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穹裹霜入大寒,大地披霜暖世间
原创: 一氏 一玹氏 昨天

寒山僧踪 冯果 - 大乐禅音

 

 


长穹裹霜入大寒,大地披霜暖世间。

风信物候天蕴育,时令寒君唤春晓。

 

大寒,1月20日前后,太阳黄经300°。冬至为第一节气,那么大寒即为第三个节气。按后世命名、定义的节气,大寒为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关于节气的命名和纪年,依然遵循现世的认知,关于大寒的认知,几个问题澄清一下。

 

一、大寒不是寒冷之极。后人把大寒理解为“最冷”,通常是参考了《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的一句:“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三礼义宗》是由南朝的几个读书人,根据书籍整理编撰。而《授时通考·天时》则是清朝的人编撰。两者离二十四节气太远,并未完全理解那些遗留的记忆。

 

以太阳为生命之源的地球范围内,任何区域都适用二十四节气,包括离赤道最近的区域。这需要所在区域去自行测算。无论在任何区域,不同的时间去定位大寒,这个大寒的“大”都不是“最冷最寒”之意,“大”在这里的意思是:“阴”的巅峰运作。

 

大寒,有的地方大雪纷飞,有的地方飞雨漫天,有的地方阴沉风吼,有的地方飞阳横挂。但无论那一种天气,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凌厉”。而这个“凌厉”,就是后世将这个节气以“大”为名的缘由。大事阴最后的“凌厉、凛冽”,约等于“最后挣扎”之意,阳要往阴不让。

 

故,大者,乃凛冽之极也。《道德经》的相对论,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存。对立的一方不存在,自己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一方失去,另一方也将不复存在。同时也告诉人类,本体的正负之和为零,始终在不断平衡和造作,无限演化下去。人失去总是不甘,凡阴阳转变化,总是你推我往,相互使力。大寒就有大热,酷热就育大冷。生长相生收藏,成住归入坏死。

 

二、大寒不是一年轮回之终,立春不是一年轮回之始。大寒是一年孕育之始的阶段。冬至一阳来复,万物开“生”,而非万物在藏,这是后世的误会,也是文明断层的具体表现。

 

后世之人认为,冬至到大寒,乃至立春,万物在“枯荣”。其实,这只是肉眼看到的现象,认现象为真,因此扭曲了二十四节气要传达给后人的真意。成住坏灭不可逆,越往后世,人类越是异化,越只能生信于感官皮发和逻辑分析呈现的“事实”。

 

冬至开始,万物已得“生”气,我们看见他落叶枝枯,那只是前面注定下来的结果。就像一个人衰老,必经历时间的流逝。流逝是发生,衰老是发生的结果。也就是说,树木的枯荣早就发生。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须得经过十月怀胎。算年龄要加上怀胎十月那一岁,在很多地方依然保留,又有虚岁实岁一说。同样,冬至一阳来复,万物受“孕”,而大寒任处于受孕前期,本质上是一年之始的初级阶段,绝不是“一年轮回之终或始”。冬至后有不同的花儿相续开放,到小寒就有了特定的风信花,表明“生之乐章”,生长收藏之道。如是,大寒。

 

三、大寒的所有民俗是围绕腊祭月展开,以祭祀火神为主轴。无论“食糯”、“喝粥”、“做牙”、“扫尘”、“糊窗”、“蒸供”、“洗浴”、“尾牙祭”等,无不例外。大寒若未逢小年,以小年起或终祭祀火神。

 

灶神就是灶王爷,也称灶君。大腊五祀包括门、户、中溜(土神)、灶、行五位家居之神。周氏之后,祭灶被固定在腊月里。《风土记》说:“今吴以腊月廿四日夜记。其谓神翌日朝天曰一岁事,故前期祷之。”古代,每个地方祭祀火神的时间不同,官方和民间的时间又不同。

 

灶神即火神,谁是灶神?黄帝时,所祭火神为远古圣人燧人氏。夏商周时祭祀的火神为祝融。后世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灶神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字卿忌;道教称灶神为玉皇大帝派到人间考察民情的司命灶君。

 

总之,人类有个火神。它是一道光,温暖了万物,进化了全类。它是一道光,划破了黑夜,指出了光明。以祭拜灶神的方式,让人们记得这光,记得这温暖,记得这份爱,花信风也是这类爱的表达。

 

自然眼中的大寒

 

花信风是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遵守诺言的风。大寒的花信风候: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先说二候兰花,兰幽香清远,一枝驻于室,满屋尽生香。古人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古人视兰香为“幽香”,称“幽兰”。兰花不世之香,有二。一为氛氲浓郁,烈而不刺。芳气馨结,浓,浓而不过,嗅之养鼻。二为清香,正、雅、纯,淡而穿透力极强,有如燃熏炷艾,幽幽不绝,逐风送爽,袭远而耐久。其香变幻莫测,若是禅华,有笑兰香、兰蕊香、兰远香等...。禅华当由妙人写,东坡诗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默。

时最风露香,蓬艾深不风。

丹青与真色,欲裱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三候山矾,查阅《本草纲目》:“山矾生江、淮、湖、蜀山野中,树高大者高丈许。叶似栀子,光泽坚强,略有齿,凌冬不凋。三月开花,繁白如雪,六出黄蕊,甚芬香。” 这才想起原来这所谓山矾花,正是在唐代失传的名花“玉蕊花”。这玉蕊花与山谷道人黄庭坚缘由深,玉蕊被叫成山矾,是因其做文所至。

 

《玉蕊轩集》载:“河东君评花,最爱山矾。以为梅花苦寒、兰花伤艳。山矾清而不寒,香而不艳,有淑姬静女之风。山矾属植物为观赏植物, 山谷道人很是喜爱此花自在、禅意,对着北岭的山矾咏出一句“平生习气难料理,爱着幽香未拟迥”。祝穆深解其意,作《山矾花》曰:

 

玲珑叶底雪花寒,清昼香熏草木间。

移植小轩供宴坐,恍疑身在普陀山。

 


一候瑞香,常言道:牡丹花国色天香,瑞香花金边最良。瑞香姿、色、香、韵俱佳,秀于万花之中,比肩牡丹。二十四番花信风里,瑞香是大寒第一候所开的花,瑞香又名沉丁花,是因为瑞香有沉香的香气缘故。

 

瑞香华的出处,源于《清异录》的记载:“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盘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花中祥瑞,遂名瑞香。简言之就是和尚发现了流传出来的。《本草纲目》里说它“四时不凋,冬春之交开花”,诚斋先生杨万里,诗曰:

 

买断春光与晓晴,幽香逸艳独婷婷。

齐开忽作栾枝锦,未圻犹疑紫素馨。

绝爱小花和月露,折将一朵篸银瓶。

今年偶忆年时句,倦倚雕栏酒半醒。

 

 

熟悉的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一候鸡乳。就是说到大寒节气,鸡类家禽便准备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鹰隼类的鸟,处于捕食状态中,开始寻找食物。


三候水泽腹坚。大寒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了。

 


诗人笔下的大寒


淮南子曰: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诗人笔下的大寒,各有各的看见,世人往往记住那些华丽而物化的吟咏,却难以流传那些喻理至极的纹理。大寒的诗词多提及《大寒吟》等类型,却少有人能赏析苏轼和黄庭坚的世界。黄有黄的境界,苏有苏的世界:

 

《岁寒知松柏》

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苏轼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螀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赏析二位,诗境唯悟,有真意否,大寒知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关于大寒养生篇后天发)。依然给大寒写首歌:

 

大寒罡气,风雪狂恣肆。

郊野寂,江河闭。

万物蛰藏,生机悄潜伏。

飞鸟厉,水泽坚。

枝凌结厚,飞鸟强小憩。

凛凛风,暖雪岁。

禽报天时,幽兰轻吐瑞。

 

皑皑大寒,满天雪花舞。

暖暖腊月,老叟孩童欢。

齐盼望,春暖一席新天地。

映门庭,尘世一聚话温情。

长穹裹霜入大寒,大地披霜暖世间。

风信物候天蕴育,时令寒君唤春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日大全】二十四番花信风:大寒节气瑞香、兰花、山矾
【道人不解饮,醺然醉天香】花信风之瑞香:最有禅意的花
別忘了:早上迎灶神送火神,晚上接五路財神[大笑]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
二十四番花信风,那些美极的花和古诗词
清明清明 兼具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