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千老师讲《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段主要是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第一条就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风百病之长,被风吹拂往往容易引起外感型的疾病。有一个病人问我,他家小孩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由于吹电扇。这是一个深圳的病人,天气太热,小孩不停地出汗,爹妈心疼孩子,这个可以理解,就拿这个电扇吹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凉快一些,后来小孩就高烧不退。

现在很多家长缺乏起码的常识,对这个风不知道躲避。《内经》里边说了,避风像避矢石一样,就是像避箭和砸下来的石头一样,要迅速地逃离,不要被风吹着,尤其不能直吹风或者睡觉后吹风,这个是大忌。所以有这个过堂风,门缝的那种风或者窗户缝那个风要是吹着,虽然非常微弱,但是持续时间长,这种风非常要命,能直接导致人这个肢体或者皮肤的麻痹。

还有人睡着了整个的气血,阳气收敛入里,外面空虚,被风吹到之后容易被贼风所克,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一个要避外邪,第二个要守真气,让我们自己的综合实力不断地提高。那么提高实力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恬淡虚无、顺其自然,也就是说我们不要产生很多的妄想,也不要整天躁动不已,这样才能顺天道、法天时,气血才能慢慢地长养过来,真气才会慢慢地充盈。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从神的层次告诫我们一定要“神守气,气摄形”,这个“神外驰则气外越,神内守则气内守”,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有你精神内守、气血充盈,疾病才不会生长出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志闲而少欲”是你的思念和妄想要少,“心安而不惧”让你的心神安宁而没有恐惧,“形劳而不倦”让你的形体稍有劳苦而不至于大的疲惫,“气从以顺”就是让你身体的气血沿着经脉运行和顺而不至于悖逆,不至于气血乱冲乱撞。

比如一个人发怒,一下子拍案而起,这就是气逆。吃东西不注意,积在胃中,饮食不化,这个也叫气逆。被风吹了,皮毛之气不能彻底地开合,使体内气血挣扎于外,高烧起了,这也叫气逆。所以前面“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告诉你养生的大法,就是老子所说的“虚其心而实其腹”。“虚其心”就是“志闲少欲,心安不惧”,“实其腹”就是让你的形体有所劳苦而不至于太过疲惫,这样你才能气血和顺。

“各从其欲”,何谓“各从其欲”,就是该上者上,该下者下,该升者升,该降者降,该闭者闭,该开者开,也就是五脏各从其脏精之所欲,此欲不是你的欲念,是气血和顺,五脏功能正常,这就是各从所欲,皆得所愿。

肝气要升,你就让他升起来;肺气降,你就让他降下来;肾气闭在里面;心气开在表面。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各从其所愿。不是讲过体用么,让他得其体而畅其用,这就是“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的体现。

接下来就是“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所谓“美其食”就是让他吃合他胃口的食物,而不是让他吃山珍海味;“任其服”就是穿合适的衣服,而不是穿华丽的衣服,不断地花样百出;“乐其俗”就是要顺从他的生活规律,不要逆了他的生活规律;“高下不相慕”使人不至于汲汲于名。

这里我就说一下“乐其俗”,平时养成的生活规律不要轻易打破。很多人有一个长期的生活习惯,比如起早,起了二三十年了,突然有一天起不来了,那么要小心;还有人喜欢喝酒,突然不喝了,那么也要小心,都是突然的;如果他有意识地戒酒,那是好事,突然由于生理原因不喝酒了,这个要小心。要符合他的生活规律,要“乐其俗”,在他平常的生活方式中,能够适从,能够安于他的生活方式,这叫“乐其俗”。其民故曰朴,所谓的朴就是合于道的道理,合于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十三---养生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古代人寿命为何都长?原来是因为老子的这个“秘方”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圣人之教
彦东:《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二讲,莲医群微课音频整理
中医大家徐文兵《黄帝内经的智慧》读书笔记整理(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