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分享:漫谈葱豉桔梗汤

漫谈葱豉桔梗汤

末流郎中

葱豉桔梗汤,出自《通俗伤寒论》。由葱白、苦桔梗、焦山栀、淡豆豉、苏薄荷、青连翘、生甘草、鲜淡竹叶组成。

功用为疏风解表,清泄肺热。宜风温初起时,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者。

风温,多发于春月和冬初气候晴暖之际。此病初起,邪多犯肺,故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苔薄白,脉象浮数。一般用辛凉解表之法,使邪从肌表而解。

俞根初创此方甚妙,以通阳发汗之葱豉汤与清泄上焦的桔梗散合为一方,减去苦参一味,为辛凉解表剂的又一法门。

葱豉汤,出葛洪的《肘后方》,由葱豉组成,顿服。不效再加葛根升麻,服之多可取汗,再不汗,加麻黄。细审之,葛氏乃通阳发汗之义也。葛氏认为“伤寒有数种,庸人卒不能分别者,今取一药兼疗之”(葱豉汤)。此方作用平和,温而不燥,汗而不峻,故孟河派大师费伯雄先生说:“本方解表通阳,最为妥善。”由于葱豉汤的功用,后世或加辛温,或加辛凉,处方甚多,开万世无穷之利矣。

其实呢,此方方剂学解读就一个葱豉汤桔梗散之解,个人看来还是有挖掘拓展余地的。这个方子里面,有《伤寒论》里的栀子豉汤。这个栀子豉汤,治心中烦热窒,这个落点在咽喉到胃上口这条线上,清热开胸呗。

所以,葱豉通阳解表,栀子豉清热开胸,桔梗散(去苦参)清泄上焦,再加薄翘疏散风热,竹叶和山栀配合,又能引导热从下泄,从而诸药合用,辛散外解和清泄下夺,自然就诸症悉除了。在解析这个方时,如果脱离了栀子豉汤的认知,就把胸中烦热窒忽略了,就成了估摸着用方了。并且忽略栀子豉汤,还有另外一个不良后果是,焦山栀,生甘草,淡竹叶的合作关系被忽略。大家看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竹叶草梢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木通利水通关,生地滋阴清热。但病之初起,阴液未伤,这个时候用生地就嫌腻膈了。那么栀子泄三焦之火,利尿而有缓泻功能,可以看作木通生地合作的缩小版。那么,栀子竹叶甘草,就是个小的导赤散局面。

这样来看,葱豉加薄翘,辛散其表,栀豉合桔梗甘草,清热开胸疏风排脓,再栀子竹叶甘草合用,来个小导赤。岂不是一目了然了?

俞氏在原方后,有诸多加减法,所谓咽阻,喉痛,加紫金锭,大青叶,咳而痰多加苦杏仁,胸痞去甘草,加生枳壳白蔻。这些可供参考,以广思路。

作为风温初起之方,桑菊饮证轻点,本方证候稍重。桑菊饮重在清肃肺气,微发其汗以解肌。而此方偏于疏风解表,清泄肺热,用药认知是明显不同的。当然,银翘散的功用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所以三个方的次第是:桑菊饮→葱豉桔梗汤→银翘散,由轻而重。

当然可临床统合,按小中大之制,相机而为,似乎简便些。

《类证活人书》里的活人葱豉汤,就是葱豉加麻葛,功用发汗解表散寒。力量比《肘后方》的葱豉汤要大些。还是葛氏的路子。

这个葱豉桔梗汤就说到这里。理解未必正确,望诸贤教正。

末流郎中谨上 2020.8.23日凌晨2点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感冒风热犯表——葱豉桔梗汤——阴阳解析
风热感冒所致的头痛、发热、咳嗽、咽痛,这个百年名方,你知道吗
葱豉桔梗汤
温病学方剂歌诀 云海邹羿博客
中医经典方剂2(对症抓药)
葱豉桔梗汤—Earls36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