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切掉乳房的妈妈
原创 张小冉 全民故事计划 
看着父亲大清早来电,我心里直犯嘀咕。父亲支支吾吾地问我课程忙不忙?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母亲接过电话,说他们没什么事。

—这是全民故事计划的第585个故事—

前 言


杨蕾蕾今年38岁,是一位全职妈妈。父母恩爱,妹妹贴心,丈夫13年相依相伴,儿子刚结束一场小升初的考试。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背后,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伤痛。
 
从2006年开始,15年间,杨蕾蕾的母亲三次患不同类型的癌症,每一次确诊,都无情地撕裂了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病魔用最残忍的手段摧残了杨蕾蕾母亲的身体,但是,家人是杨蕾蕾母亲的底气,这位坚强的女性执着地热爱生活,不向病魔屈服。
 
以下,是杨蕾蕾的口述。
 


直到母亲躺在手术台上,她才在医生的交流中,知道自己患甲状腺癌,这是母亲第二次确诊癌症。
 
上手术台之前,我和妹妹已知情,刻意瞒着母亲和父亲。
 
2016年9月,我陪同父亲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心脏支架。父亲住院期间,考虑到母亲有患乳腺癌病史,我带母亲做了全身体检。
 
一周后,我接到体检中心的电话,医生说高度怀疑母亲患甲状腺癌。彼时,哈尔滨气温骤降,空气中透着凉飕飕的寒意,冻得我的声音不受控制地颤抖。
 
医生听出我的语调变化,让我别害怕,安慰我说甲状腺癌的预后效果好,基本不影响寿命。并且,母亲尚未出现任何症状,应该属于早期。“但是,必须及时治疗。”医生叮嘱了两遍。
 
挂断电话,我迅速告诉自己,刚做完心脏支架的父亲和有过患癌经历的母亲,都不能知情。
 
我交代妹妹带母亲去医院的两腺外科复查,为了不引起母亲的怀疑,我故作轻松地返回我生活的城市济南。
 
复查后,母亲确诊患甲状腺癌。
 
我和妹妹统一口径,告诉母亲她被查出甲状腺结节,需要做手术取出结节,确定性质。上手术台前,母亲很乐观。她坚信自己是良性结节,打趣地说自己患过一次癌症了:“老天也不能可着我一个人祸害啊!”她笑称自己对癌症已经有了免疫力。
 
父亲虽然有所怀疑,但也配合着我和妹妹安慰母亲。
 

母亲第三次确诊癌症 | 作者图

确定手术时间,我从济南赶回哈尔滨,到家时已是深夜。母亲亲手为我包了饺子,守在家门口等我。
 
那晚,母亲一直唠叨着跟我说对不起,她责备自己生病,让我路途折腾,抛下自己的小家,花钱也浪费时间。我强装镇定,安慰母亲是个小手术,让她别害怕。母亲不以为意:“大手术都做过,没什么好怕的。”
 
手术前,需要家属签字,父亲这时才知道母亲再次患了癌症。
 
父亲一时控制不了情绪,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下来,哭得像个孩子。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时,父亲握笔的手止不住地颤抖。他特别困惑,为什么这样可怕的疾病,再次缠上他的妻子。
 
蒙在鼓里的母亲,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被推进手术室,她命令妹妹赶紧回店里上班,她怕妹妹陪她做手术耽误时间,影响冷鲜肉店的生意。
 
手术进行时,母亲从医生交谈中得知了自己的真实病情。医生频繁地在手术室旁边的沟通小窗口喊家属,告知我们母亲的血压飙升到200。手术室外的父亲瞬间慌了手脚,坐立不安,我知道此刻手术台上的母亲,和我们一样恐惧。
 
手术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医生顺利切除了母亲脖子左侧的甲状腺。
 
术后病理确认,母亲患甲状腺微小状乳头癌,病灶约1厘米,主治医生确认病灶全部摘除,并清扫了淋巴结,手术很成功。
 


术后,白天我照顾母亲,晚上妹妹过来,我们一同在医院陪护。
 
刀口在脖子上,母亲无法开口说话。她心疼我们,一个劲儿地用眼神和手势示意我们休息。母亲怕半夜解便影响我们休息,她甚至拒绝喝水。
 
拔出引流管之后,母亲可以说话了。她没有埋怨我和妹妹瞒着她,还安慰我们,说她的症状很轻,不疼。
 
母亲的演技不佳,被我轻易识破了。她其实是一个对疼痛很敏感的人。母亲喝汤时,她会疼得刻意躲避我的目光,狠狠地抠自己的手指,试图压制麻药褪去后的痛感。
 
好像打我有意识起,母亲就习惯性逞强。十年前,母亲确诊乳腺癌时,她也命令父亲,瞒着我和妹妹。
 
母亲和父亲青梅竹马,从小是同村的邻居,读小学时,又是同班同学。姥姥和奶奶互相看中,敲定要成为彼此的亲家。
 
结婚后,父亲习惯性地听从母亲的安排,年轻时的父亲脾气不好,不会心疼人,母亲事无巨细地包揽家庭琐碎。母亲在砖厂搬过砖,种过地,开过小卖部,当过厨师,她像我们四口之家的大家长,把丈夫和女儿们护在她的羽翼下。
 
2006年,我读大学,妹妹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外打工。
 
母亲在澡堂搓澡时,搓澡阿姨提醒她乳腺有肿块。起初,母亲不太在意,认为是过于劳累导致的乳腺增生。之后,搓澡阿姨多次提醒她,并暗示她情况不乐观,母亲半信半疑地致电父亲,让父亲陪她去县城的医院检查。
 
县城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让母亲立刻去哈尔滨的大医院复查。
 
在哈尔滨肿瘤医院,母亲做完乳腺钼靶X线检查后,医生初步诊断母亲患乳腺癌。
 
医生想把病情私下告诉父亲,母亲执意让医生不要回避她:“我做好准备了,什么结果我都接受。”医生讲出结论,要求对病灶进行活检,母亲担心大医院花费太高,要求回县城的医院治疗。
 
母亲确诊乳腺癌的那天早晨,父亲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我赶着去上课,看着父亲大清早来电,我心里直犯嘀咕。父亲支支吾吾地问我课程忙不忙?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母亲接过电话,说他们没什么事,交代我专心准备毕业论文,认真参加招聘会。
 
始终,母亲没有告诉我真相。
 


不久后,舅妈对妹妹说漏嘴了,我们这才知情。听到母亲患癌症的一瞬间,我忽然觉得我要失去妈妈了,恐惧感从四面八方向我逼迫而来。
 
我立刻动身从学校赶回家。在火车上,涌出的眼泪不受控制,我不停地模拟如何开解母亲,命令自己见到母亲时,一定不要哭。
 
看到母亲瘦了一大圈,我心里揪着疼。我履行了让自己不哭的约定,母亲却哭了,她紧紧地攥住我的手,抱歉地说:“我没让你爸告诉你们,就怕折腾你们,耽误你们的事儿。可......又想着这要下不来手术台,连你俩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可咋办。”母亲的眼泪脆生生地砸在我的手背上。
 
经过评估,医生提出母亲可以做保乳手术,毕竟她刚满44岁,一双完整的乳房是一个女人的底气。
 
父亲得知保乳手术复发率相对更高,全切更彻底,他一改往日听从母亲安排的习惯,坚定地要求医生给母亲做乳房全切手术。
 
父亲激动地对医生说:“美不美的咱不在乎,她的命要紧!”母亲也同意父亲的决定,她说与自己身体的完整性相比,她活着,才能给丈夫和闺女们完整的家。
 
术前,医生交代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我看到父亲签字时,迟迟下不了笔。我提议由我来签字,父亲不同意,他重重地摇头:“不用怕闺女,你妈福气大,能撑过来。”
 
进手术室前,母亲把黄金项链摘下来交给我,那是妹妹用第一笔工资买给她的礼物,母亲视为珍宝。母亲顺势依次看了看父亲、我和妹妹,吃力地把嘴角挤出一丝笑容,什么话都没说。
 
我和妹妹在手术室门前站了两个半小时,父亲坐在走廊的地面上,面无表情地盯着手术室的灯,反复搓手,谁都没有发出声音。
 
手术结束后,父亲的双腿完全麻木了,无法正常站立。医生拿着从母亲乳腺上切下来的一袋物质,告知我们等待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
 
昏睡的母亲被推出手术室,她的胸前缠了好多条白布,特别刺眼。
 
母亲的刀口从左侧乳腺延伸到腋下,麻药褪去痛感袭来,她日夜无法合眼。母亲身材偏胖,导致刀口更加难愈合。疼痛撕扯一夜,隔天复查,伤口已裂开、化脓。
 
母亲知道自己的刀口触目惊心,在护士给她换药时,她不让我和妹妹站在她的身旁。隔着帘子,我能听到母亲咬紧的牙关咯咯作响,她把父亲的手掐出抓痕,还逞强对我和妹妹说:“妈不疼,只是布条勒得有点难受。”
 


术后,空荡荡的乳房时刻提醒母亲,她的身体存在缺陷。
 
母亲害怕有人来探望她,为了避免直面亲友的关心,她会在朋友到访时,假装睡着,拒绝开口说话。
 
父亲不让我和妹妹继续陪着,命令我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督促妹妹照常上班。
 
我返校的前一天,和妹妹一起给母亲洗了一次头发。
 
我拿凳子垫在床头,妹妹准备好热水和毛巾,我们俩一点点沾湿母亲的头发,轻轻摩挲着发丝。
 
打我有记忆起,那是我成年以后,第一次与母亲那么亲密。
 
躺在我怀里的母亲,一点点卸掉伪装,平静地向我们吐露心声:“刚知道这病,你爸比我还害怕,我就想大不了就是一死。看见你俩,我才害怕了,我还没看到你们结婚,寻思着要是妈没了,你们哪有娘家啊!你爸,更是连家也没了!”
 
父亲好像一夜之间成熟了,他陪母亲住了22天院,出院后,全程陪伴母亲做了4次化疗。
 
化疗副作用导致母亲头发掉光了,她顶着光秃秃的脑袋外出时,全身不自在。母亲让父亲帮她买一顶帽子,父亲认为天气太热了,怕她捂着不舒服,他安慰母亲,光头的样子很好看。
 
那时姥爷在世,姥爷怕爱美的女儿因为切掉乳房感到自卑,他亲手用棉布和棉条为母亲做了一个义乳。母亲将义乳填在左边的文胸里,撑起了那份空缺。
 
很多年后,我和妹妹发现淘宝里有各种材质的义乳,为母亲网购新的义乳替代了姥爷的手工义乳。母亲将姥爷做得义乳清洗干净,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那个义乳藏着不在人世间的姥爷对女儿的牵挂。
 
母亲逐渐接纳自己的身体,但是,在公共澡堂将自己有缺陷的身体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是母亲心里一道难以攻克的障碍。
 
母亲长达两年没去过公共澡堂:“算了,别吓着别人。”
 
我怀孕那年,母亲担心我独自去澡堂滑倒,才鼓起勇气陪我一同前往。她在澡堂脱掉衣服之后,全程用手捂在左胸的伤疤上,她埋着头回避别人的眼光,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母亲深知乳腺癌有遗传风险,我和妹妹结婚后,她建议我们尽量在30岁之前生孩子,并要求我们母乳喂养宝宝,每年准时提醒我们进行乳腺检查。
 
我怀孕7个月时,因中央性前置胎盘住院,40天躺在病床上保胎。
 
母亲第一时间从老家赶来济南,时刻守在我的床前给我念书、聊天,处理我的大小便。
 
她四处打听,买相关书籍了解我的情况。她得知前置胎盘的孕妇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大出血,导致休克引起死亡。母亲再也不敢在夜晚入睡,漫漫长夜,她时常眯一会,就掀开我的被褥检查一番。
 
40天的卧床不起,导致我一度抑郁,时常对母亲发脾气。我曾吼着对母亲说,我不想活了。
 
母亲哭着对我说:“闺女,妈恨不得替你遭这些罪。想想你肚子里的孩子,它每天都踢你,哪个当妈的,不是为了孩子而活呢?”
 
当我的孩子出生,我也为人母时,才能读懂母亲的眼泪。
 


癌症两度撕裂了母亲的生活,尚未抚平碍眼的疤痕,噩梦竟复制上演——母亲第三次确诊癌症。病魔以一种让人错愕的方式,再三纠缠母亲。
 
去年8月,母亲频繁胃疼。她认为是吃到不干净的食物,便随意吃了胃药捱过去。挺到11月,母亲出现呕吐情况。父亲带母亲去医院做胃镜,医生不解地问:“这胃得疼成什么样了,你竟然还能挺着现在才来医院。”
 
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再疼也不如30年前疼得厉害。
 
1993年,母亲确诊胃溃疡,吃什么吐什么,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降到90斤。当时家里穷,我和妹妹尚在读书,母亲必须为了生计奔波,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她找来土偏方,把自己从90斤吃到150斤,胃疼暂时被控制住了,她便不再关注自己的胃病。
 
2020年12月8日早上8点15分,我接到父亲的电话,他刚刚拿到母亲的病理报告。母亲胃窦内的一小堆灰白组织,直径0.5cm,确诊胃窦低分化癌。
 
母亲在病房迟迟等不回前去拿报告的父亲。当父亲两手空空折回病房时,母亲敏感地察觉到异常。
 
母亲在心脑血管病房住院,肿瘤外科的医生来到病房,按压了母亲的肚子,让她换到肿瘤病房做进一步治疗。那一刻,母亲像身体的力气被抽走了,特别忧伤。
 
母亲沉默着开始收拾衣物,搬到了9楼肿瘤病房。
 
这一次,母亲开始怨天尤人,她不吃也不喝,躺在病床上,眼泪浸湿了枕头。疫情期间,只能父亲独自在医院陪护,我们焦急地给母亲打电话,她也拒接。
 
母亲发朋友圈,她说自己孝顺婆婆,扶贫济弱,不犯口业,对人赤诚,为何病魔又缠上她?
 
没有答案。
 
我无法进入病房,只能在一楼的探视窗口跟父亲见面。父亲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的后背佝偻着,愈发消瘦。
 
我丈夫探视时,送给母亲的花 | 作者图

母亲来了。母亲埋怨我和妹妹衣服穿得太单薄了,怕我们着凉。我赶紧接话:“妈,你外孙英语考了满分,可高兴了。”妹妹也说最近猪肉涨价了,店里生意特别好,她和妹夫俩人忙不过来,盼着母亲出院后到店里帮忙。
 
母亲含着眼泪,抬头望向我和妹妹,狠狠地点了点头。
 
医生分析母亲的胃肿瘤属于早期,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母亲没有犹豫,同意立刻手术。
 
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母亲的胃被切除2/3。不幸中的万幸,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及网膜以及上下切缘未见癌转移,周围器官没有癌细胞浸润现象。和病魔的拉锯战,坚强的母亲再一次险胜了。
 


度过艰难又漫长的恢复期,母亲的状态日益变好。我替换父亲,全程在医院照顾母亲。
 
母亲可以下床以后,每天会去走廊散步,遇到情绪不好的病友,她会把自己三次患癌的经历掏出来安慰病友:“啥病都不可怕,自己想不开最可怕,我都得了三次癌症了,还可以好好地活,你也可以。”
 
每天早上,母亲让我帮她把头发梳整齐,头上卡一个精致的发夹,叮嘱我帮她把病号服整理规矩,让她可以体面地等待医生来查房。
 
母亲不介意医生看到她胸前和脖子上的刀痕,医生和病友很钦佩她:“大娘,您真棒。”获得夸奖的母亲,心里美滋滋的,鼓励其他病友成为她重生后的责任感。
 
今年元旦节期间,母亲出院了。6月份,母亲经历了第四次化疗,化疗期母亲吃什么吐什么,体重下降了30斤。
 
我和妹妹给母亲打气,提出等她化疗结束,赞助她去旅游,母亲蜡黄的脸上,咧着笑容,她说要带着奶奶一起去三亚,因为奶奶没看过大海。
 
化疗副作用折磨着母亲,她却乐观地告诉我:“闺女,我又瘦了,你妹给我买的长裙子,我都能穿上了,你再给我买两瓶擦脸油抹抹,趁着头发没掉光,我还要去烫头发,这不比胖的时候顺眼多啦!我自己都觉得年轻了呢!”
 
我时常想起胃癌手术后,母亲被推出手术室,她意识尚不清醒,我十分感激母亲能够坚强地活下来,忍不住上前拥抱了母亲。
 
母亲包的饺子 | 作者图

前不久的端午节,母亲亲手包了很多粽子,她开心地告诉我,要分给亲友尝尝她的手艺。我一时恍惚,母亲身上的三条手术疤痕,记录了那些残忍的日子,除此之外,她好像和没生病的那些年,没什么两样。
 
为保护隐私,本文杨蕾蕾为化名。


口述 | 杨蕾蕾
撰文 | 张小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于可以说声对不起
我那不平常的经历
郑州医院里的人间世,每一天都要做好人财两空的准备
傅敏 | 浸
推荐 |遇见:徐姐加油
儿子出生患怪病 50岁母亲割肝救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