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7)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病阴毒阳毒篇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7)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病阴毒阳毒篇

王东海

【原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注释】狐惑之病,即今所谓上疳、下疳是也,属伤寒、麻疹大病之后余毒未清,湿秽化虫而成也,其证状似伤寒,或寒或热,类似厥阴经病,病在阳则躁,在阴则静,故神情默默,欲眠而目不得闭,乃虫扰而不安也,虫闻食臭而更扰,故不欲食也。病在上则蚀烂咽喉、口齿,在下则蚀二阴;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者,以厥阴之病,必犯阳明,其经上行于面,若虫大扰,则热随经气而上,面色则赤;虫静则黑;血不荣则白也。蚀于上则声嗄(嗄:shà,嘶哑)者,咽伤而失音也,主以甘草泻心汤,后世虽有疑义,其实切合病情,因属两和阳明厥阴之方,姑待试之,苦参汤洗、雄黄熏法,今尚用之。

【原文】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黄芩、生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苦参汤

苦参一斤。

以水一斗,煮取七升,熏洗,日三。

雄黄

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烧向肛熏之。

【注释】狐惑属大病后,余毒未消而生其病,惑者,疑惑不定;狐者,隐现无时,因其病机如此而名也,乃妖妄怪诞阴僻之类,得风木之化,以风为阳,籍湿土以生,湿为阴,乃阴阳合化而成虫,既成则窜驻空窍、孔穴滋润之处,以通空气。狐惑病本一源,有狐惑同病,但病狐者多,即今所谓蛲虫、滴虫;单病狐者轻,狐惑同病者重,治法以平风木、燥湿泻热解毒为宗旨。

名甘草泻心者,以治狐惑,甘草生用能解毒、缓急、泄热、流动不守,可升可降;芩连大苦大寒,既清心肺,并清大小肠以泄热燥湿;咽喉者,心肺之系;前后二阴者,大小二肠结缔处也。湿热去、毒邪解,则狐惑无容留之处。

盖肺金无邪热之刑,则金气有权,而风木无横恣之患,狐惑之病源已控,病于何有,但芩连大苦大寒,恐殃及无辜之脾胃,故以干姜、大枣、人参、半夏、甘草以保护两土(阴土脾、阳土胃),此方之治狐惑,法甚周密,若再用熏洗以治标,则未有不愈者。

【原文】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注释】“疮痈肠痈浸淫疮”条云:诸浮数之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者,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狐惑脉数、无热,热在血而不在气,血热蒸心,故微烦默默但欲卧,邪在阴也。肝藏血,开窍于目,三、四日,邪热已盛,则目赤如鸠眼;七、八日,四眦皆黑者,血热化脓。若能食者,邪热归并为脓,则胃渐复,以赤小豆当归散者,清血热燥湿而解毒也。

【原文】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十分。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注释】赤小豆味甘酸、质滑而性燥,色赤性凉,清血分之热,燥湿解毒,滑能渗利小便,当归养肝活血,为散则清毒热也。

【原文】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注释】阴阳二毒,乃四时不正乖戾之异气,从口鼻吸入中道,蹿入血络。若时暄热,感于阴虚阳亢之人,则为阳毒;时令严寒,感于阳虚湿胜之人,则为阴毒。阳毒多热,故面赤斑斑如锦纹;阴毒多寒,则面青晦暗身如被杖。毒邪皆从口鼻而入,咽喉为受邪之地,故痛也;阳毒则血热,热迫则血妄行,故吐脓血;五日可治者,经气未遍,邪未入里;七日经气已周,邪已入脏而不可治也。

【原文】升麻鳖甲汤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一两(炒去汗)、甘草二两、鳖甲如掌大一枚(炙)、雄黄半两(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少再服取汗。

【注释】方名升麻鳖甲者,升散而消解毒邪也。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毒邪从口鼻吸入中道,窜入上焦脉络,尚未入里,犹可升提温散而从吐解;邪从口鼻吸入者,仍可提之从原路而出;窜入血络者,不能从吐而出者,可从微汗外透而解。

《神农本草经》谓:升麻甘苦、微寒、无毒,辟瘟疫邪气,入口皆吐;鳖甲味酸平,入肝络血分,为蠕动之物,以消解毒血之凝结;当归养血温行;蜀椒辛温、气香、善散,共成逐毒之功,令其毒邪从汗、吐而解,又恐毒邪已入血络,余毒不能廓清,再以甘草、雄黄以解之。方后注云: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可知此证沿街合户传染之病。

阴毒邪在阴分,不可以雄黄、蜀椒以走阳分,故去之。此证虽有热象,不可凉遏,故用药较温,服后毒杀邪化,再可清之,若清之过早,反致血毒凝结而成危候也。慎之慎之!

王东海读书感悟点滴

国外有研究表明:骑自行车能缓解帕金森病带来的手足震颤。

中医认为:  老年人手足震颤、肢体抖动,缘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动木摇。骑自行车时,注入四肢(末端)的血液量增多,爪受血乃能握,脚踏同理,即灌注于肝经的血液较多,本来较少的阴血,现在大多灌注于肝这一经,肝木得厚爱(得养)而病暂时不作。

用药宜:重用熟地、生地、山茱萸肉、当归、天冬、女贞子、赤芍、杜仲、阿胶、续断等, 佐以菊花、桑叶、蜈蚣等。

交流讨论请加作者微信:w1597340601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释义及方解(7)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病阴毒阳毒篇】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 攻癌夺命汤治验录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1.2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1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下)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1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
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14)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并治第七●肺痿肺痈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