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两个词,仅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为人处事必知……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459戳上方蓝字关注

圆通就是“面对现实”“负起责任”,另外加上“不伤害面子”。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1300字,深度阅读需4分钟,受益终生|

我们常常说,为人处事要圆通,不能圆滑。
 
圆通和圆滑仅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中国人最讨厌圆滑,任何人只要给人一种“滑头”的感觉,便成为别人心目中“狡猾的人”,会被人区别对待。
 
圆通是我们十分喜欢的,可悲的是,不少人脑筋比较扁平化,缺乏深度,看事情不能入木三分,所以凡是圆通都看成圆滑,得不偿失。
 
那圆通和圆滑有什么区别?如何做到圆通?
 

1

从表面看,圆滑和圆通几乎一样,不分轩轾,都是打太极拳,搞“推、拖、拉”,但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 第一


圆通与圆滑,过程完全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
 
“推、拖、拉”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或者解决得不够圆满,是圆滑。

“推、拖、拉”到最把问题圆满解决是圆通。
 
  • 第二


圆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时间拖延过去,根本不想解决问题。
 
圆通的人善于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寻求合理的行动方案,以便减少阻力,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第三


圆滑的人希望不通过竞争,就能获得胜算,或者不愿应付挑战,悄悄逃之夭夭。

圆通的人则用推、拖、拉来降低竞争的压力使大家觉得经过推、拖、拉之后得到的答案应该可以接受。
 
人们常常认为小人圆滑,因而对他充满鄙视。为人处事当然不应该圆滑,但要足够圆通。
 
很多人盲目排斥“推、拖、拉”,认为这一手法落伍、陈旧,把圆通和圆滑都看成可恶的行为,因此失去圆通的本事,实在可惜。
 
其实,合理地“推、拖、拉”,把“推、拖、拉”的功夫做到恰到好处,就是圆通。

如果固执地认为“推、拖、拉”是坏事,就会事事看不顺眼,甚至整天不愉快。
 

2

那么,如何才能够学得圆通的精髓?
 
我们并不否认,圆通有圆滑的成分,但也含有不圆滑的成分。

我们必须先接受圆通的概念,再观察圆通的事实,分析圆通的要素。
 
  • 第一


圆通的先决条件是将心比心。
 
如果能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就容易吸收他人的经验,迅速成长。

如果常以厌恶甚至鄙视的心情来批评他人的圆滑,便只剩下生气,失去了学习他人宝贵经验的机会。
 
  • 第二


不要完全排斥或放弃“推、拖、拉”,也不能够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不小心,就变成令人厌恶的圆滑。
 
问题是,中国人自己“推、拖、拉”的时候,往往不认为自己正在做这种令人厌恶的动作,却自满于“事缓则圆”的解说。但是,看到别人”推、拖、拉”,却又立即觉察出来而心生反感。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不要用双重标准。
 

3

人如果不够圆通,很容易伤害别人的面子,也容易伤害自己的面子。
 
我们可以拿介绍别人这件事来举例。

经常听到当老师的人说“这是我的学生”。而被介绍的人,却似乎并不认定介绍人是老师,反而淡淡地说“我们现在合作一些事情”,这样会很尴尬。
 
当老师的人如果介绍“这是我的朋友”,对方紧接着说:“不,我只是教授的学生而已。

这样就可以避开尴尬的场面了。并非自己盲目乱认,而是让别人承认自己,这样就圆通多了。
 
坦白讲,圆通就是“面对现实”“负起责任”,另外加上“不伤害面子”。

“面对现实”和“负起责任”可以用理智和科学来处理;“不伤害面子”却需要以感性和艺术来协调。

圆通就是科学加艺术理智加感性所以很难做到。

我们承认圆通是高难度的素养做得不到位就会流于圆滑而遭人唾弃一般人很难精于此道。

但是难学,也要学因为只有学会圆通才能在日常为人处事中游刃有余。
本文内容:曾教授人际关系汇编
好书推荐

曾仕强教授告诉你

如何化繁为简,搞好人际关系

点击图片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仕强:为人处事一定要知道一个技巧,千万不能让对方觉得没面子
一个人,在这3个方面下足功夫,为人处事就成功了一大半……
为人处事的六大忌,为者愚蠢也!
曾仕强教授:圆通的人际关系 受益匪浅!
曾仕强教授详解:圆通的人际关系「受益匪浅」
尊人有分,敬人有度!(处世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