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灵探险:赛斯修炼法(1984)第十七章:肯定你的情绪

第十七章:肯定你的情绪

……你必须接受你的“情绪性的自己”,不是表面上或理想上能接受它,而是以它现在存在的样子接受它:你现在是什么这个现实——而后你才能开始去在“你是什么和你有什么”上下功夫。“自己”是切身的就如“一切万有”是切身的一样,而你最快的切入之点就在你现在的感受这一点上,别无他法。你在这一刻或任何一刻接受你的感受,就能打开达到你的情感之门……

——《与赛斯对话》

◇ ◇ ◇ ◇

如我们已明白的,情绪是冲动的一种,因而,是与包含了我们理想的心理模式的“架构二”有直接联系的。内我是在“架构二”里运作的,处理它不断以“有觉性的能量”的方式收到的资讯,选择并转译那些与我们切身有关和有益的资料,再把它送到“架构一”让自我去据之行事。

但我们却太常不对我们收到的冲动采取行动,尤其是当这冲动是以一种情绪的形式出现的时候。我们已变得害怕我们的情绪,怕如果我们让它们出来,“闸门便会冲开了”,而我们会被消灭——或消灭了别人。但害怕我们的情绪比表达它们可能终究会导致更激烈的后果,因为焦虑加到原来的情绪上只会加强了它。

在任何被阻挡住的冲动之后有这么多力量的理由是,情感累积了起来。好比,举例来说,你觉得自己对某事生起气来,却因你认为生气是不好的,就压下它来。你仍在内心感觉到那未被表达的怒气(虽然也许你并未意识到——它现在也许是在一种痛或背痛或沮丧的形式里),它令你感觉无力,那种感受增强了原来的愤怒的感觉。犹有甚者,你情绪累积了起来——若它即刻被表达的话,本来会很快就消散的。当压力在你内升高时,你发现自己“恶向胆边生”,因而令你自觉有罪和恐惧。你压下那些恶念、罪恶感和恐惧,在原先被否定的冲动上又加上更多的压力……如此这般,直到你发展出胃溃疡、患上偏头痛、沉入严重的沮丧或犯下“持械抢劫”为止。

只压抑一次不太可能会导致这么悲惨的后果,但问题在于,我们经常不断的压抑情绪,而必须找到什么来释放累积起来的压力。讽刺的是,我们所以压抑情绪的一个主要理由,就在于我们看过一些怒气或怨恨爆发成暴力的情形。这仿佛证明了情绪是危险而不可信任的。但事实上,危险的不是当情绪自然的由冲动升出时予以表达,却是它的压抑。情绪自然自发的表达从不会是一种暴力行为。

赛斯在攻击性和暴力之间做出分别。攻击性本质上是具创造性的;它是被导向一个目标的能量,而常被用来作为防止暴力的一种沟通。他用动物露出牙齿或咆哮以表达对其他动物之敌意为例。这是一种仪式化的沟通行为,是用来防止而非发动暴力的。暴力则恰恰相反,它是向被压抑情绪之压倒性力量投降的举动,并且是破坏性的。那么,当我们在一种攻击性的情况里时,我们对我们的能量和力量有所控制,而在一个暴力情况里则否。能量失了控而消散了。

我们需要对创造性和攻击性之间的关联有更充分的了解。我们常以创造性是“从天而降”的什么东西——好像是什么对我们发生的事而非什么我们令其发生的事。但创造性是我们拿“从天而降”的东西怎么办——我们拿我们的冲动怎么办。创造性是攻击性之结果,是把我们的能量导向一个目标之结果——一个透过我们的冲动“从天而降”的目标,不论这目标是捧腹大笑,是不去理睬某人,是写首小诗,或以其他什么方式来传达我们的冲动——使它在物质实相里显现出来。那么,一个创造性的行为就是一个传达我们冲动的行为,而攻击性只是这行为的实践,是利用力量去创造。在另一方面,暴力却是利用力量去破坏。

很不幸的,我们常会把力量与暴力和破坏联想在一起。我们没悟到我们经常在创造性地利用我们的能量/力量,而在少数场合,当力量走上歧途时,那是例外而非常规。当然当这发生时是很吓人的,因为我们感觉如此的无助,如此的失控。看起来仿佛力量占了上风,而我们无能为力。但解决之道不是对力量避而不见、忽略它、压抑它,却是让它流动。只有当它累积起来时才有害,而非在它出现时就善加利用。

压抑我们的情绪的另一个效应,就是令我们与我们有意识的信念脱了节。我们的情绪自我们的信念生起,而当我们表达它的时候,就让我们看到我们对某事的想法;当它们被压抑时,我们就被剥夺了得到很珍贵的回馈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觉知我们的信念为何,我们就无法希望能有意识的担当“实相创造”这码子事。而如果我们压抑了象征我们信念的那些情绪的话,我们就无从觉察我们的信念。

那么,情绪就像其他的冲动一样,也是讯息;意思是要告诉我们某件事。除非我们表达它们,我们无从得知那讯息是什么。我们必须信赖在情绪里是有一个讯息的这个事实——它们并不只是武断的、无意义的感受,却是一个代表我们具有的信念的象征。任何情绪,感受而面对了,便自动地透露出其讯息。你会了解你为何那样感受。你将会看见在那情绪之后的信念,那会解释了你的反应。而一旦你了解这一点,那情绪便会转变成别的东西。因为情绪永远在变动。

然而,这并不表示,如果你对人生了气,你必然应该对他们吼叫,或以其他方式在他们面前表达你的怒气。这并不见得总是件聪明的事。但你能够认出你是在生气,而如果可能的话,自己躲起来捶一个枕头,或以某个其他的法子具体地表达愤怒。那愤怒的感受会很快地平息,而那讯息会自行现身。毫无疑问的它会与你害怕的某事有关。因为驱动所有的——再说一次,所有的——所谓负面行为的就是恐惧。而恐惧就是不信赖你自己的结果。

举例来说,假设你因一位朋友不守诺言而生气。你帮助他完成一样任务,而他答应以帮助你为交换,但在那工作必须完成的那一天却没出现。这真令你气疯了。你栩栩如生地幻想你把他打成肉酱,觉得很有意思。你能感觉自己在揍他而且享受着泄愤的滋味。过了一会儿那幻想消褪了,你觉得平静、放松而且调和,因为当你顺着你的感受走时,你统一了心和身。在这状态下,你悟到,你生气是因为你本来害怕你一个人没能力做那件事;你一直逃避不敢去做,因为你不认为你自己能够做。你悟到你朋友的没能实现他的诺言事实上对你而言是“塞翁失马”,因为现在你有机会去学做某件新的事,因而增加了你的胜任感及自我价值。每一次你让你的“负面”情绪自然发展,你就会发现在它们后面有一个完全可被了解的信念——一个你原来可能没有觉察到的信念。

憎恨是许多人害怕或感觉有罪的一种情绪,因为它太常是针对一个亲密的人。这的确很吓人;有那样的感觉似乎是很“坏”的。它一定是表示我们并不真的爱那人。我们多虚伪啊!但老天啊,我们多恨那个人令我们有这种感觉!于是这些念头就在我们脑子里打转。然而,如赛斯所说,恨是近乎爱的,因为两者都是建立在自我认同上的。在爱与恨这两种情形里,我们都是与我们爱或恨的对象认同的,不论它是个人或理想。当我们恨的时候,那是因为我们感觉很痛苦地和爱分离了。(那是说,我们的恐惧——我们的信念——是我们是很痛苦地与它分离的。)赛斯举了个小孩对父母说“我恨你”的例子。在这讯息之后的讯息是“我这么爱你,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坏?”(《个人实相的本质》)。如果父母能了解这点,他们就不会试图去压抑或处罚一个小孩,不许他说这样的话,因为,表达了之后,恨会转回到爱里来。但任它溃烂的话,它可能爆发成暴力。

情绪是我们所拥有的最浓缩的能量形式——一种创造力与学习的极有力的来源。跟随它们会导致对我们自己的很有价值的洞见。我们必须信任我们的情绪并且信任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对我们自己及我们的人生说“好的”而接受我们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必须肯定我们自己。如赛斯说的:

◇ ◇ ◇ ◇

你对自己的肯定是你最伟大的力量之一。你有时候可以相当正当地否定经验的某些部分,而仍确认你自己的活力。你不必对你深感不安的人、问题或事件说“好的”。肯定不是指对任何降到你身上的事情有一个淡而无味的软弱的接受,而不管你对它的感受如何……情绪……是情感的自然而不断变化的状态,而每一个都导入另一个……去拒绝它们是无用的……情绪就只是情绪……你无法肯定一种情绪却否认另一种而不建立起障碍的。你试图把你认为的负面情感藏在你心的密室里,就好像在过去,他们把发疯的亲人关在密室里一样。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你不相信你在肉身里的个人性的一些面。肯定是指接受你的灵魂如它在你的动物性里的样子……你不能否定你的动物性而没否定你的灵魂……那么,肯定就是默认你——作为一个在肉体内的心灵——去形成动物性的物质实相的能力。

——《个人实相的本质》

◇ ◇ ◇ ◇

这个练习并不复杂:只是肯定你自己。常常这样做。肯定你的情绪,肯定你生活中的事件,照照镜子而肯定你自己。任何时候你若发现自己感觉焦虑或迷惑,对你自己说:“这是我的人生,是我形成它的。”明白你的情绪是你形成那个人生的工具,它们是一个你借以了解自己的有用而宝贵的方法。欢迎它们,肯定它们和肯定你自己。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情绪与健康 (赛斯资料节选)
赛斯心法不是把理性拿掉,它是把理性与直觉合在一起。
跳脱情绪循环
熊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攻击是心理能量的耗散|测试:你是否具有较强攻击性?
攻击型人格障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