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闭证”的特点及一个简单的急救方法(附语音)

原创: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今天

彭鑫博士讲解:闭证特点和急救 来自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00:00 09:14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七十六。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接前文)对于这篇经文来讲,要是阴气不能收敛阳气,就“脉流薄疾”了,就是血脉流通太快,急速而急迫的这种情况。阳邪并于阳脏,我们五脏当中的阳脏重点指的是心和肝,这两脏的气都是向上的。上火,通常指的是上肝火,上心火,有听过上肾火的吗?当然确实是有肾火,但是这种词在中医学里面出现的少。上肾火,上脾火、上肺火,这种情况少。但是上心火,上肝火的出现的多。阳脏主要是心和肝,所以阳邪并于阳脏,这个人的发病状态就是狂。

我们再往下看,要是“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阳不能胜其阴”,就是阳不能胜阴气,就是说阴阳不平衡了,这时候阴气太盛,阴是主静,主停滞不前,主凝固。阳气不能胜其阴,阴气就偏盛,阴气一偏盛这个人就“五脏气争”,五脏之气不能协调,互相争。“争”就是不协调的意思。“九窍不通”,全身的九窍就会壅滞不通。这里面又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要是阴气太重,阳气不足,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阳主阴从”,阳气流通阴气跟从,这就是正常的状态。这时候阳气不通,阳气不做主,阴气又不能正常流通,五脏就处于一潭死水和停滞的状态,这时候“五脏气争”,就会出现“九窍不通”。(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很多人说九窍不通我们在临床上见不着,实际上在古代中医临床上是会见到的,有些人在“死症”之前就会有九窍不通,“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呼吸急促,喘不上气,二便闭塞,这种人出现的症状古人叫做闭证,关闭的“闭”。有的人是寒闭,有的人是热闭。尤其是对应到中风,一开始有一些人表现就是闭证,牙关紧咬,两个眼睛闭着,耳朵也听不到。这种情况,用开窍之品给开窍,这是古代的治法。现在遇到中风,可能第一时间就需要送到医院去进行输液,判断到底是出血还是梗塞,还是血栓,及时地进行对症治疗。

在古代的时候,没有这种方式来进行具体的诊断。就用一些开窍醒神之品或者是用中医传统的刺血、放血的方法来给开闭。刺血就是刺手指尖,十个手指尖对应的穴位叫十宣穴,用三棱针刺血。(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现在你去卖针灸器械的厂家或者器械店去买的话,就有三棱针要用三棱针放血的话需要先用酒精消毒,之后点刺手指十宣穴——就是十个手指尖放血,在救护车还没有来到家之前先用这种方法刺激,让这个患者醒过来。同时放血也是疏通气血的一种方法,可以大幅度地减轻疾病对身体产生的损伤。

我就亲自见过几个这样的患者。就是当时他们也是听我的讲课,家里人要是有中风的这种情况,可以用点刺十宣穴放血的方法,然后在救护车还没有来到家之前进行一个简短的处理,好多家庭学会了这个方法。

有几个患者家里老人正好出现这种闭证,就是牙关紧闭,眼睛闭着,然后耳朵听不清,就相当于半昏迷状态,这种患者实际上是中风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就点刺十宣穴之后,把血挤出来,人就能苏醒过来,就能够很好地缓解中风的症状。这时候再去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和抢救,就能达到一个预后比较好的状态,这是中医的一些急救的方法。还有古代认为,这个闭证尤其是热闭,牙关紧咬,喉中隆隆有声,面色红。就感觉这个人是上火,火气还很盛,嘴里边还有痰,这叫热闭,或者叫痰闭。

这种患者用什么来进行对症治疗呢?其实就是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药,叫安宫牛黄丸用筷子撬开他的牙关,把安宫牛黄丸给灌下去,当时能够起到很好的救急作用。但是大家注意,安宫牛黄丸是比较寒的一个药,里面有冰片、牛黄等,虽然能醒神开窍,但是是非常寒的一个中成药。有很多人问,到了夏季,或者说到了端午,或者是到了惊蛰的时候,吃安宫牛黄丸行不行?在这里很难做出评价。有的人适合,因为他确实有痰、有热,平时窍也不是特别开。像这种人可以,一次吃二分之一丸,或者四分之一丸,不能吃太多。(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我在这里不是特别推荐大家吃。因为这毕竟是药,是一种中药材,这种中药材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己平白无故地来判断应用。比如像一件衣服,别人穿着很合适,你穿上去可能不合适,别人用的很好的东西,你可能用的不好。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病机、身体里边的气血状态都不一样。不能说别人用的好,就认为你用着也好,这种思路是不对的。所以,安宫牛黄丸是个好东西,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妄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大家。

刚才讲的九窍不通这种现象,最多出现的就是我刚才讲的古人所说的闭证。对应到现在临床上的疾病,就是中风的这种表现最多。比较轻的其实就是“五脏气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对“中医”的理解——揭开中医不为人知的部分
肾阳决定人的寿命
阴阳角度理解中医
李可老中医给弟子推荐的书(下)
《千金要方》 脏腑辨证的中医思维模式
妊娠高血压中医诊疗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