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学一点摘选



每天学一点小组:中央土之湿气


我们讲的这个湿,它是气态的,缓和流畅而有生机,这个是正湿之气,并非是粘腻不化的病湿之气。


天地万事万物不可能没有湿,因为有湿才有水蒸气,才能运化生机。如果没有了湿,这个生机就绝断了。你看这个沙漠没有湿,所以说没有生命,如果说过湿,像海洋深处,它也是很少有生命。又比如天雨连绵,种的植物都涝死了,也不行。


所以湿应在中央土嘛,土养万物,这个湿是缓和、和中之气。    

摘自《大千老师讲气学中医及黄帝内经》



每天学一点小组:甜味

 

这个甜味就是缓和之气的代表,《内经》上说,这个甘味其气小弱,停在中焦,既不能到达上焦,也不能让它到达下焦,它需要脾胃的运化才能充裕全身,所以说其气小弱。小弱就是懦弱的意思,所以说甘味有缓冲的效果,缓和中间气机的相争相搏,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变乱。


所以说我们在用药的时候,一般都要加一些甘味药用来调和药,其实就是用和缓的气使药气不至于过烈,不至于过辛、过酸、过苦、过咸,而始终有一个和缓的中和之味。

摘自《大千老师讲黄帝内经》




每天学一点小组:思伤脾


人任何一种情绪或者思考,后面都有精气的推动和供养。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人很多情绪、思考、动作都不能完成。


就像你肌肉很弱,你运动就很费劲。脾主思,就是脾推动思考的建立,使思考能够得以维持。因为五脏皆有五志嘛,并不是脑主思维。


脾的神用显于思考,即长时间的沉淀着想事情,那么如果长时间的用这种缓气想问题,那么脾气必然大耗,这就是思伤脾的原意。


这种过度的思考,导致脾精的散耗,从而使人失去了这种思考的基础,使你这个脑子昏昏然,这一方面是由肾精导致的,还有一方面是由脾精不足导致的。

摘自《大千老师讲黄帝内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生甘
【转载】【引用】大千老师讲课4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十五
阴阳应象大论--五段论--中央生湿
从阴阳五行平衡谈养生(文字稿二)
吴大真养生精华集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