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文本|九针体系:凡刺之道,毕于终始
原创: 芃澜 腔调中医 今天

前文目录:

《内经》文本

己、针经——黄帝的绝学

述者芃澜

一、九针之学

1、层累标本——《九针论》

2、九针体系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九针之玄,要在终始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

出自《终始第九  法野》。按照顺序,这是“九针体系”的最后一篇,问题是单独以《终始》为名这篇文章中,究竟有多少内容仍是原“九针体系”?

出于《根结第五  法音》的口诀为:

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只有一部分属于根结,而后一部分则主要是指《终始》。能知终始,是为针道的玄机(也就是针刺的原理部分)。

《终始》的第一段歌诀正是对这一意思的继续升华。但知道九针的改编历史,我们也必须小心谨慎的处理每一个内容。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着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这个字很有意思,本义是田猎用的网。刺法的所有奥秘全部都收在终始这个网中,用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但由此我们也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之后无论针道如何发展,在阐述其理论时,都不得不借助《终始》来加以说明。

第一段文字是用来说明刺法中的迎随补泻法的。也就是所谓“和气之方”。迎随的关键在于知道人体内“气”的走向,于是才能行补泻,也就是逆着气的走向就是泻法,而顺着气的走向则是补法。而气的走向是以五脏体系为核心的,从五脏出发的气为阴气,走向四末,而六腑的气则是阳气,是从四末走向头部的。这个走向就是终始。这个终始就是脏腑阴阳。

知迎知随,气令可和。——泻者迎之,补者随之。——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也就是说,阳气是从四末走向身体或头,而阴气则是从五脏走向四末)因此,知道气的走向,是知道如何迎随的关键。——这也就是“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因为,“阴者主脏,阳者主腑”——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第二段,一开始就似乎是重新阐发《终始》。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这段一直到下一段尾“关格者,与之短期。”以及再下一段尾“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也。”都是属于所谓人迎寸口脉法《终始》。人迎寸口脉法指导下的针法是与九针体系不同的另一个针刺体系,这种脉法还指导灸疗的应用。


第三段“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当为九针遗文

借用“音气,耳目”判断“血气”改变情况正是九针体系借助的一门技术。出自《九针十二原》“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正可以和本段经文互参。这一段内容,其实应该是本神的内容。讲述的是医者如何通过观察患者血脉以及目色、声音判断血气运行情况的。

第四段“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取之其经。

本段又分成两截:第一截是解释“气至而有效”的。“气至而有效”是“九针体系”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见于《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而对于什么是效,则需要借助具体的技术加以解决。前段提及“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是通过守神的技术来完成的。而在前文分析“守神”的时候,出自《九针十二原》“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而“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这是另一门“守神”技术,即通过观察在腧横居的血脉加以完成的,具体方法有两个,一是视,,根据钱超尘先生考证,应该是“”字[1]。这样就能够理解上段经文中的“脉大如故”了。二是切。切究竟怎么操作?本段经文就是具体操作。简单来说,原理是泻则益虚,——经过泻以后,脉大如故,但是不如之前坚。这就是泻法显效了。补则益实,——经过补以后,脉大如故,但是比之前坚,这就是补法的效果了。所以补则实,泻则虚

另一截是有关《终始》的。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这是说《十二经脉所生病》,是《终始》的基础篇。

《十二经脉所生病》在哪里呢?在《经脉第十》。这是一篇名义上已经完全属于“黄帝学派”的内容了。发生在雷公向黄帝询问学习“九针”内容后不明白其真实含义,而得到黄帝歃血而盟之后的传授。事迹见于《禁服》,那段伴随着授书同时传授的歌诀全文为: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府。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这段歌诀在雷公再次向黄帝询问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调整,就是《经脉》篇的由来。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内刺五脏,外刺六府”有着鲜明“九针特征”的观点,即所谓“刺脏输”和“刺府输”的针法。而到了《经脉》针法已经消失了,取代的是“内次五脏,外别六腑”,这样看上去,歌诀就更接近于陈述经脉本身,而去掉了“九针体系”的色彩。“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一句在《经脉》篇中有再次的陈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表明,上面所引这句经文,就是指本篇而说的。[2]

“故阴阳不相移,取之其经”。是指《经脉》篇中所说的:“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以,后半截所谈及的内容,归入九针体系,是存在问题的。或是“黄帝学派”的《终始》内容。


[1]《《灵枢经》的依韵校勘》许振国(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级博士生  北京100029)指导:钱超尘(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灵枢·九针十二原》)按,《太素》仁和寺影印本卷二十一《九针要道》、《甲乙经》卷五第四此句作“血所在输,横居,视之独满,切之独坚”,“血所在输,横居,”当有阕文。合《太素》、《灵枢》观之,当作“血脉之所,在腧横居”,则“所”与“居”皆在古韵鱼韵。上下皆为四字句,且皆有韵,故此“横居”二字,实可疑也。“澄”字亦误,当作“满”,与“坚”押韵。杨上善注:“血脉络脉者,有脉横居腧穴之中,视之满实,切之独坚者,是横居终脉也。”《素问·刺腰痛篇》“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王冰注:“今云刺者,谓刺其血络之盛满者也。”故知作“满”为是。“满”在古韵元部,“坚”在古韵真部,真、元合韵,汉韵也。”

[2]《经脉》所列十二经脉所生病,有四部分内容组成,一是,经脉的循行;二是,是动所生病;三是,是主所生病;四是,该经人迎寸口脉盛虚脉象。可以说《经脉》本身就是一个相关内容的合辑,因此不能就此把全部内容列入九针体系。

附:

终始第九  法野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

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千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乱,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憔而终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
《金匮玉函经》之证治总例-张仲景
中医对肉体的认知系统
灵枢经第九篇终始之一迎随之法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如何提高针灸疗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