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羅存德及其《英華字典》

羅存德及其《英華字典》

沈国威 汉典文化传播 今天

作者簡介沈國威,畢業于黑龍江大學日語系,1981年 於北京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班畢業後,在北京語言學院任職至1985年。1985年作為公費留學生赴日本留學,先後在大阪外國語大學、大阪大學學習。1993年2月以論文《近代日中語彙交流史》獲博士學位。1991年起在日本的大學任教至今。主要論著有:《近代日中語彙交流史》(1994)、《新爾雅及其詞彙》(1995)、《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2010)等。曾編著《六合叢談研究》、《遐邇貫珍研究》等書。

19世紀在中國出版的為數眾多的英華辭典中,來華德國傳教士羅存德的《英華字典》(1866-1869)是一本值得大書特書的辭典。這本辭典代表了19世紀西人漢外辭典編纂的最高成就,對其後的英漢辭典以及日本的近代英日辭典的編纂、譯詞的形成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關於著者羅存德,故友那須雅之曾有過深入的調查,最近,熊英(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賀楠(關西大學博士生)等又沿著那須留下的足跡進行了追加性調查,羅存德生平事蹟已大致廓清。在此僅根據上述研究的成果簡述如下:

羅存德於1822年3月19日出生於德國西北部的一個村莊,父親是個製鞋匠人。羅的雙親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並希望兒子能成為一位牧師。1829年羅存德7歲時母親去世,父親於兩年後再婚,但1833年父親也不幸去世。這樣,羅存德在11歲時便不得不繼承了製鞋的家業。在兩位叔叔的幫助下,羅存德到18歲為止一直在公立學校學習。

1844年,22歲的羅存德作為公費生進入Rheinische  Missionsgesellschaft(R.M.G.)系統的神學校,學習神學和醫學直到1847年。在學期間,羅存德的外語才能受到了高度評價。恰好在那時,R.M.G.響應該會派往香港的傳教士郭實臘(C.Gutzlaf,1803-1851)的要求,派遣兩名牧師:葉納清(F.Genahr,1823-1864)和柯士德(H.Kuster)去中國協助郭實臘傳教。然而,柯士德到中國後旋即病篤去世,R.M.G·遂決定增派羅存德赴華。

1848年5月28日,羅存德到達香港,在郭實臘的領導下從事傳教活動,後來又在伶仃灣等地開設醫院,進行醫療傳教。1850年羅存德經由英國回國治病。在家鄉羅存德與Kind Alwine結婚,並脫離禮賢會。1853年9月,羅存德作為福漢會派往中國的第一名傳教士攜夫人再次來華,於1854年2月18日到達香港。羅存德為福漢會工作到1857年,後來該會因資金短缺停止活動。第二次來華後,羅存德的主要精力似乎轉移到了教育和文化出版活動方面。羅一生共出版圖書40餘種。

1854年12月,羅存德作為漢語和德語的翻譯與衛三畏等一同乘阿達姆率領的第三次日本遠征艦隊前往日本,參與日美和約的換文簽字活動。這時,他向日本負責翻譯的堀達之助贈送了麥都思的兩種辭典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1842-1843),English and Chines eDictionary(1847-1848)。

1856年,羅存德成為倫敦會的會員,1857年又被英國政府任命為香港政府的視學官(Govemment Inspector of School),與理雅各(J.Legge)ー起參與香港的教育行政。當時香港已經成立了13所公立學校(Govemment School),設置在維多利亞(Victoria)的大書院(Central School)統管這些學校。羅存德首先著手的工作是為中國的學童編寫教材。

羅存德從1864年開始著手《英華字典》的編纂工作。1869年字典完成前夕,羅存德與China Missionary Conference因教義發生對立,被褫奪神職,同年9月以後黯然返歐回國。羅氏回國後,為了消除羅的影響,出版社(Daily Press Office)接受有關方面的命令刪去了《英華字典》的三個序言(詳細參見那須雅之前揭論文)。

羅存德於1874年作為牧師移居美國,1893年12月24日在美國去世。

《英華字典》於1866年10月出版第一冊Part Ⅰ,以後每年一冊至1869年四冊(Part Ⅰ-Ⅳ)出齊。裝訂形式有四冊分訂本和二冊分訂本(不計在日本重新裝訂的一冊合訂本)。

第一冊卷首有羅氏的英文序言,日期為1866年4月28日。英文序之後是一篇漢文序言,署:同治丙庚夏四月翰生張玉堂書於九龍官署西齋,鈐「武功將軍」、「玉堂之章」印二枚。「武功將軍」為清代武官名,從二品,可知張玉堂是當地的行政軍事長官。張在序中對羅的字典大加讚揚說:

其中俚語文言無不悉載、前人所略者譯之不厭其煩、所贅者刪之不嫌其簡、訪諮至於邇言、搜羅不遺俗字、重抽舊緒、別出新詮、博采傍稽、合參互證。

張玉堂序中還有「無事常到九龍過訪」的表述,可知辭典的編輯是在香港一帶進行的,羅存德英文序中的Punti(本地)也可以確定為廣州方言。

羅的字典之前,有過馬禮遜的《字典》(1815-1823,主要為外國入學中文用),麥都思的《漢英辭典》(1842-1843)、《英漢辭典》(1847-1848)和衛三畏的《英華韻府歷階》(1844)。張序中的「前人所略者詳之……」云云,是否意識到上述辭典不得而知。但是關於俚語、俗字的評價是符合《英華字典》的實際情況的;而「重抽舊緒、別出新詮」則是對羅存德譯詞創造的極好概括和總結。這就是說羅在編纂字典時,除了新造以外,採用原有的舊詞(重抽舊緒),或對舊詞賦予新義(別出新詮)是該辭典譯詞創造的主要方法。這同時說明了《英華字典》的新概念移入還可以在舊詞新義的範圍內進行。而19世紀末,政治、經濟、自然、人文科學等領域全面開始導入西方新概念,僅靠舊詞新義便已經無法對應了。維也納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裡收藏有羅存德獻給奧地利皇帝的四卷本《英華字典》,第二卷前有一個序,為其他版本所不見者,落款日期為1867年6月15。第四冊Part Ⅳ前也有一個序言,落款日期為1869.2。當時《英華字典》全四冊已經完成,只待印刷了,因此可以說這是ー篇跋文。在這裡,羅氏對整個字典編輯工作進行了回顧:羅存德說,《英華字典》收錄了5萬以上的英語單詞,譯詞使用了60萬以上的漢字。羅認為僅僅標示出等價的譯詞的做法常常不能從根本上滿足學習者、使用者的需要,為此,他儘量給出了每個單詞的各種實際的使用情況。

由於羅存德的突然離去,以致該字典在中國國內的流通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現在在中國國內幾乎很難看到他的字典和著作。但是,羅存德字典出版當時正值日本處於學術轉型期,蘭學家轉向英語,需要學習英語的工具書,羅存德接受了大量來自日本的訂單。現在,僅以公共圖書館計日本就有30家以上的圖書館收藏《英華字典》達70餘套之多。《英華字典》衍生了多本英和辭典,如柴田昌吉、子安峻編《附音插圖英和字彙》(1873)全面参考了羅存德的譯詞,津田仙、柳澤信大、大井鎌吉編《英華和譯字典》(2卷,1879)、井上哲次郎訂增《訂增英華字典》(1884)則是羅存德辭典的翻刻版。由於《英華字典》對日本近代英語學習史、日語詞彙史的影響巨大,所以日本學界很早就開始對該字典,或利用該字典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究。1995年佐藤武義、成澤勝使用日本東北大學藏《英華字典》出版了CD-ROM復刻版,1996年那須雅之從東京美華書院出版了二冊復刻本,並撰寫了題為〈『英華字典』初版の原姿について——その構成內容をめぐって〉的解說。羅存德在中國乃至亞洲近代傳教史上的地位如何?他的《英華字典》究竟為近代以後的漢字文化圈新詞的提供了什麼等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摘自 沈國威 《近代英華字典環流》



汉典:zdic.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Robinson Crusoe中譯本考略
【明】邵宝林氏家譜序
見多識廣:勿忘《遐邇貫珍》
禮記 : 樂記
七律贺显德殿英节祠上梁[七律]
小蝸牛 被鳥吃 再拉出 仍存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