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疲乏力?这位朋友你可能是气虚哦!


春困、秋乏、夏盹、冬眠」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常态,一年四季都觉得睡不够,恨不得每天都是周末不用上班,不用陪孩子,只想好好睡一觉;


有时一天也没有做多少事儿,就感觉到很累很疲惫,回到家就恨不得躺在床上不起来,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


颈、肩、腰、背常感到僵硬酸痛;周末陪孩子玩,动几下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请注意,您可能是气虚!今天,我们跟随潘毅老师一起了解「气虚」会有什么表现,应该怎么办!

「气虚」的定性表现

我们先看看气虚的定性表现:


【证候分析】


体能下降,精神不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中医讲劳则气耗,体力劳动或锻炼太过则耗气——动则尤甚。

气虚无力推动血以营养全身——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白,脉虚。



下来我们再看看不同脏腑的定位表现。

1. 心气虚证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心悸,精神疲惫,胸闷,自汗。


【定位证候分析】


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心悸;

心气虚弱,运转乏力,气滞于胸部——胸闷;

心气不足,鼓动振奋心神不足——精神疲惫;


心气虚证以心悸、精神不振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2. 肺气虚证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声低懒言,咯痰清稀,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经常容易流涕。


【定位证候分析】


肺气虚弱,宣降无权,气逆于上——咳嗽无力,气短而喘;


肺气虚弱,无力发音——声低懒言;


肺主行水,肺虚津液失于布散,聚而为痰——咯痰清稀;


肺气不能卫外,腠理不固——自汗畏风,易受外邪侵袭而反复感冒;


肺气虚,固涩不住本脏所管控的液体——经常容易流涕。

肺气虚证以咳喘无力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3. 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可以包括几个分证。


(1)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食少,腹胀,多食尤甚,大便稀溏,倦怠乏力,形体消瘦,或肥胖,或浮肿,面色萎黄。


【定位证候分析】


脾气虚弱,运化失职——食少,腹胀;


多食脾气愈困,这也可以说是劳则气耗——腹胀尤甚;


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水湿下注肠道——大便稀溏;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不能充养肢体、肌肉——倦怠乏力,形体消瘦;


若脾气虚弱,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形体肥胖,或肢体浮肿;


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面色萎黄;


脾气虚证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2)脾气下陷证


指脾气虚弱,升举无力所表现的证候。又名中气下陷证。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脘腹重坠作胀,多食更甚,肛门重坠,甚则脱肛,或胃、肾等内脏下垂,或子宫脱垂;或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水。


【定位证候分析】


脾主升清,托举内脏,若脾气虚衰,升举无力,内脏失于升提固摄——脘腹重坠作胀,多食更甚,肛门重坠,甚则脱肛,或胃、肾等内脏下垂,或子宫脱垂;


脾虚不能输布精微,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


脾虚不能输布精微,清浊不分而下注——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小便浑浊如米泔水。


脾气下陷证以内脏下垂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3)脾不统血证


指脾气虚弱,统血无权所表现的证候。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便血,吐血,尿血,鼻衄,皮下紫斑,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定位证候分析】


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见以上各种出血。


脾不统血证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4. 肾气虚证


肾气虚又可以有两个分证。


(1)肾气不固证


指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所表现的证候。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小便频数清长,尿后余沥不尽,遗尿,夜尿频多,小便失禁,或男子滑精,早泄,或女子月经淋漓不尽,或带下清稀量多,或胎动易滑小产,腰膝痠软。



【定位证候分析】


肾气固摄无权,膀胱失约——小便频数清长,尿后余沥不尽,遗尿,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肾气失于封藏,精关不固,精液外泄——滑精,早泄;


冲任之本在肾,肾气不足,冲任失约——月经淋漓不尽;


肾气亏虚,带脉失固——带下清稀量多;


肾气亏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滑胎、小产。


腰为肾之府,肾气亏虚,腰膝失养——腰膝痠软。


肾气不固证以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2)肾不纳气证


指肾气亏虚,气不归元,摄纳无权所表现的证候。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喘咳无力,呼多吸少,气短不续,动则尤甚。


【定位证候分析】


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气亏虚,气失摄纳——咳喘无力,气短不续;


气不归元——呼多吸少;


动则耗气——活动后诸症加剧;


肾不纳气证以咳喘无力、呼多吸少、动则尤甚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5. 胃气虚证


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在气虚的基础上,见到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不思饮食,多食则胀甚,嗳气,呃逆,呕吐。


【定位证候分析】


胃气亏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胃气失和——胃脘隐痛或痞胀,不思饮食;


病性属虚——按之觉舒;


胃气本已虚弱,多食则饮食难化——多食胀满更甚;


胃气亏虚,胃气失和,下降不及,反而上逆——嗳气,呃逆,呕吐;


胃气虚证以胃脘痞满、隐痛喜按、食少,胃气上逆证候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气虚」应如何调理

▼ 调理要点及饮食


补气类食物。

代表:鸡肉、鸽子、牛肉、牛肚、猪肚、香菇、大枣、葡萄、莲子。

 

▼ 运动锻炼


由于是气虚,运动能量并不大,所以一般要求是有氧运动,运动量不要太大。

 

▼ 常用中药



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山药、黄芪、白术、扁豆、甘草都可以选用。


市面上价格昂贵的野山参,一般是救命用的,作为养生状态一般暂时不需要。


常见的红参略略偏温,热底的人就不一定要用红参。

西洋参偏凉,热底又气虚的人可以用,但寒底的人就不能用了。

 

▼ 常用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或者参苓白术丸、四君子丸、六君子丸、归脾丸、八珍丸等等都可以补气或者气血双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觉自己虚,是气虚、阳虚、阴虚、血虚还是精虚?
每日一诊074:脏腑兼证辨证(上)
微头条  气虚
所谓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
脏腑兼病辨证
肺脾气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