有孝心,那他对神佛,又怎么会有真心侍奉之意?虚伪的供奉以谋取私利,难不成当“神佛”都是“贪官”了?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前一条是对父母要孝,这一条是对兄弟讲悌。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来,“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不睦即为不孝;二来,兄弟阋墙、同根相煎,是不义;三来,孝悌为“仁”本,手足相争不孝不悌,是为不仁。如此不孝不义不仁,这样的人,纵使“相交满天下”又能如何呢?且自家兄弟姐妹尚不能和睦相处,又谈何容人?自己都如此,又如何交到真友、善友?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古人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总在“文”之前,内修仁德,外修礼仪,而读书,本来就只是一种修学储能的手段、工具而已。若不能以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就算张口闭口都是“子曰”、“诗云”,又有什么用呢?那倒还真的是应了一句“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乖张,形容人偏执,不驯服,与众不同。若如此言行,其用心必然不正,心不正,就算有几分“聪明”也只能是用错了地、走错了路。聪明也许能得一时之利,而言行才是一个人展现在世上的名片,聪明不能立身,德行才能。

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一则,“满招损,谦受益”;二则,若真博学,必不敢傲慢自负,若一味高傲,做学问必不能长久,所谓“博学”也绝非“真学”。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能屈能伸,大丈夫。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安心当下,本分为人。一味攀缘、妄求,这不叫上进,这是不能审时度势的短见、不能顺应安住的浮躁。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一来,妄取人财,这叫“不义之财”,纵使有所善行,也是德行有亏;二来,凡所言行,各有因果,各受其报。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自己都不珍惜自己,还指望能有“灵丹妙药”?

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骄奢淫逸,放纵无度,虽有阴德,也是白白被消耗。

这十无益,其实句句都是在说,一个人要先做好自己,才能谈及其他,先内省,而不是外求。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若不能从自身下手,再多外在的表现也好、助缘也罢,都只能是“无益”。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则徐和他的“戒烟断瘾方”
从法办穆彰阿看大清禁止鸦片的艰难之路
林则徐销烟时,为何不用火烧,而是用海水浸泡?如今才知他多聪明
美国为何要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为林则徐铸铜像?其用意深远
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近代“毒”的开端史
七律·(谒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