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敷敷肚脐就能治病,中医是怎么做到的

导读:今天学习几个简单易行的外治小方子,以备不时之需。

因小儿服药困难,小儿给药途径除口服外,常采用外治法,其途径有皮肤给药、粘膜给药,穴位给药等。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对药物反应比成人明显,采用外敷法,药物的性能较易发挥。

1

外敷疗法应用于伤科也有悠久的历史。

《普济方·折伤门》就有贴胁的记载,近代理疗中的蜡疗法,被誉为较理想的透热疗法,意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祛瘀生新,然外敷疗法更因药物的作用而较蜡疗为优。

外敷法是将药物捣烂或研末,加入水、醋或其他赋形剂,调匀后涂敷于体表,使药物性能从皮肤或循经络传导而发挥作用的一种疗法。

2

吴茱萸末外敷涌泉穴(脚心),治咽喉口腔疾患。

如小儿患痄腮(腮腺炎)可用吴茱萸研粉,用醋调成泥,敷于脚心,每二、三日换药一次,常二、三次即消肿。这是因为既有穴位,又能引热下行,消散肿核,故效果很好。

白芥子敷肺俞穴,可治哮喘,肺俞在背部第三、四胸椎横突间,脊柱之外方一寸五分之处。

3

脐疗则将患者肚脐用温开水洗净、搽干,取药粉200毫克敷于脐窝中,上盖软纸片,再加药棉压紧,外以胶布固定,三至七天换药一次。

丁香、肉桂各等分为散,敷神阙穴(即肚脐)可止腹泻(尤以因受寒而泻)。

五倍子、辰砂各等量,敷神阙穴,止盗汗。

五倍子焙研粉,以唾津和为饼,填脐内,止小儿夜啼,状如鬼祟。

疳疾散敷脐治疳疾,疳疾散是由桃仁、杏仁、大黄、山栀各6克,芒硝9克共研末,用蛋清、葱白汁、醋、白酒少许调敷,每日换药一次。

疳疾散敷脐后,药效吸收很快发挥作用,从表达里,清热通便,脾的运化得以恢复,积滞即能消散。

脐压散治疗高血压病,以胆汁制吴茱萸500克,龙胆草醇提取物6克,硫黄50克,醋制白矾100克,朱砂50克,环戊甲噻嗪175毫克,将以上药物温合研极细粉末备用。

每次用药粉约200毫克,倒入肚脐窝内,敷盖棉球,外用胶布固定,每周换一次,连用四次。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谢海洲医学文集》,谢海洲著,王世民、洪文旭等整理,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4.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效的敷脐疗法
【转载】76个中药外敷疗法肚脐偏方【非常实用】
肚脐贴敷疗法 治疗痛经的良方
我常用的几个中药外治法)
敷脐疗法
关于敷脐 敷脐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