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


李某,男,43岁。

患者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自觉两下肢寒冷,并逐渐向上发展至腰部,向下至足心,寒冷透骨,伴有下肢麻木,如虫行皮中。

后寒冷进一步发展至两胁之间。伴有阳痿不举,小便淋漓。多方治疗无效,故来就诊。

刻诊:上半身汗出,下肢厥冷麻木,阳痿,小便淋沥,心烦失眠,多梦,双目有神,面色红润,舌质红绛,脉弱略数。

处方:██汤。

服药3剂后,下肢寒冷麻木明显减缓,心烦汗出等证也大有好转。再以上方加味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黄附子细辛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张某,男,25岁。1985年10月5日诊。

患者昏沉嗜睡,每日早晨不起床,呼之不易醒,伴有畏寒蜷卧,腰冷身重,胫膝发凉,头晕脑涨,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舌胖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先后曾服用养心开窍、活血化瘀等药物均罔效而来我院就诊。

揆度脉症,系“阳虚阴盛”之嗜睡证。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处方:麻黄6克,制附子9克,细辛3克。水煎服,3剂。

二诊(10月8日:服药3剂后精神振作,头目清爽,嗜睡、腰冷肢凉等症均见明显好转,药既中病,宗上方续服5剂,诸症悉愈。

解说:本证实为肾阳虚衰所致。《类证治裁》谓:“多寐者,阳虚阴盛之病。”《伤寒论》少阴病有“但欲寐”之候,从阳虚论治,故本证投以张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取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张仲景名方之一。该方组方严谨,配伍奥妙,功能温经解表,主治太少两感为病,亦可用于杂病。

其辨证要点为阳虚(特别为肾阳虚,抗病力低,感受外邪后最易感少阴而致“太少两感”之证。

虽有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同时亦见神疲蜷卧或肢冷等少阴里证,和脉沉、舌淡、苔薄白等均为本方的主要表现。

但临床上应舌、脉、症全面考虑,不能单凭某症状、脉、舌之象决定取舍。

总之不论是伤寒或杂病,只要有“阴盛阳虚”之候,应大胆使用,均能收到异病同治的卓效。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各家论述

《注解伤寒论》: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医方集解》:以附子温少阴之经,以麻黄散太阳之寒而发汗,以细辛肾经表药联属其间,是汗剂之重者。

《古方选注》:用麻黄发太阳之表汗,细辛散少阴之浮热,相须为用。欲其引麻黄入于少阴,以出太阳陷入之邪,尤借熟附合表里以温经,外护太阳之刚气,内固少阴之肾根,则津液内守,而微阳不致外亡,此从里达表,由阴出阳之剂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虚感冒
蔡长福先生论集二
第23 讲 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临床应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突然口哑、突然耳聋、突然失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