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痰饮?


痰饮在中医中是两个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痰和饮,都是指津液代谢失调的产物

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广义和狭义的痰


痰有两种含义,广义的痰和狭义的痰。


狭义的痰就是指能够咳吐出来的粘稠物质。


广义的痰除了包括能够咳出来的狭义的有形之痰之外,还包括无形之痰;


无形之痰导致的疾病,常常听到的有瘰疬、痰核等,如表现症状为“咳之不出,吐之不下”的梅核气就是无形之痰导致的疾病。


广义和狭义的饮


饮较痰浓度较小,其质清稀,停于身体某部位,称为饮。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饮包括狭义的“痰饮”,广义的饮根据停留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种,《金匮要略》中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饮的区分。


停于肠间为“痰饮”,停于两胁为“悬饮”、停于体表肌肤或四肢为“溢饮”,停于心下为“支饮”。


狭义的“痰饮”为停于肠间的“饮”,也就是四饮中的痰饮。


《金匮要略》中如何描述痰饮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狭义的痰饮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原因多为:大汗后饮冷水或者生大气后吃饭,病人常常短时间内体重降低较多,并且能够听到自己肚子里有哗啦哗啦的水声,所以仲景描述为:其人素盛(盛壮)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这也就告诫大家,大汗后不能立即喝冷水,生气后不能立即吃饭,一定要休息平稳后再进水,进食。


虽然有时候无论在课本上,还是在平时言语中常说痰饮,但其实痰和饮的概念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学习中也要注意区分,理论是实践的前提,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知识点-痰饮分类
中医基础/痰饮
百病皆由痰作祟!2个宣肺化痰的中医思路
有关化痰、祛痰、消痰的区别,你能区分吗?
气滞、血瘀、痰湿水饮、积滞……这些中医实证都是神马?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9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