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刘渡舟先生,总觉有一种郭靖的影子

您知道学什么专业的学生书最多吗?

Oh,别问了

一定是学中医的

蛋蛋姐不才

自学中医以来

所购之书已摞起来厚度可达4米

你们悄悄地别震惊

因为

我大二时

从一个破产的书商那里

进了二百多本中医类书

至今没卖出去

家中仓库积压如山啊

生活费全部被套牢了

终于知道股票不好玩了


言归正传

在所有卖出去的书里

我发现最好卖的

就是刘渡舟老先森的书

极受欢迎

什么《医论医话100则》

《伤寒论十四讲》

还有《经方临证指南》

《伤寒论临证指要》

一周售罄,一本不剩

总之与伤寒有关的中医书籍

老先生可稳坐畅销作家富豪榜NO.1

 


正因为读者群太广大

所以每每有粉丝要求

该写刘渡舟老的故事啦。。。

天哪

我发现他太难写了

我水平有点不够啊

如果他的人生故事传奇也罢了

可至今留下来的资料显示

刘老先生的生活似乎特别简单

小时候拜师学习

青年后挂牌行医

中年开始执教高校并坐诊几十年

典型的人生三部曲

没有大起大落

似乎20世纪的各种动乱

也跟他本人无关

当别的老中医经历战乱离别

甚至遭遇各种运动之时

他的八十多年生活

却平静的如一口古井

毫无波澜

(也或许他老人家不愿提起往事吧)

 

然而

这口古井有多深?

当你试图沿着井绳而下探底的时候

你会忽然发现

在井壁四周

他还开了数不尽的其他隧道

纵横交错 盘区折叠

极尽复杂曲折却又一脉相传到底

完完全全一个辉煌的地下宫殿

 

你可以说他是一个经方大家

然而他用时方起沉珂的案例

在验案中屡见不鲜

 

你可以说他是《伤寒》巨擘

然而上自《内经》

下至金元明清诸大家的学术

甚至西医学的各项指标

他也相互勾连

熔铸一炉

 

你可以说他一个老中医传统守旧

然而

他自己却还痴迷于开发新药

数种自制治肝药剂被药厂引进生产

推广到市场当中造福病患

实现治病与效益的双重效果

 

上世纪80年代

刘渡舟受邀去日本参加学术会议

日本主办方问他演讲题目

他答曰: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日本人一听

心里升起一股蔑视

“我们日本人

最热衷于研究的就是小柴胡汤

大街上随便拉个老奶奶都知道怎么用

这还用的着你来说

我们对你这个题目不太看好

你再厉害

班门弄斧也讨不到好处”



然而

刘老就是刘老

偏偏找日本自认为最强的地方挑战

他坚持就要讲这个题目

会议开始后

日本汉方家交头接耳

说,你说的这个我们也懂

紧接着十几分钟后

刘老将研究小柴胡的毕生经验倾天泼出

日本汉方家们坐不住了

纷纷笔记狂写

一种醍醐灌顶的爽快

他们从未料到

原来

自己研究了几十年的小柴胡汤

远远未发挥出它的潜能

一番噼里啪啦的PK

自傲的日本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刘渡舟是中国治伤寒第一人

或许,只有这样

自傲的日本人才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毕竟输给另一个国家的第一

名誉上算不得什么太大损失

 


刘老用《伤寒论》能到什么程度?

现代伤寒大师郝万山

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70年代

学校组织当时一些名老中医

在河北东北部一个城市办西学中讲座

当地有个工厂突发火灾

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很多有毒浓烟

包括工人、消防员在内的60多人

在抢救火灾现场吸入毒气后中毒

引发肺水肿、呼吸道粘膜水肿

胃粘膜水肿、胸痛、憋闷等

当时北京协和医院

天津的大医院

还有唐山地区的一些医院

闻讯后都集中到那儿抢救

西学中的大夫守在那儿

准备看看这位刘老夫子

在这种危急重症面前有何法可施

西医的很多专家查阅毒气成分

最后却发现没有特效解毒药

只能给一般对症治疗

呕吐的输液

呼吸困难的就输氧

治疗两三天

情况并无多大改善

60多人躺在现场的棚子里

呻吟度日

刘老去到现场

细细检查了几个病人的状况后

在郝万山耳边

轻轻的说了下面两句话: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小陷胸汤主之”

郝万山立即会意

开出柴胡2000克

黄芩1000克

。。。

支起大锅后

他煮了小柴胡与小陷胸合方

病人咕咚咕咚喝下去后

几乎所有病人一天内呕吐停止

发烧退却

胸闷憋痛大大减轻

最严重的一个小伙子

也四天后由昏迷转醒

在场的西医不解

问郝万山

你们中医看病是不是靠咒语?

郝万山一听不高兴了

说靠什么咒语?

西医问:

你老师不是在你耳边说了两句咒语?

郝万山一笑

说:老师开的是《伤寒论》的方子

病人都有呕吐发热的症状

这完全符合小柴胡的适应症

再加上病人胸痛,按之更痛

舌苔黄腻舌红

是胸中痰热互结的征象

“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又符合小陷胸汤适应症

所以两个方子合方

就足以救治中毒

 



这就是刘老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

镇定从容用伤寒的一个例子

背一两条伤寒原文很容易

难的是在那种紧急条件下

他还可以信心满满的用伤寒方

看刘老的验案你会发现

《伤寒》精到极处

一个字,一句话

就可出奇制胜

神奇到爆

 

1956年

中医研究院设立西学中进修班

刘老收到邀请前去讲课

去了的时候才发现

进修班开设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分工

已基本完毕

仅仅剩下《伤寒论》太阴病、

少阳病两篇尚且无人认领

原因很简单

这两篇太短了

在398条原文中仅占18条

总共还不到700字

可讲的内容实在有限

别人都不愿意领

刘老却欣然接受

开课后

他旁征博引

精深的学术很快吸引学员

从一滴水讲到整个大海

结束时意犹未尽

很多学员对刘老的印象极为深刻

很多人要求再让他开课

 

尽管

他对经方已经到了如此熟稔的境界

但他对时方的感情却从未断绝

我觉得他有一种熔炉百家的能力

凡是可以用来治病的方子

都想投入到炭火之中

熔铸到自己的身上

用甘露消毒丹合三仁汤

治疗舌苔白腻久久不愈的湿咳

他每每运用

每每见效

他很高兴

他还有用鸡鸣散、用柴葛解肌汤

用龙胆泻肝丸

用青黛散 用化肝煎

你如果仔细看看

《刘渡舟验案精选》

你会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他用的方子五花八门

根本不光经方这么一面


。。。

 

很多弟子在回忆刘老的文章中

都提到过这样一件事:

尽管他是伤寒派泰斗

然而他对温病派赵绍琴很尊敬

许多场合下

他都会对弟子们说:

你们要是能主动去找找赵老学习

那就太好了

跟当下很多医生

排斥温病派的态度相比

刘老以伤寒泰斗的身份

尚且能如此虚心

真是一种高山流水般的风范

你们或许只是以为

刘老那只是一种装装样子罢了

越是牛人越要装作虚心嘛!

错!!!

刘老之所以有这种认可时方的态度

跟他年青时的一件事有关:

1945年

那时候他还在大连行医

有一次

他遇到一个长期低热不退的病症

治了N久总不见效

病人也毫不客气

语言讽刺了他不少

年轻气盛的刘渡舟很受挫败

最后他请教身边长者

对方告诉他

长期低热不退者

有属于中气虚弱下陷者

当用李东垣甘温除热法

李氏《脾胃论》中有详细记载

刘渡舟问清楚补中益气汤药方

给病人用后低烧立马转好

他当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立马想买这本书来读读

结果搜遍大连所有书店

发现没有售卖《脾胃论》的

一着急

乘上轮船

从大连出发

风尘仆仆去了上海

淋了好几天的黄梅雨

终于在一个格子铺发现《脾胃论》

在客轮狭小的船舱中

他借着射进舷窗的夕阳

读的如痴如醉

 

晚年的刘渡舟先生

在伤寒登峰造极的时候

时方的运用也日臻化境

提出了“古今接轨”的构想

那就是经方与时方的联合运用

务求疗效能发挥到最强

所以

每次看到刘老的这些举动

你会发现他真的不光是经方大师

而是熔炉型的学者

金银铜锡共一炉

熔铸成硬度更高的合金

打造出一把把治病的锋利宝剑

 

刘渡舟先生应该有很生气的一次

有中医学者主张废除经络

学习伤寒论也没必要用经络解释

刘渡舟几乎气炸

他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他接连在校报发文反驳

一连写了好几篇

底下有人看了说:

刘老这是凭老资格压制人呀

刘渡舟一听更加着急

回家气的饭都不吃

在以后的很多场合

他总要反复强调经络的重要性

他举了年青时在农场给人扎风池

结果出大汗痊愈的例子

他还举了好多例子

譬如有一次在大同

一位宾馆的后勤部长找他看病

这位部长穿着老式凉鞋

可前面一大条都被剪掉了

露出个大脚趾在外面

通红锃亮

痛的连鞋子都不敢穿

他根据经络辨证

认为这是足厥阴肝经病变

病变部位正处在大敦穴

于是开了龙胆泻肝汤加紫花地丁

七剂治愈


 

他还举了例子

比如脖子疼的问题

有许多是颈椎病

他说根据临床总结

如果是脖子痛

或者从脖子痛到后背

那就用葛根

如果两边肩胛骨部位也牵连而痛

单用葛根就无效

必须加柴胡

因为肩胛部位是少阳经

单用葛根管不到那个地方

他说

这就是经络的作用

正因为对经络问题的坚持

所以他对日本的汉方医学有意见

所以才发生了最上面的故事

这就是刘老执拗的一面

对学术上的问题

寸土不让

 

他执拗

但有时候也无可奈何

带博士生的时候

学生们都研究小耗子

他对打一针就出结论的做法不以为然

他挺着急

他问:

你既然这么能研究小白鼠

咋不在人体研究研究木火刑金?

为什么木火刑金的咳嗽

一用海蛤壳就能治好?

这样的呼吁

却石沉大海

他根本无力改变

你怎么让一个人

与一个时代的利益对抗?

 


你不能认为不研究小白鼠就是落后

在研制新药推广市场方面

刘渡舟老先生异常活跃

所有研制都是立足中医原理

譬如

他治疗肝炎

当他听说中国有1亿3千万乙肝病人时

兴致立马来了

他觉得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严重

于是

他花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苦苦地、翻来覆去的研究王旭高

这一研究长达三十年

为了治疗甲肝

他研发出柴胡解毒汤

 

“余穷三十年之临床经验,制出柴胡解毒汤,切磋琢磨,煞费苦心,一言难尽,而来之不易”

 

 

治疗乙肝

他又发明柴胡活络汤

柴胡鳖甲汤

他对他的方子充满了自信:

 

“(治乙肝)西医束手,而中医亦无经验可寻。渡舟不才,进则结合临床,退则读书求悟,积数十年之琢磨研究,反复推敲,研制出柴胡活络汤,对于治疗乙型肝炎确有疗效而于临床不无小补”

 

 

一个一生谦虚的老者

对自己的产品如此自信

令人也不由得信服

如果你仔细研究他的上面的方子

柴胡配黄芩、茵陈是仲景的神来之笔

解郁清热

直面肝炎本质

而甲肝、乙肝分气分、血分

则是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

正所谓承接古今继往开来

他还多方筛选

选择出凤尾草、草河车、

叶下珠等民间草药

这些药与西医的指标直接关联

看似一个简单组方

里面却经历长达三十年琢磨

非经亲历,难言其中辛酸

他发明的“CB软肝口服液”

经临床验证

治疗肝硬化有效率90%以上

1992年这项成果被河北一个药厂采用

批量生产

让传统的中药插上新时代的翅膀

比之做小耗子实验

不知高明多少倍

 

有时候看刘老

真像郭靖

他告诉后辈读书有三忌

忌浮、忌乱、忌畏难

学中医要制定计划循序渐进

他年青时

花死力气背诵各种方歌、经脉

就像郭靖遇到马钰传授他玄真口诀

困困然勤勤焉

虽然艰难却丝毫不退却

终于打了一个玄门正宗的内功底子

一直到晚年方歌还张嘴即来

及治伤寒

又如苦练降龙十八掌的郭靖

当别人在优哉游哉的时候

我们似乎看到刘老

还一个人在树林里

一掌一个架势的重复他的姿势

当你以为他只会降龙十八掌的时候

他又给你展现桃花岛的功夫

甚至冷不丁来一个蒙古摔跤

他持之以恒

积累数十年熔铸之功

终于内力绵绵

如浪潮奔涌,排山倒海


 


谨以此文

缅怀刘渡舟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届国医大师王庆国: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
名老中医刘渡舟治肝病秘方——柴胡解毒汤
罗大伦:脾胃一调百病安!
刘渡舟教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顽疾选萃
胡希恕用一个方子折服刘渡舟等名中医
刘渡舟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