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药丨茯苓的三大妙用

汤泛冰瓷一坐春,

长松林下得灵根。

吉祥老子亲拈出,

个个教成百岁人。

这是北宋黄庭坚的一首词,鹧鸪天的上阙,能猜得到,“长松林下得灵根”得的是什么吗?

没错,写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这味中药——茯苓。

苏辙写过一篇《服茯苓赋》,赞美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久服则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神止气定”。

《神农本草经》也将茯苓列为上品,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初识茯苓

性味功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中国药典》记载其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甘味滋补和中、淡可渗湿、性平,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广志》言∶出大松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实,作块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数斤,有赤、白二种。

中药中真菌类中药还有猪苓、灵芝、猴头菇、冬虫夏草等。

茯苓个呈球形,茯苓菌核的外皮称茯苓皮,可利水消肿;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为赤茯苓,可渗利湿热;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为白茯苓,亦称茯苓,一般药用切成小方块,可渗湿健脾;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为茯神,功可宁心安神。

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本草经疏》:“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我们常用的茯苓,指的是白茯苓。以云南产为道地药材,质佳,称“云苓”,安徽大别山产量大,称“安苓”。

质量好的白茯苓,断面白色细腻,一般闻起来无特殊气味,尝起来味淡,嚼之粘牙。药房所见的白茯苓已切成薄片或方块,色白细腻而有粉滑感。

行知堂精品中药饮片—白茯苓

茯苓妙用

利水渗湿 茯苓味甘而淡,甘能补,淡可渗,药性平和,既可去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故茯苓可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被称为“利水消肿之要药”。《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常配伍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如五苓散(《伤寒论》);治疗脾肾阳虚所致的水肿,可配伍附子、生姜,如真武汤(《伤寒论》)。

岳美中老先生有则医案,一味茯苓饮治发秃。治疗因水气上泛巅顶,引起的发秃,就是利用茯苓能上行渗水湿,而导饮下降,湿去则发生的道理。

徐某,男性,21岁,于1974年7月6日诊。

患者系发秃症,头顶上如胡桃大圆圈,连结成片,渐成光秃。见者多说此症难愈,心情懊憹,忧郁得很。切其脉濡,舌稍白,无其他痛苦。为处一味茯苓饮,茯苓500~1000g,为细末,每服6g,白开水冲服,一日两次,要坚持服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以发根生出为度。

约服两月余,来复诊,发已丛生,基本痊愈。

忆及其父10余岁时,亦患发秃,脱去三五片,当时即曾投以一味茯苓饮,3个月后发生。

但对于脱发,具体到个人,需要辩证论治,如果是肝肾阴虚,血虚风燥等原因,用一味茯苓反会适得其反。

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易湿聚成痰。茯苓可健脾,渗泄水湿,使痰无所生,如配伍桂枝、白术等组成的方剂苓桂术甘汤,可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

健脾 脾主运化,主升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清阳不升,可致大便稀溏,甚则泄泻。茯苓健脾,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如参苓白术散,已做成中成药,药店就可以买到。

想通过食疗补脾胃,可以试着自己做茯苓糕。《食鉴本草》记茯苓糕做法,白茯苓,末,拌米粉蒸糕食。最补脾胃。

《中医药膳学》中记载了一个用茯苓饼子健脾减肥的方法,出自《儒门事亲》的辟谷方:

用白茯苓120g,精白面60g,黄蜡(蜂蜡)适量。

将茯苓粉碎成极细末,与白面混合均匀,加水调成稀糊状,以黄蜡代油,制成煎饼,当主食食用。每周食用1-2次。可补气健脾,饱腹减食。适用于单纯性肥胖,食欲旺盛者。

使用注意:因方为“辟谷”而设,食后可致食欲降低,凡营养不良、贫血、脾虚食欲不振、神经性厌食等禁用。食用本膳后食欲下降,可任其自然,但必须防治胃肠空虚,原书嘱常用少许芝麻汤、米汤等“小润肠胃,无令涸竭”。有饥饿感时再进正常饮食。且注意,老年人脱肛和小便多者不宜服食。

宁心 茯苓可益心脾而宁心神,对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多与当归、远志等配伍,如归脾汤,有中成药归脾丸;对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同用,如柏子养心丸。

茯苓虽有“四时神药”、“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等记载,但也要辩证使用才可以,《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下面总结几条不适宜使用茯苓的情况,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更安全有效! 

① 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② 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慎用; 

③ 《药性论》:“忌米醋”; 

④ 《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 《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⑥ 张元素:“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

这味茯苓,您会用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莲子
《本草精荟》:补气健脾:白术
略论中药的配伍运用(八)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化湿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
请教个问题~健脾和运脾的区别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