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讲堂(927):《黄帝明堂经》
2017-10-10 王英华 脏腑机能调整

  


       此书为针灸著作。是我国现知最早的针灸专著。撰人未详。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原书已佚,魏晋以后此书有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及注本。主要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辑录于《针灸甲乙经》一书中)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中国针灸发展史上第一部腧穴经典,它的腧穴主治是现存文献可考的最早腧穴主治形式,对后世腧穴主治的总结起着奠基性作用,一直代代相承地影响着后世腧穴主治的总结,在当今腧穴主治标准化研究工作中同样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黄帝明堂经》在历史上又被称作“明堂”、“明堂经”。追溯古代历史,最早“明堂”二字曾是指黄帝时代的一种建筑,是黄帝测天象、观四方和举行重大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后来,将腧穴书普遍冠以“明堂”二字,最关键的原因是古人运用了中医最常见的“取类比象”的方法。在针灸腧穴理论上,将腧穴分属十二经,每经各有五输,皆自下而上依次流注,与“明堂”建筑有十二宫,而帝王每月居一室,依次轮流居住的特点相合。并且在针灸治疗上取五输穴的原则也与时令有关,这也符合“明堂”的特点。自《黄帝明堂经》用“明堂”二字命名起,与月令相关“明堂”渐渐成为针灸腧穴书的代称,以致“明堂”成为针灸腧穴的代名词。


       《黄帝明堂经》全文以腧穴为纲,以各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方法为目,对诸多古代早期针灸文献进行了编集,性质相当于《神农本草经》。另一方面,因为《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主要来自汉以前的针灸经验方,尤其是很多单穴方的治疗经验,并且它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始文献中的病症信息,所以主治内容常表现为一组组有内在联系的症候群,有些甚至还保留了针灸方的原貌。所以,从其总结方式和内容的内在联系来看,很多主治内容又有近似《伤寒论》条文的特点。例如下文经渠穴的主治内容,文中划线部分就是一个典型的针灸方,其中的3个症状间也有明显的关联性:经渠:主寒热,胸背急痛,喉中鸣,咳,上气,喘,掌中热,数欠,汗出。胸中膨膨然,甚则交两手而瞀,暴瘅内逆,刺经渠及天府,此谓之大俞。臂内廉痛,喘逆,心痛欲呕。


       先秦两汉时期,在针灸未形成独立的专科之前,大量的针灸治疗内容散见于“医经”、“经方”类医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关医药的著作就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共四百九十卷。《黄帝明堂经》是对汉以前散在医书中的针灸腧穴文献的一次全面总结,它博采汉代及汉以前包括《内经》在内的医书中的大量针灸文献,对腧穴的名称、部位、主治病症及刺灸法诸方面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统一工作。它的出现标志着继《内经》以后针灸学科一个质的飞跃,针灸专著从无到有,腧穴数量猛增。在中国,宋以前的针灸教学及临床取穴几乎均以此书为准绳,因此《黄帝明堂经》相当于我国早期针灸发展历史上的一个事实标准,对于后世针灸腧穴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明堂经》
针灸起源和发展简史
黄龙祥|腧穴主治的演变
黄龙祥:针灸文献的源流、种类、性质与价值
针灸方的分类
腧穴归经源流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