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条人龙
Stand by Me Oasis - Be Here Now (Remastered)

七条人龙

 曾骞(散人) 

老地方有危险!一不小心噢,就会遇到苍耳子袭击。还可能被蜜蜂蛰肿。小时候读书的学校,有大片的草地和树木,前身是禅寺。旗台有块石碑,寺名磨损,问人也讲不清楚究竟什么寺。西北侧还有一口钟,挂在榕树下,当作上下课的报鸣,四乔爷是学校的打钟人。

他是独眼。这让我们小孩子总感到害怕。老地方,其实就是指学校草木最茂盛的巷角园。每到夏季,清香涧风不断,花开得多就不用说,有蛙鸣,有蝴蝶,有蜻蜓,有蟋蟀,有蚊子,有各种昆虫,有我们爱捕捉用来斗架的螳螂,也有抓来藏在铅笔盒里的黑蚂蚁,有丢弃的凉鞋和丝袜。也有时隐时蔽的蛇。每周劳动课,我们会带着工具,锄草。主要是外区的草,内角的地方谁也不敢去,都怕有蛇。有人挥舞镰刀时把自己的脚砍伤,流血不止,校医室无药,我见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带镰刀,带一把钳子,或锹,要么嵌废纸,要么铲废细。

在那里我收集苍耳子。夏天时,苍耳子瘦果不够坚硬,刺的手感柔软,但用来直掷学伴,尤其是女同学,除了粘不上化纤的衣服,但也可以说,谁不顺眼,就可以朝头上扔几颗炸弹。秋天时,苍耳子刺硬,可也没人多摘,也多被食堂的一个师傅早早摘走。她常在食堂前的篮球场晒草药。要是在体育课,巷角园,就是报私仇的地方。

也是班长最避免去的地方。她会在那里被扯裙子,抓头发。她得罪的人,超过班上半数。很多年以后,我在邮局见过一次她,曾经精致的小脸已是阳明浊横。油光、黯淡,她成了冲任不调,脸布黄斑的妇人。每日在邮局收发包裹,也认不出我。

整个小镇,我记得有七位不同一般的人物。他们分别是鸟光家、柴叔、阉脚弟、舞龙廖、春头下寨菜婆、秋神家。秋神是夫妻两人。离巷角园最近。学校的围墙都不高,有时放学故意爬围墙,抄小路回家。老师不会管这种事情。学校有教师住宿区,一般下午放学,他们要么去买菜,要么直接回家做饭。我们由班长组队伍回家,队伍往往没有出学校,就少掉三分之一。我是在散漫随意的环境中长大。慢如蚕。也裹于茧,伏养在壳境里。有人比我更散漫,从学校后门的小细江走,多半是那些住在柚子头园的,从河滩回去非常近。也可能是渔民的小孩,直接沿河回船上,或者直接回乌龟洲。

学校和乌龟洲隔岸相望。校后连河滩,滩上卵石密布,也有别人家丢弃的死婴。小镇是三个岛组成。东西两镇加洲岛。北头湾流那边是鹚岛,并连西镇,也算西地的一部分。在鹚岛与西镇之间,是石口,水洼之地,背靠狮山,有满山红,也有红浆黑皮冬天子。我的外祖爷葬在狮山的狮颈,舆地师说那里是龙穴。对于一位前清童生,又是一位糖商来说,有这种条件葬厚地。要上到狮颈,尤其抬棺,要花很多钱请工。

石口还没有因为填路断流前,我妈妈每年要去狮山挖山土,回来种兰花和月季,还顺便摘野菜。黑沃的山土里,不久就不知道哪里来了蚯蚓。小时候我住在老街,那里原是埠头上岸的路道,也是通往教堂的衢轨。镇子上在那里办棉厂,在我七岁那年,烟花引发火灾,棉厂烧得残垣断壁。厂里还会利用机床做一些算盘珠,有些残次品就扔在厂门边,也就是浙江人家具铺外面,我经常捡回来,拿我爸爸多余的塑料药盒装起来。有时带去学校,和人赌金沙江刀。

从很小我就开始玩刀了。金杀江刀是一种模仿战争的游戏。在泥地上随意辟画一个方框,再均分为二。如一个棋盘,以示地界。双方各有小刀,在自己地界里下刀画兵五条。画五条长短随意的直线。在框外再画兵一条,谁开刀先扎到线兵,就可以先攻击对方。连得中兵的人,就可以连刀。谁的五条线兵被吃掉谁输。为了找到好用顺手的小刀,我们有空就会寻遍镇上的铁铺或是文具店。那个时候,土人带铳,清晨上学路上,土人腰间扎一个木兜,插一把厚厚的铁刀,肩上挎一把细长的铳。头缠黑布。我们都不敢惹这些土人。传说他们有土炮。而我在长大后,也确实见过他们的土炮,只是已经被陈列在馆。

也就是说,镇上的很多小孩身上书包里,都可能藏有一把刀。我的父母都是极为和气的性格,可我小时虽然腼腆,却爱斗狠。江家的儿子,因为我们彼此之间闹矛盾,曾经在巷角园撕打,最后双方放出狠话,要在外面了断,地点我记得选在文体场。那时我不到十岁,有庆丰、三全、诚诚作为结帮。江却有十几个结帮。显然他们人势多我方寡。由于消息漏出,没有意外地遭到长辈的阻止。改为乒乓球决斗。我也不记得了结果。但我们开始混成一片。周末到江家吃喝。打桌球。他家富卓,大理石球台两张,枫木杆子一二十根。秋神是先天痴,只有一米多高,她的丈夫我记忆里却是比较英俊,方脸络胡深目,肩上常打一条圆担,秋神带的是扁担。走街串巷拾垃圾,堆满他们的草屋。

“去哪里!”她丈夫常常高声着急喊她。

她会走偏,走到马路中间。

秋神也是个哑巴。七人物里,哑巴好几个。阉脚弟、舞龙廖都是。秋神被人欺负时会拼命地喊叫,她的丈夫就用圆担护卫,他们的一儿一女倒是常智。跟在身边一起捡破烂。穿得邋遢就不用讲,更是很瘦小。作为拾荒者,没有人知道名字。却又极为抢眼。有一次从小路回家,看到他们在煮饭。烧鱼。鳞片刮在豆角架上。有个鸡笼,居然养有鸡,也在南风湿气里有恶臭。他们的狗在睡觉。身上裹有木刨花。菜地边上架栏晾了几件破衣服。飞蛾、苍蝇,都在他们周围飞。秋神在泥坪上敲废铁。我们从秋神家走过,穿过很多田径,再跑去祁家水渠看别人放鸭,迨至家中已天黑。妈妈只要看到我脚上沾泥,就知道去了哪里。所以在祁家渠洗鞋底是常事。

从煤矿小街也可以穿到秋神家。有时黑煤渣上,会见到别人丢弃的雪糕。可能也不小心掉落的。白冰躺于黑块,很孤立,很单一,也很傲洁,却又不得不面对,返不了温暖胃中那种爬也爬不走的就此死亡。像我的童年时不断有的一些失望,很少吃到一块小卖铺的冰糕,几乎没有零花钱,我更多是独自去喝食堂边的龙头生水,如果跑完操场渴得很的话。可是有一次,我看到秋神和她丈夫同吃一块冰糕耶。现在想来,他们特别相爱吧。巷角园,我忘记讲的一件事情,是那里有太多的萤火虫。四乔爷后来也不再打钟,打的换了铁轨铁。声音也慢慢习惯。那口钟去向扑朔。

偶尔是要遇见古怪的柴叔。他专爱摸小孩子的头。传说,被摸过就不再长高。实在令人惊悚。要连蹦三次,再连吐三次吐沫,可解掉他的魔法。江湖全称黄军装吃人阿柴手撕小孩叔。总穿身黄色军装,在学校附近小吃摊晃荡,冷不丁,选中一个孩儿摸摸头,摸完抽回背起手,露出吊诡冷笑。知道传说的小孩子都怕他。现在揣测他,或许根本没有恶意,甚至在表达爱意。只是有点怪诞。可能他特别喜欢小孩,为什么不在家里玩自己的小孩?他是鳏。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各种样希奇古怪传说。稚嫩头脑的浮游山海。一个傻子或一个疯子,最容易身后跟着一群想扔他们石头的孩子。

阉脚弟、舞龙廖、春头下寨菜婆,还有靠帮人劈柴与装殓死人为生的鸟光,我也是会讲到他们的故事。人们说起他们,讲述下脚料一般。老镇人会记得,新生活里的年轻人不知。旧区里,也是作为童年里,印象最深的小镇特殊人物,不管何时忆起,不能说都有栩栩然在目,可侵入感还是特别强。秋神因为离我学校最近,最容易想起他们一家。秋神五官长得小,头发平耳短。见过好几次,丈夫帮她剪头发。用那种大洋剪,剪刀脚一只是长弯钩,一只圆弧。那种洋剪通常别人家用来剪猪菜。她的丈夫举起剪刀,剪刀有秋神的大半头大。有一次放学,我和江一起袭击了他们家。

由仇转友后,我和江混迹在长新冰室居多,三天两头可以吃到他给的方便面。这点小恩惠,觉得他有大人物风范。整包就袋打碎,撒上粉包,作为结帮小领袖之间洽谈反动季风活动时的佐餐。“今天的味道怎样?”他问,我说:“好极了!”手上调味包的味道挥散不去,我们就用木患子来搓洗。反正祁家菜园多的是。他也常请我们到外面打桌球,玩电动,有一次他的自行车被偷,在河边哭。完全不像小领袖的作派。他是个小胖子,眼睛特别大。

可是在袭击秋神家时,冲锋小将他领牌当尖。

秋神与秋神男人抓他时,我们也没有去解救。只是赶紧跑散。我对秋神的战争,只是口中不断阴阳怪气地叫:阿秋阿秋!她最忌讳这样的称呼,阿秋是个音,在方言中是打喷嚏的意思。秋神最有名的姿势,在路上甩头打喷嚏。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症状,即便多年后我学了医。她一定是在甩头的同时大声喷嚏。她的样子脏,小也短,嘴边常流涎水,路上要是有孩子朝她扔杂物,她会奋起直击,跑得特别快,拖起扁担追。有时即便不需要扔她东西,大叫她阿秋,她就会恼怒。她懂得这是一种侮辱。我在她屋前大声喊时,心里其实是极恐惧的。只是不想输掉曾在江的面前许诺的必战之言,硬着头皮上了。

她发出咆哮。她的丈夫警告,走远点。呜哈呜啊。

江撒了一球蚂蚱腿。大部分掉地上,零星的蚂蚱腿挂在秋神头发,秋神哭了。我们事先也不知道他在口袋里藏什么东西。我们是下流有残忍的小孩。也喜欢看别人哭,也怕别人看到自己哭。秋神比我们这些小孩都矮小。她的丈夫也不算高,抓到江以后,顺手用水瓢倒了一泼水浇在凶手的头上,用手抓一把土抹他脸。我们跑远,也不时回头,远远见到在一个破烂小屋里,有人落汤。

我也停下逃跑的脚步,尽管其他人还在继续跑。看见江苦苦无助,傻站在一堆泡沫旁。也见秋神的男人已顾不上江,只是抱着那个又瘦又小的女人。只是抱着,抱着,抱着。天地之间相依为命地抱着,乌云压在城下无处可去了地抱着,抱着,抱着,抱着,像鸡毛被拔下,还要拼命想粘回鸡翅膀那样地抱着。我看见秋神宽大的衣服被抱皱了,可见是用力的,那样捆在一起地抱,远处山脚边夕阳带着碎云,空气那么清新,可他们的小屋前还是烟火缭绕,他们的狗也在叫,在土坡上的家,更像一枚船,陆上行,拖着渔网与枷锁的一个方舟星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苍耳子消灭过敏性鼻炎
露天电影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翻译赏析_作者田为_古诗大全
型腔铣清角移刀过高优化设置运用
雕刻机自动对刀,对角
【陕西】高佳慧《忆童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