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学堂丨却情欲




却情欲就是要除去五欲六情。“五欲者,谓耳欲声,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淫乱发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人网罗:心欲爱悄,便偏邪失正平、凡此五欲,为惑乱覆盖。六情者,谓形识知痛痒,欲得细滑:耳闻声,心乐之;目见色,欲之;鼻闻香,心逐臭;口得味,心便喜;身得细滑衣被,心便利之;得所爱,心便悦之”。人的神明很容易被五欲六情所牵引,迷乱淫邪,垢浊暗蔽,使神明不畅达,听视不聪明,情志闭塞。


古道书多认为神本自清净,无此情欲;但思念此意,诸欲便自然断止,断止便得垢浊尽索,垢浊尽索便为清净,清净便明见道,与道合。不能与道合,就是因为神明被迷。而要使人的神清净,当以经法自摩,诸欲乃得自然断止而复清净。若天新雨之水,皆扰浊。若收此水置一器中,初时水尚浑浊,无所照见; 久久稍自澄清便明,明便可于其中照见形影。人神如果受到诸欲的扰乱时,但如浊水。人如能断此情欲者,便如清水。然而要想断却情欲却有难度,不过也并非难事。在《荀子.正名》中说:“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对于有道的人而言,虽然知道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但是他能做到起码的节欲或有所控制,这也就很不一般了。


对于情欲的节控是必要的,但也是困难的,困难就在于人识假为真,或只求悦心悦目悦身,而不知害心害目害身。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说:“悦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然而有道者之所辟也。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圣人与俗人不同,俗人只求悦心,而圣人只求合道。如何合道? 古人说:“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又说,“好辨以招尤,不若訒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背,不若省事以守俭;是能以诲妒,不若韬精以示拙。”这都可以看作是合道的一些方面。


却情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十二少,所谓十= 二少就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憔煎无欢,此十二 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十二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都是一种俭。俭就是俭欲,俭欲就是少欲,而嗜欲就是多欲。


吕叔简说:“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人,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不美则不令人多,不多则不令人败。


在道教的养生思想中,为什么要主张减少嗜欲? 就是因为多会令人败坏德行或败坏身体的。也可以说,嗜欲多只能远福而不能却祸。抱朴子曾说: “清者福之所集也;奢者,祸之所赴也。福集,则虽微可著,虽衰可兴焉;祸赴,则星强可羽、虽存可亡焉。此不期而必会,不招而自来者也。故君子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辍其流,则遏其源。故道德之功建,而侈靡之门闭矣。”为什么奢会生祸而清会集福? 因为奢者不见得会有永远产生奢侈的东西,当奢侈成性,又不具有奢侈的资源时,必定会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去满足自己的奢侈之心,这样祸患也就产生了。


清朝田绵淮(授生四书》中说:致寿之道有四:日慈、日俭、日和,日静。人能热心于物,不为害人之事,即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胸中一退恺梯古祥之气,自然灾诊不干,而可以长龄矣。人生福享,皆有分数惜福之人,暴殄之人,易生罄竭,故老氏以俭为宝,且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俭于嗜欲则精神聚,俭于伏食则脾胃宽,俭于衣服则肢体适,俭于言语则元气藏,俭于思虑则心神宁,俭于交游则匪类远,俭于干求则品望尊,俭于僮仆则防闲省,俭于游喜则学习进。凡事省得一分,即受一分之益。昔人云:要做快活人,切莫寻烦恼。烦恼与快活,都是自己讨。若能自讨快活,则心气和而五藏安。所谓养欢喜神也,诸病何由面生乎! 经日:仁者静。每见气躁之人,举动轻佻,多不得寿。古人谓砚以世计,墨以月记,笔以日记,静静之分也。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凡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志壹气定,外间之纷忧,皆退所矣。其实,俭欲的根本就在于少思寡欲。


在道教看来,常人之所以不能够健康长寿,皆因欲。“欲者,凶害之根也;无者,天地之元也。莫知其根,莫识其元,是故圣人去欲人无,以辅其身”。值得说明的是“欲”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物质之欲是爱好珍宝等物以富其室,而精神之欲则是满足七窍的嗜好以耗其神。两者都是“欲”,用之合理则长寿,反之则易损。或者说没有欲念的人长存,而有欲念的人身亡。,这是为什么呢? 道教认为“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故生情欲人于胸臆,精劳神惑,故死”。情欲离开五脏之内,会使魂魄安定宁静,所以长生;而情欲人于五脏之内,会使精神受到诱惑劳顿,所以亡身。


由此看来,应该少受情欲的支配,以求延年。所以,不论是物质之欲还是精神之欲,对常人来说都不可纵之,而应该损之。“是以明王圣主,损欲以虚心,虚心以平神,平神以知道,得道以正心,正心以正身,正身以正家,正家以正法,正法以正名,正名以正国。”又如“夫人从欲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国则乱,以治身则秽,故不闻道者,无以反其性,不通物者,不能清静。原人之性无邪秽,久湛于物即易,易而忘其本即合于其若性。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唯圣人能遗物反己。”这都在讨论嗜欲有害而应平淡或远避的问题。


虽然如此,可是有些欲是常人所难以斩断的。常人难断之欲,多为色及不能韬光养晦等方面的欲望,而圣人却能断除俗人的那些难断之欲,但圣人也有自己的“欲”,正如同水没有争上的欲反而有争下的欲一样,也可以说圣人的欲与俗人之欲是恰恰相反的,“圣人欲人所不欲。人欲彰显,圣人韬光;人欲文饰,圣人欲质朴:人欲于色,圣人做于德”。常人若能欲人所不欲,能制欲而非为欲制,同样也能成之为圣人而长存,这需要效法于大道,修治身心要“以大道制御情欲”,方能“不害于精神”。从道教对除情去欲的理解中去分析,道教对生有深深的理解,但主要是爱生而不欺生,爱生就是要益生而非伐生,不伐生也就是不欺生,不欺生方能得长生,这就需要除情却欲。


但世人常常沉溺于各自的嗜好,就象享受着太牢中的食物一样,又如同春日登上高台,极目远眺,心中淫淫然,不知其非,反溺于其中。只有圣人能够深察细究,知其中有妄,虽遇之,视若未睹,闻若不闻,甘守淡泊,如同尚未成为孩童时的婴儿,谁抱随谁,仿佛无所归就的样子,凡俗人等同圣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为什么俗人与圣者对情欲有不同的认识? 因为圣人懂得多欲害身,而俗人则认为多欲益身。也可以说圣人懂得养心,而俗人则不懂养心。对于懂与不懂,就如在《庄子,至乐》中说到有关于养鸟的故事一样,其中颇耐人寻味。


其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日而死。此以已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道出以鲁侯为代表的统治者不懂“鸟”,更不用说不善养“鸟”的愚昧思想。其愚昧之处就在于以自己之所好为好,完全忽视它物之好。比方“鸟”,它适宜栖息于山林,啄觅自己所爱之物而食,但鲁侯却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情趣去喂养,显然与鸟的生活方式有天壤之差。这就如同人爱钱,但若给狗亿万,尚不若予以一块骨头,这就说明物物间嗜好的不同。其也在潜移默化地说明鲁侯也不善养已或下民。说其不善养已是因其多欲。试想就连一鸟之止于郊,反且能用此隆遇,对己岂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也从侧面道出,人之性甘于恬淡,就若鸟之性相类,虽有太牢之膳,也无意于食鼎一窗。因为其适于山林之居,合于游来荡去之快,其决不适合囚于笼中。这实际也在无意中述论出善摄生者非贪享于厚味或美乐,相反,倒应以寡欲为要的养生思想。


关于寡欲的思想在道教的典籍中屡见不鲜。《了真经》云:“寡欲心静,忘情累轻。”《保圣纂要》日:“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吏。情生于阴以起造;性生于阳以治理。阳阴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和。精多则魂魄强,气少则情性弱。情性为嗜欲乱之,由索丝染于五色也。又日:人之情性,为利欲之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皆不移时面消坏矣。冰雪以不消为体,而盛暑移其真;草木以不凋为质,而大寒夺其性,人有久视之命,而嗜欲灭其寿。若能遵引尽理,则长生罔极。”萼绿华仙女说:“修道之士,视锦绣如弊帛,视爵位如过客,视金玉如瓦砾。无思无虑,无事无为。行人所不能行,学人所不能学,勤人所不能勤,得人所不能得。何者? 世人行嗜欲,我行介独;世人学俗务,我学恬漠;世人勤声利,我勤内行;世人得老死,我得长生。”《坐忘论.真观》中说:“凡有爱恶,皆是妄生。积妄不除,何以见道? 是故心舍诸欲,住无所有,除情正信,然后返观旧所痴爱,自生厌薄。若以合境之心观境,终身不觉有恶;如将离境之心观境,方能了见是非。譬如醒人,能知醉者为恶;如其自醉,不觉他非。故经云:吾本弃俗,厌离人间。又云:耳目声色,为子留愆,鼻口所喜,香味是怨。老君厌世弃俗,犹见香味为怨。嗜欲之流焉知鲍肆为臭哉!”这值得养生者从中找到益生的真谛,从而回归本我,减少情欲,以达长生。


其实,却情欲有时候在于善忘心。为什么要善忘心呢? 道经中说:“养心之道,未可忽也。六欲七情千变万化,出没不定,其言至简,其义不穷,而以一心对无穷之事,不亦劳乎。心苟不明不为物所病者,未之有也。故明达之士,遂至忘心,心既忘矣,则六欲七情无能为也。六欲七情无能为,故内事不生,内事不生,故外患不能人。”在《庄子》中说:“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我们知道,“万沤起而复破,水性常存;千灯明而复灭,火性原在。忘情之心,不住于相,如汤消冰,冰汤俱尽,无可分别。触境之心,未能不动,如谷应声,即应即止,无复有余。”需要指出的是,忘心不是妄心。


古德云:“常灭妄心,不灭照心。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妄想一萌,邪正分;枢机一发,荣辱制。可不免哉! 妄心不止生种种差别因缘,至于涉秽途,触祸机,落阴趣,未有不始于妄心也。学道之士,固当谨始,始若不谨,焉得有终。妄念始萌,不自知觉,神为心役,心为物牵,纵三尸之炽盛,为六欲之扰攘,岂得不著物耶。著物之故,贪求心生,既生贪求,即是烦恼妄想,种种相缘,无由解脱。至于忧苦身心,便遭独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水失真道,良可悲哉! 所以妄想之心,轮回之根本也。众人所以不得真道者,为妄想心不灭,所以然也。”“可以说忘心与妄心是恰恰相反的。忘心在于致道,而妄心则为悖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的“寡欲”观
3-淮南鸿烈解卷之二
05卷 仲夏纪
《文子》的养生之道和尊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通玄真经 精选
《道德经》中的养生原则!长生久视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