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寒丨当外寒内热流感四伏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2020年1月6日

农历腊月十二

小寒

初候 雁北乡 


大雁比我们要提早开启春运,小寒初候便已踏上回乡之路,这样立春节气的时候,它们方能陆续抵达北方。

这又是一个大迁徙的时节,漂泊的人儿归家,旅居的雁儿归途。

二候 鹊始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冬至一阳生,冬至之后的小寒便是二阳了,此时鸟类最先感受到阳气来复的迹象,开始筑巢。

三候 雉始雊 


雉为阳鸟,“雊”为雉鸟雌雄同时鸣叫的意思。鸟类感受到二阳之气时,便开始鸣叫。

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都在顺应节气变化而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那么我们呢?


黎明前的黑暗,复苏前的严寒

小寒时节,内部阳气逐渐萌动,外界气候却日渐寒冷,所以此时最容易外寒内热,从而招致流感。

前人曾有“没有内热,不招外风”的说法,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莜面洋芋蕨菜汤

这道美食

滑肠下气,宽解肠腑

冬天食用

非常适合缓解现代人

大鱼大肉吃多了

带来的诸多脾胃问题

早晨喝此汤

温暖,饱腹,宽肠下气

特别适合脂肪肝者

具体做法

温水调和莜面三两,糅合成团

每次取小团搓成纺锤小鱼子

土豆洗净去皮切条备用

蕨菜泡去盐,切小段备用

热锅入少许油,下葱姜

后入土豆蕨菜翻炒

稍后入适量热水

后下莜面,待面熟可食

温馨提示

鲜绿色的蕨菜不能食用

因为正常的蕨菜发灰

鲜绿色蕨菜表明添加了着色剂




抵御风寒  振奋心阳  温肾填精


肺俞、大椎

身柱、神门

内关、劳宫

肾俞、太溪








小寒节气与冬至节气相比,更加寒冷,所以我们除了要避寒就温之外,仍然可以通过艾灸,来驱散寒邪,保护阳气。

尤其对于南方而言,小寒节气更加寒冷潮湿,故而推荐艾灸。北方室内燥热,所以艾灸只适合心阳虚衰,阳虚怕冷的人使用。舌苔厚腻,阴虚燥热的人不适合艾灸。

可以延续冬至节气的艾灸建议,每周2-3次,艾灸肺俞、大椎两穴各10分钟,提升在表的防御能力,更好地抵御寒邪伤阳。


肺俞

大椎


阳虚之人,冬天会时常感觉脊背发凉、冷彻心腹、四肢冰凉,这是由于阳虚生内寒。

身柱穴有全身支柱的意思,穴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位于两心俞穴之间,是心阳出入之门户。

艾灸身柱穴可振奋心阳,补督脉之气,使血脉充盈,故背寒肢冷可消。

有心脏疾患的患者,还应该注重神门、劳宫、内关3大要穴,它们分属于心经和心包经,对预防心梗,改善心功能很有帮助。

这4个穴位,艾灸各5-10分钟,温通心脉,振奋心阳,在严寒最盛的小寒大寒节气,保护心脏健康。


身柱

劳宫



神门

图片取自大家中医APP

内关


由于小寒节气正值二九三九的严寒期间,人们更多的在关注温补阳气,却忽略了北方气候干燥,那些补阳壮阳之物最易化火伤阴,结果常常是为了补阳却伤了阴精,这就与“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南辕北辙了。

此时一定要注意,在补阳的同时不要忘了滋阴,所以在艾灸肾俞穴温阳的同时,可以配上艾灸太溪穴,能够清热滋肾水。


肾俞

太溪


温馨提示:有高血压史或干咳、燥痰的朋友,艾灸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师。艾灸后应该休息片刻,若需要出门,一定要把头项包裹严实。







今冬流感


小寒节气,二阳之气萌动,但又没有到立春阳气生发的季节,此时体内会更容易积热。

如果再饮食口味偏重,喜欢大鱼大肉、辛辣刺激、浓茶咖啡,那么胃肠积热就更容易发生了,这类人群比别人更容易患感冒、流感。

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在饮食上保持清淡、易消化。然后适当增加些蔬菜的摄入量,蔬菜大多能通利肠胃,使大便通畅,不易积食积热。








比如绿叶菜、白萝卜、荸荠、莲藕等,尤其对通利肠胃,消积导滞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喝些绿茶帮助清利头目,对感冒又有内热的人来说,缓解头痛、头晕胀有很好的作用。

而舌苔厚腻,便秘,口臭的人脏腑积热更重,则可以喝些普洱茶以消食化滞,涤荡肠胃。







养精蓄锐,固肾填精







养精蓄锐:小寒节气仍然要延续护阳保暖,躲避风寒的策略,同时保持闭藏,少出汗,无扰乎阳,避免津液的散失,让营养和能量回归到肾脏中。

可以喝点粥,润燥生津,取银耳6克、大枣6枚、鲜山药50克、枸杞10克、黑芝麻6克、大米适量、冰糖适量煮粥,有效缓解室内温燥的不适感,使人精力充沛。

固肾填精:小寒时节饮食可适当增加酸味,减少咸味食物的摄入量。酸味具有收敛之性,可帮助阳气的收敛闭藏。

冬季寒气太盛,气血运行缓慢。如饮食再过咸则会令血脉凝滞,易诱发心梗、脑梗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对于食酸,以食酸梅为最佳。无病保健的人,可取乌梅6克、山萸肉6克、五味子3克、冰糖适量,煎水代茶饮。可养阴收敛,帮助身体固藏精气。






小寒节气,北方室外更加寒冷,室内更加燥热,我们一定要护好津液,预防内热,同时外出要穿暖,防风寒,护阳气。

或许你的亲友正需要这样的小寒节气养生指导,欢迎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重要通知

今晚6:00,2020当归春晚暨当归中医9周年庆典直播,邀请同学们一起欢聚一堂,共庆新春。

届时同学们喜爱的老师将透过手机屏幕,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此外,老师们还会登台表演,献上精彩的舞蹈和小品,展示课堂外鲜活幽默的另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艾灸方穴解(下篇)
大雪节气 | 万物冬藏 , 艾灸好这几个穴位 , 整个冬天不怕冷!
冬至养生|阳气不足百病生,超实用的艾灸补阳大法
冬至养生,升发阳气
处暑:艾灸养生,扫出余毒
善用命门穴,能补肾壮阳,提升阳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