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 ||《黄帝内经》简介(3):内经的理论建构背景

本篇导读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治疗疾病的需要,人们开始自觉地解剖身体,以观察消化器官的长短、形态、容量、脏腑的大小、位置的高下、质地的坚脆等......在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明显分化的时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学说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与医学知识融合为一体,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等。

《内经》是以探索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经典之作。它创建的理论体系较同类著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建构特点,包括建构背景特点和修辞、文章结构特点;

二、学术特点,可概括立足整体认识生命、重视生命过程的状态,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这三个方面。

《内经》的理论建构背景


1

社会背景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王权衰落,奴隶制解体,新兴的地主力量不断壮大,各国的诸侯先后开始变法运动,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为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发展,并最终导致各诸侯国变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和大动荡,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思想领域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蠭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引述了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把先秦以来的学术流派归纳为: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等六家。

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为《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外部环境。

首先,随着唯物、唯心、唯实等思想的逐步发展,自然科学不断进步,人们开始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物质世界。

《内经》提出了“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的观点。这一时期巫术、迷信等有神论的思想日渐衰落。哲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和巫术的分化,并且渗透到医学之中,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形成。

其次,诸子百家之学说的兴起,逐渐向医学渗透,用于解释生命现象,阐释医学问题。其中儒家、道家、阴阳家三家,对《内经》的理论影响,相对而言比较大。

例如,儒家的“仁爱”思想与中医学的“重生”思想,儒家的“中庸”思想与中医学的“和合”思想;

道家的“道”、“气”理论与中医学的精气学说,道家的“无为”思想与中医学的“恬淡虚无”养生观念;

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则成为《内经》理论体系的说理工具,已经成了中医学的主要内容。

最后,开放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开放的医学体系。《内经》大量吸收了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气象学、物候学、心理学等当时最为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成为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为《内经》体系的理论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总结医疗经验和升华理论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

2

医疗知识的积累

医学史研究得出这个结论: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医药的历史就有多长。

从人类最初的本能医疗行为开始,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知识,创立了非常丰富的医学理论。

西周时期,已为疾病确立了专门的名称。《诗经》载有许多古代疾病的证候和病名,以及预防保健的知识。《山海经》收载了一百余种药物,三十多种疾病。

春秋时期,灸和汤液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灸疗、针刺和药物成为医家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大批西汉医药帛书,如《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等,收载了涉及内、妇、儿、外、五官各科疾病的防治经验,及有关经络的内容。足见《内经》成书前,医家们就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

为了生存和发展,古人对生命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原始的解剖学就源于对人体自身直接的观察。通过宰杀动物、战俘,从最初本能的无意识的窥探,到后来主动的有意识的观察,人们对人体内组织器官的结构逐渐有所了解。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治疗疾病的需要,人们开始自觉地解剖身体,以观察消化器官的长短、形态、容量、脏腑的大小、位置的高下、质地的坚脆等。

《灵枢·经水篇》强调,“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其丰富的解剖知识,为《内经》理论体系,特别是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的基础。医疗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快速积累和发展,促进了诊法的形成和专业医生的出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等类似四诊诊法的记载。秦国的名医医和,更是提出了“六气致病说”,建立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雏形。

《吕氏春秋·至忠》记载了宋国文挚以“怒胜思”治愈齐闵王之病,这是最早的情志相胜疗法。这些都为《内经》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任何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有连续性的。《内经》成书之前,已经有许多医学文献问世,为《内经》的产生打下了理论基础。

《内经》中多处引用古医学文献,如《上经》、《下经》、《本病》、《齐恒》、《揆度》,这些珍贵资料虽已经亡矣而无可稽考,但是,其理论内核是构建《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石。

3

科学技术的进步

内经》阐释医理必须借助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大量吸收借鉴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科学思想有关。

春秋战国之后,天命鬼神逐渐被天道自然所取代,自然科学理论硕果累累,为《内经》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多学科研究的土壤。

农业物候方面,铁器逐步代替了木石农具。人们掌握了二十四节气对农作物影响的规律。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节气及物候的变化,成为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医学研究也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人体生命过程产生的影响,如《吕氏春秋》卷十二·季冬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等记载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充分倡导顺应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以养生,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保持健康。

天文历法方面,古人构建了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等,用以说明宇宙的结构和演化。通过长期的天象观测,战国至汉初建立了阴阳合历的四分历法。

《素问》有运气“七篇大论”,根据天文历法的规律,将气候、物候、病候的变化,纳入“五运六气”理论系统,从整体上研究、考察人在大自然环境中的健康、疾病的变化,以及周期性演变的规律。

《内经》时代观察月亮的盈亏,与人体营卫气血虚实有关,治疗上应该顺势而为。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所以,在针刺治疗的时候应注意,“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成为了中医学理论的特点之一。

冶金技术的发展,为针具的改造和提高创造了条件,金属针具逐渐代替了砭石。夏、商、周时期,已发明了冶金术,青铜时代金属针具的制造已具备了条件,后来又发明了冶铁术,在铁器普及应用于生产之后,铁针得以广泛应用。

战国时期,发展了炼钢技术,针具制作更为精细。《内经》中记载有“九针”,九针的创制与应用为刺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针具的不断变革,针刺的方法也不断发展,金属针具的广泛应用,使针刺技术盛行,疗效得到提高。《内经》对针刺治疗的理论精辟而全面,为后世针刺手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总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秦汉时期,自然科学的思想被吸纳到中医学领域中,给医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迪。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成为构筑医学理论的直接素材,并促进医学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是《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背景之一。

4

哲学思想的发展

任何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想最辉煌的时期,具备了非常发达的理论思维水平。

先秦时期形成的精气、阴阳和五行学说是当时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构建于此时的《内经》理论体系,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古人通过观察,掌握了大量的有关人体生命现象的客观事实,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临床经验,但是缺乏理论上的阐释。

在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明显分化的时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学说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很容易就被引入了医学领域,用于整理临床经验,阐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疾病变化,与医学知识融合为一体,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等。

古代哲学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构建,并且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中医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学术方向、理论特色,都具有了浓郁的古代哲学思想气息。

精气学说

盛行于先秦时期,是用来阐释宇宙万物构成的本源以及其发展变化的学说。两汉时期被“元气说”同化,并逐渐发展为“元气一元论”。《内经》理论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故精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最基本、最精微的物质,无形可见,运动不息,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因此,“气”又被称为“元气”。

精气在宇宙的存在有两种,即“有形”和“无形”,并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相互转换。精气运动是万物运动的根本,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内经》以精气学说的变化特点研究生命活动,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始基物质,是维持、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气的聚散和升降出入,决定着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并以气为中介阐释了人以及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联系性,将人体的疾病的变化机制概括为气的失常,并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人体疾病变化的基本规律。精气学说是形成《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

肇始于商周,成熟于秦汉时期。阴阳最初的含义非常朴素,仅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向日光者为阳,背日光者为阴。随着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对事物的观察范围不断扩展,阴阳的朴素含义也逐渐得到了延伸。

阴阳作为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用于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特征。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内经》把阴阳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方法论,广泛运用阴阳之间存在的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阐释人体的生命现象,并指导人们养生保健、临床诊断、治疗疾病。

阴阳学说贯穿于《内经》理论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最重要的说理工具和重要内容。

五行学说

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非常有影响的哲学思想。“五行”最初称为“五材”,即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以“五材”的不同特性为基础,采用取类比象、推络演绎的方法,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属于五行,并以生克乘侮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变化规律。

《中华遗产》2017年1月 绘图/陈泓宋

五行抽象演变为代表自然界万物的五大类物质的基本属性,具有哲学内涵。五行学说构建了整体的、动态的、联系的宇宙五行模式。

《内经》依据五行学说的基本理论,以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功能,以五行生克规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联系,以五行归类演绎说明人体自身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借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分析说明、推测疾病的发展、传变和预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入,使长期以来积累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得以系统化、规范化,使医学经验逐渐上升为系统的医学理论,逐步完成由经验积累向理论的升华和飞跃,建构出《内级》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文根据于毅老师讲课录音整理,未完待续。)
本文为国医传习所元老会联合创始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临床发挥 (内经学术及临床意义)1.5. 简介
哲学与思辨是中医的思维模式
零基础入门,教你快速学会中医(一)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8
黄帝内经 第三讲《内经》的学术体系
《黄帝内经》—《内经》的学术体系(3)王洪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