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春日的柔软,都在这团清香软糯里

杳杳

 前言 

所有春日里的柔软,都在这清香软糯里了。


三月的江南,桃芳菲,桐始华,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处处一副清丽明朗、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家憋闷了这么些天,除了对人生的思索更加深刻以外,还真是分外想念那些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这不,几天前朋友自老家而来,顺道帮我带了一些家乡的手制青团,吃到时很是欢喜,原来已经到了吃青团的时候了。


也是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三月竟已过了大半,仲春与暮春之交的节气——清明就快要到了。

《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既是自然节气,亦是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

这一时节,生机旺盛,万物蓬勃向上,大地呈现一片春和景明之象,祭祖、踏青、寻春,皆是这一节气的关键词。

当然,除了慎终追远和亲近自然,关于清明,还有一种时令风物不得不提——青团,这是一种由艾叶制作而成的点心。

在清明前后,很多地方都有着吃青团的习俗,青团对于清明的重要性,就好比粽子对于端午、月饼对于中秋。

尝一口青团,才算是没有辜负这如约而至、秉性分明的节气。

1

红遍古今、老少都爱“网红”青团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青团作为时令美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籍记载,忠臣介子推及其母被焚于绵山,晋文公感怀忠臣之志,下令在其忌日禁火,以寒食寄哀思。每逢寒食,人们不能生火煮饭,只以冷食度日。

青团的诞生,与寒食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之所以要用青,是因为在那时候人们的认知中,吃生冷的东西不利于五脏,但青色的饭食,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长,抵御寒气侵入人体。


《七修类稿》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

到了明清时期青团已经非常流行,清代《清嘉录》载:“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祖之品,皆可冷食。”

这个时期,青团已不再局限于祭祀食品,而一跃成为春日街头限定点心。这新鲜制好的青团,青绿绿、软糯糯的,尝一口,甜而不腻、清香滑糯。

直到今天,青团仍是很多地区流行的美食,制作方法皆大同小异,不过叫法稍有不同:在广东和台湾称为“艾粄”,潮汕地区和闽南称为“艾粿”,江西称为“艾米果”。


虽然叫法不同,形状不同,但好吃的青团,都有着同样清新的“灵魂”。

并且近几年,软糯可人的青团更摇身一变、红极一时,成为时下老小都爱的新晋“网红小吃”。

这种糯糯软软的食物,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无法抵挡诱惑,只看一眼就会爱上,就拿我自己来说,简直毫无招架之力,一颗下肚还想着吃第二颗。

今年的情况不同往常,出不了远门,对记忆中那一口味道的想念也因此变得尤为浓烈,好在,属于时令的美食并未缺席,正安早已贴心为您备好。


对祖辈的追远、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的向往,以及所有春日里的柔软,都在这一枚清香软糯里了。

2

时令限定,鲜嫩软糯,应“时”而食

青团的制作方法,清代著名文学家和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特别提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这种“碧玉”色,正是江南艾草的自然颜色。

传统的手作青团,都会从做青开始,“捣青草为汁”,新鲜的艾草、青麦取汁后,和以糯米粉揉成面皮,再裹以馅心,蒸熟后就成了一颗颗讨人喜欢的青团。


在清明前摘取的艾草,非常适合制作青团,这个时候的幼苗刚好成长到约摸一个手指长度,很是脆嫩,故而青团——这独一无二的清明时令风物的赏味期很短,一旦错过,就只能等待下一年了。

孔子曰:“不时不食”,莺飞草长的季节里,大家的饮食习惯也要跟着时令走才是。

清明吃青团其实不单单是一种传承,还因为艾草对人体有着诸多好处,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

古人把艾草称为“地之阳”,艾还是古时人们用来防疫的功臣呢,现代医学药理也证明,艾草中含抑菌物质,有着抗菌的作用。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吃青团,既能一解肚子里的馋虫,唤醒春天的味道,还食之有益,岂不美哉!


每一颗青团都是新鲜制作,弥漫着春天的味道。

清明将近,虽然还无法畅快地结伴去踏青寻春,但我们久宅的心情,却可以通过一些与春天“接近”的东西而变得明朗~

3

传统老手艺,咬一口,唤醒春天

新鲜的食材,还得老道的手艺方能锦上添花,充分还原食材本身的清香。

尤其对于会吃、懂吃的人来说,一颗合格的团子当是手工制作、面皮软糯而不粘牙,馅料足、却又不能胜过青团原本该有的清雅味道。

正安这批青团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匠心制作,道地的老手艺,面皮的揉捏、力道的轻重、时间的长短、馅料的搭配,都格外讲究。

力道轻了、时间不够,揉不匀;力道重了、时间长了,会起劲;所以,一切都必须刚刚好。

别看团子小小一个,可是很费心思的,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老师傅的用心,为的就是将这又糯又香的味道原原本本地呈现给大家。                 

青团裹好馅料就该上屉蒸了,这批青团均采用竹蒸屉蒸制,这样做出来的青团里更糯更香,还夹杂着沁人心脾的竹木香气。


同时,蒸制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每颗团子之间要留有适当的空间,如此,可以避免相邻的团子之间“难舍难分”,装袋后才能保持新鲜。

这蒸好后的团子啊,皮儿油绿如玉、糯韧绵软,馅心甜而不腻、入口即溶,一口咬下去,只觉清香滑糯舌尖甜畅,带着青草味儿的清新,令人垂涎欲滴。

作为一个江南人,青团之于我,不仅仅是糯糯绵软的美好,夹带着幼时的回忆,更蕴含着浓浓的春天的味道,交叠着各种思念的情怀。

4

传承经典,软糯清香,舌尖“尝春”

“排队3小时,只为一青团”。这几年,每每清明前后,这样的新闻我们早已见怪不怪。

为了一时新鲜,我也尝试过一些新奇的口味,但到最后才发现,心里头最为想念的,还是那最初的味道。大抵是因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罢。

正安制作这批青团的初衷,是为了给如今不方便出远门踏青寻春的大家「尝春」,没有网红界那么多的花样,就是传统的口味,因为我们深信,传统的、经典的,才是大家喜爱的。

❀ 豆沙:

油绿松软的皮儿,包裹着清甜细腻的豆沙,Q糯可口,豆沙的甜味被面皮的清爽中和,甜的刚刚好,像我这种不喜甜的人吃着也不会觉得腻~

豆沙是经典的味道,更是许多人心底深处的回忆,无论年轮更替,都不会淡去。

❀ 芝麻:

浓郁的芝麻香与清新的艾香的碰撞,使得青团更加香软,皮子软糯,馅心糯香,轻咬一口便停不下来~

芝麻经过蒸、晒的步骤,口感细滑,使其营养成分更好地被人体吸收,这个季节多吃黑芝麻可以很好地补肝肾、益气养血,还有润肠燥之功。

办公室吃过的小伙伴也说:

“这颗团子的味道让我惊艳,香软绵甜又清新,好像一口吃到了春天的味道。”

“外皮糯糯的却很有嚼劲,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软软的,还带点青草香味儿,非常奇妙。”

所有青团都是新鲜制作,没有添加防腐剂,鲜气满满,吃起来很安心。赏味期很短,只有30天,收到后要尽快享用哦~

1盒有2种口味,豆沙或是芝麻无须纠结,口口有馅料,满足吃货的味蕾。

独立小袋包装,每个青团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卡座和保鲜膜,开袋即食,吃起来方便不粘手,还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干净又卫生。

早上出门急,没时间吃早餐,包里装上两个,饱肚又营养;午后馋嘴或是肚子饿了,吃上2个下肚,立马状态满满。

吃青团时,我喜欢小口小口的咬,嚼着糯团,就着馅心,软糯Q弹中又夹带着清甜,每一口都柔软到心底。

如今春的气息已越来越浓,今年春天的所有期待,就由这一颗碧绿的青团开启吧。

现在春季尝鲜价限时只要26.9一盒,买2发3,算下来才不到18块一盒。现在抢先预定好,算算日子,刚好清明前后就可以品尝了~

包装是小清新风格,很有质感,用来当伴手佳礼或是节日馈赠都是非常合适的。

 PS:青团虽鲜美,但外皮中含有少量糯米粉,过食不利消化,可不要贪吃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团的传说
这株十八线野草,是儿时清明的全部回忆。除了好吃,还很时尚?
好一口春天的味道,它叫青团
清明节吃青团 四种青团的做法
南通美食:清明时节,青蒿团飘香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