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俗小说写作技巧


通俗小说写作技巧(上)


第一节  选题

 

写一部通俗小说的第一步,通常都是选题。这个选题也是人们争论已久的话题,选题怎样选?什么样的选题才是好选题?选题到底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那么老鬼便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说说怎样选题。有一点写作经验的作家可以发现,往往一些处女题材是可以非常畅销的。比如当初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盗墓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人写过,霸唱属于引领了一个潮流。

于是呢,很多人便纷纷开始效仿。费尽心思地去挖处女题材,想找前人没写过的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成功了,首先我要说的是,你这个选题一定要符合两点,一是市场,二是读者。

首先说说市场,这个市场也可以说是潮流。你的选题一定要符合当下的社会背景,我来举个例子。孔二狗的一部《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在天涯连载以后,大伙特火,实体书销量也是非常的好。有很多人说他选题好,前人几乎没有人写过这么真实的黑道。但是我不知道大家人不认识小军这个人,小军的“邪系列”黑道小说在03年就上市了。可惜在当时不符合当时的市场,并没有人欣赏黑道类小说,于是“邪系列”销量并没有做到一个“处女题材”小说应有的销量。所以,选题一定要考虑到市场,这是非常主要的,好比说你去南非卖棉袄,虽然以前没人卖过,但是也不会有人买。

再来说说读者,这个读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选题一定要是读者感兴趣的,否则你的选题再“处女”也是没用的。比如说你想描写街边卖袜子人的生活,这个题材确实没有人写过,但是你写出来它也不会热销。因为读者对你所写的选题并不感兴趣。一个好的选题必须要引起全社会的共鸣。

如果你的选题不能引起全社会的共鸣,那么你的选题就要有一定的深度或者深厚的历史背景,在这里面列举两位天涯友人的文章,分别是金满的《末代土司》和马文强的《猎鹰》。这两位作者的选题虽然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共鸣,不过却十分有厚重感。中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能以这样的选题而写出文章,无形中就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眼球。

对于一些新手作家来说,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跟风”。当你不知道一个选题的小说该怎么写的时候,跟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如果一个文章值得跟风,那么说明这个题材得到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这就省去了让你自己去选的繁琐步骤。学会了跟风以后,有了自己的创作基础,再挖掘好的选题也不迟。

有一些新手作家不屑于选题,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故事够好,文笔够好,写什么选题都行。那老鬼要告诉你,你错了。

选题的地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选题无形中就为自己的作者多拉了很大一部分的读者。甚至有一些知名的作家,只要说出了自己下一部作品的选题,甚至还没有动笔写一个字呢,就有无数出版社编辑来约稿,选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如果一个新手指望着自己的故事和文笔来弥补选题的不够新颖,那么这完全是天方夜谭,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网络文学海洋里面,读者们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你的文字和情节,他们会奔着自己喜欢的选题方向去阅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舞文弄墨板块会有那么多小的分区:都市,罪案,黑道等等。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选题极为重要,成功地迈出第一步,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关于选题老鬼就唠叨到这里,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包涵。

 


第二节   构思与情节

 

拟定好了选题之后,下一步就是构思。

对于很多作者来说,构思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因为如何构思出一部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小说,这确实是古往今来小说作者的一个大难题。然而在作者构思的过程中,所想到的大部分都是情节而不是文笔。

那么老鬼就来谈一谈这个情节。

在老鬼看来,一部好的通俗小说,通常都是“过山车情节”。我想过山车很多人都玩过,即使没玩过也见过。一部通俗小说的情节如果发展成了过山车模式,那么这部小说的情节设计就基本成功了。

过山车是这样的一种游戏,在过山车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接着一个惊心动魄的大弯道,但是大弯道结束了以后,也会有很小一段的平路作为过渡,平路过后,又是一个大弯道。而且在过山车之中,通常有一个最大最高最险的弯道,这个弯道一般都设计在过山车车轨的最后阶段。小说的情节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部小说的情节按照这个模式下来,就算你的文笔不怎么样,还是能抓住很客观的一批读者。可能我这样说还不太具体,那么我就来说说反面的。

1,有的人文章的情节毫无波澜起伏,这样读者不会有兴趣阅读,我想这也不用我多解释什么了。

2,有的人的文章只有一个高潮,哪怕是很大的高潮,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作为一篇长篇小说,很少有读者会耐心地阅读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去等待你那个传说中的高潮,一般看了几万字,没有什么起伏,便不会再看下去了。那么你的作品的下场和第一种一个结局。当然,除非你的悬念和伏笔设计得十分巧妙。

3,有的人的文章确实也是高潮迭起,但是这些高潮所迭起的“高度”都差不多,比如说今天张甲打了王乙一拳算是一个小高潮,第二个高潮你写的就是王乙又打回了张甲一拳,第三个高潮是张甲找到了李丙帮自己打了王乙一拳,第四个高潮是王乙找到刘丁打了李丙一拳……这样也算是高潮迭起,不过您觉得这有意思吗?也许读者会看您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第三个高潮,但是绝对不会继续往下看了。

这三种大类型说完了,大家一定要尽量避免一下,下面我来说说小问题。那便是对高潮的处理。过山车大家都知道,那个弯道一般是一个规矩的圆形,怎么上去的就是怎么下来的。有很多人的作品,上是上去了,可是突然就掉下来了,给人感觉高潮刚上到了最顶点,突然就结束了。

这个一定要多多注意,圆形,两边都是一样的,在发生一件高潮之后,肯定会对书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者生活环境产生一些影响,这些描写还是要有的。如果对这些影响一点笔墨都不下的话,那这样的高潮便不是一个饱满的高潮,令人读过之后产生不了那种阅读了高潮部分之后的舒畅之感。

而无论你前面有多少个小高潮,千万不要忘了你高潮之下的那些轨道是连在一起的,这些小高潮的作用也是一步步铺垫出你最后所要表达的大高潮。这样你的文章才能环环相扣,否则就算你的高潮再怎么迭起,文章也会散掉。当你设计每一个高潮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的这个高潮与前后文的联系,千万不能凭空出现了一个高潮,如果是这样,就失去了文章的逻辑性。

说到这里,我再一次举出张甲和王乙的例子。如果第一个小高潮是张甲打了王乙一拳,那么经过了无数个高潮之后,您最后的大高潮可以设计成王乙杀了张甲的全家。可能我这个例子举得太暴力,不过老鬼起步是写黑道的,请多多包涵。这样的设计,前后就有了对应的关系。如果你设计的第一个高潮是张甲打了王乙一拳,最后一个高潮竟然是张甲考上了清华大学,那我不能不说,你这个高潮是高了,可是文章散掉了。

说到高潮的设计,老鬼不禁想起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别。在文学这一块,中西方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有些作者不明白为什么从小饱览了世界名著,但是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没人喜欢,那么老鬼便要告诉你,这里是在中国,一些西方设计的情节模式在中国未必适用,就好比说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看“老友记”都会开怀大笑一样。

说到情节,老鬼便来谈谈一些作者对“情节”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有足够好的文字和够深度的哲理,那么你这部小说便可以由文字取胜而不是情节。

在这里老鬼想为你们阐述一个观点,在当今生活节奏这么快的社会里面,大部分的读者看书只是为了方式或者猎奇,而不是听你阐述大道理或者细细品味你的文字。

所以请记住,在通俗小说这一块,情节永远大于文笔。当然你的情节设计得再与众不同,那也要有一定文笔基本功的支持,但这并不代表文笔可以弥补情节的不足,请牢记。

特别是对于新手作家,如何设计一连串好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尤为重要的,请牢记“过山车情节模式”,也希望正在创作之中的同行朋友看看自己的半成品文字所设计的情节是否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老鬼的个人看法。

 


第三节  写作基础

 

这一章的内容可能有些少,不过老鬼认为极为重要。

我想说的这个写作基础,指的是建立在写作技巧之上的阅历。

阅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什么有的人的作品写出来让人看着觉得很“空”很“苍白”,这便说明你的文章没有建立在你的社会阅历之上。好比说你让老鬼去写军事题材,可惜老鬼没涉及到过关于军事的任何信息,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会非常“浅、假、空”。

所以老鬼认为,无论多么牛的一个作家,也不可能什么题材都会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社会圈子,在我们所接触不到的世界,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驾驭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新手作者,那么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文字驾驭能力可以让你写任何题材。你错了,写,你写得出来,不过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毫无价值,最多只是商业垃圾罢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作品不受欢迎却找不到自己的毛病在哪里。

说到这有的人便会反驳老鬼了,那那么多写武侠的,写玄幻的,写穿越的,他们还都要亲身体验一番吗?难道吴承恩还真的要去西天取了经才写的出来西游记吗?

这便是一个观点上的错误,其实玄幻的小说。无论你再怎么玄幻,都是建立在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那些玄幻小说的作者通过玄幻的这种方式来从侧面映射了当今社会文化百态。这也算是对自己阅历的一个展现,而不是凭空的幻想。

靠着凭空幻想来写玄幻的人也不在少数,老鬼要告诉你,他们很少有成功的。一部没有自己充实的社会阅历来支撑的文字,只能算是文字垃圾的堆砌,读者看罢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感悟和思索。这样的文字不如不写。

新入行的作者们,如果你们正在考虑写那些你不了解,没有接触过的社会圈子,那么老鬼劝你放弃这个想法。写一写你所能驾驭的事情,如果是学生,可以写写校园类,如果是商人,可以写写商战,如果是高官,可以写写官场。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有十分十分足够的自信,你也可以跨领域尝试,不过你一定要确保你的东西跟别人所写的有所不同,有独到的见解。否则你只能是照猫画虎。并且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阅历说完了,老鬼便来说一说有很大一部分新手作者关于写作基础的思想问题。

老鬼说这句话不是为了打击某些人,只是希望提醒大家一句:千万不要以为你的作文获得了什么什么奖,你就可以写长篇通俗小说了。

作文和小说永远是两个概念,一个好的小说作家不一定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同理,一个好的作文作者也不一定能写出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可能你在上学阶段受到了无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但是千万要知道自己出于什么地位,就好比说我现在虽然写了这么一篇帖子,看起来我好像听懂似的,但是老鬼知道,老鬼的专业知识照比李正华老师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我也希望新入行的作者朋友能够给自己准确地定位。如果你不知道作文和小说的区别,那老鬼劝你多逛逛书店,不用看什么四大名著,文学名著。只需要你看看书店里面的畅销书,好好看看别人的书为什么会畅销,再扪心自问你是否能写出如此的文字。而且不要写了一个长篇就发到网上去,多给自己身边的人看看,让他们多提提意见。

有时候批评的语言才能让人大幅度进步,虚无的夸奖只会让人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如何反驳,而是仔细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这个毛病,只有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你才能不断进步。

 


第四节  提纲的设定

 

在选好了选题,构思好了大概的情节以后。动笔写小说的第一步就是写大纲。

大纲的写作,第一部就是拟定主题。老鬼个人认为,一篇长篇的通俗小说,它的大主题有一个,小主题可以有多个,但是一般不超过三个。

我来举一个例子,比如我写了一篇小说,大主题拟定为“亲情”。

小主题拟定为“感天动地的父子之情”和“父爱给儿子带来的鼓舞”。

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小主题并没有脱离我们的大主题,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当你拟定一篇文章的大主题之后,你的所有小主题和情节设置,都要围绕着你这个大主题来展开说来。

如果我一篇文章的大主题设置成了“爱情”,那么我在正文之中用了很大量的笔墨来着重描写朋友之间的友情,这就叫跑题了。甚至老鬼在天涯看到过这样的帖子,一篇文章之中,无论作者对哪一方面的描述和笔墨都十分着重。看似这个作者很负责,把什么都讲得很清楚,实际这篇文章便被写散了,十足的败笔。

老鬼想说的是,在一个作者拟定大纲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自己的主题,让自己的文章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这样的文章才能紧凑,让人看起来也津津有味。

万万不可设计了几个莫名其妙的情节,与中心主题毫无关系,那这样的情节就属于凑字数了。凑字数还是小事,如果因为这样的情节而让你流失了一批读者,那便得不偿失了。

下面老鬼便来谈谈这个大纲的设定方法,经过老鬼的调查,发现一个作者对大纲的看法都不是很一致,甚至有的人根本不写大纲,那么老鬼便来列举出以下几个常见的大纲手法:

一:根本没有大纲,写一步算一步,作者跟着情节走,情节怎么发展就怎么写。

二:一个粗略的大纲在脑子里,并没有写出来。不过头脑里的大纲框架还算比较清晰。

三:写出了大纲,一个较为粗略的整体大纲。交代了此长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不会超过十句话,简单明了。

四:写出了一个详细的大纲,大纲十分详细,一个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大纲便足足有五万字左右。

五:设定好了整体大纲,同时写出了分节大纲。每一节1-5句话。

大致是这么五种类型,如果漏说,还希望多多包涵。下面老鬼便来详细地说说每一种大纲构思的优点和缺点。

一:第一种类型的人根本没有大纲,甚至根本不懂得大纲是个什么概念。有很大一部分急于求成的新手作者便存在着这种心理,写作基础还没有练好,甚至连叙述和描写都分不清楚。就开始到网络上连载小说。这样的文章一般都是一盘散沙,没有中心主题,想些什么写什么,人被文牵着走,走到最后发现前面的要改,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文章还是千疮百孔,甚至有的人没有信心写下去了,便是太监文。老鬼十分不推荐这种写作方法。

二:用这种方法写作的人很多,不写大纲,但是大纲已经存在了头脑里。用这个方法写出精品之作的也不在少数。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新人,老鬼不推荐你用这种方法,一般惯于使用这种方法的作者都是经验丰富,有足够的文字驾驭能力的老手。即使只是想,他们也会把文章组织得十分紧凑,不过这需要长期的写作经验做基础。如果新人刚动笔就用这种方法,很容易把文章写散,写了后面改前面,丧失文章创作的主观能动性。

三:这种方法,老鬼还是比较推荐的。事先构架好故事的发展模式,有一个粗略的大纲,给自己的文章指明了方向,而由于大纲比较少,也不会限制作者在正文的创作时那些突然一闪的灵感。但是新手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这种方法由于大纲比较简略,所以很容易写跑题,就是老鬼前面说过的那种,突然设计出与主题毫无关系的情节。这是新手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切记。

四:这种方法老鬼也不是很推荐,一个大纲,没必要写的那么详细。这样详细的大纲基本上都快赶上正文了。这样的详细程度可定会影响到正文的发挥,让作者在创作正文的时候畏首畏尾,很多东西发挥不出来。不过这个方法有它自己的好处,那便是可以紧紧抓住文章的情节发展路线,不至于跑题或者把文写散掉。

五:这个方法是目前老鬼自己在用的,也是我考虑了许久之后所想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好处很多,老鬼特此推荐给新手作者朋友们。可能大家还对这种大纲的具体形态不太明白,那么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老鬼要写一骗爱情小说,主角还是张甲和王乙,如果整体的情节是张甲邂逅了王乙,两人相爱,最后结婚。那么我把每一个字数的分节设定为三千字,这样开始写分节大纲。

1,张甲逛商店,邂逅王乙。

2,张甲跟王乙搭讪,要来了王乙的电话,两人交谈甚欢。

3,张甲把王乙约出来吃饭,两人在饭桌上谈了对未来的畅想。……

前面的这个数字,就是对应的章节。用这样的分节大纲把全文所有的章节都写出来以后,一个故事的大框便形成了。这样的大纲模式可以指明文章的发展路线,也能照应好文章前后出现的伏笔和悬念。同时自己文章中的情节模式也是显而易见。有不足的地方可以直接修改大纲。而且大家也看到了,每一个分节的大纲就那么一到两句话,这么短的大纲,既让作者不会忘记自己想写什么,也不会束缚作者在创作途中那些突发的灵感。

总的来说,一篇小说的大纲还是尤为重要的,不管这个大纲是存在你的脑子里还是你的电脑里。

如果一篇文章是一个人的话,那么这篇大纲就相当于这个人的骨骼。骨骼没有构架好之前,千万不要轻易往上添加肌肉组织。这个肌肉组织便是正文。

大纲是小说创作不可或缺的一步,虽然正文中没有大纲。但是这一步骤是不可或缺的,新手朋友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而忽略了大纲的重要性!

 


第五节  小说的节奏

 

一首歌曲,是有自己的节奏和拍子的,一部小说也有它自己的节奏和拍子。

老鬼注意到,有很多的作者朋友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抓不住拍子,抓不住读者。还有一种情况,那便是这个作者朋友知道小说有“节奏”这么一档子事,但是不知道这个节奏该怎样去抓,该怎样去掌握这个拍子,那么老鬼便来阐述一下老鬼自己所总结的一些内容。

一首好听的歌曲,之所以大家认为它“好听”,老鬼认为那便是它的节奏特别抓人。一部小说,之所以好看,我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部小说的节奏特别抓人。

一部小说里面,老鬼认为里面的拍子可以分为“轻拍”和“重拍”。老鬼首先来说一说都什么样的内容属于轻拍。

轻拍,顾名思义是比较轻的拍子。一般来说,轻拍影响不到主旋律,也就是小说的发展流程和主题中心。

那么在一部小说里面,什么样的内容属于轻拍呢?老鬼认为有以下几种:

1,纯过度情节

2,无关中心的场景描写

3,无关中心的对话描写

4,无关中心的背景介绍

首先说说纯过度情节,这个纯过度情节算是牵引故事发展的一条小线,它必须存在,但是又不影响中心和故事发展。如果去掉了它,文章又会显得散,老鬼再来举例子。

例:王乙对张甲说:“你去找李丙谈谈吧。”张甲找到了李丙说:“王乙让我找你谈。”

这样的一句话,中间便少了一个轻拍,这个轻拍就是张甲找到李丙的过程,虽然不会影响到中心主题和故事发展,但是如果就这样写的话,就显得两个场景独立出现,没有连接,文章不紧凑,散掉了。老鬼建议改成如下模式:

王乙对张甲说:“你去找李丙谈谈吧。”张甲听后,便独自一人驱车来到了李丙的家里,此时李丙正好在家里的沙发上坐着看电视,张甲便坐到了李丙的身边说:“王乙让我找你谈。”

只加了简单的一句话,两个场景便被串联了一起。这样的轻拍确实挺重要。但是记住这是轻拍,不是重拍,如果把轻拍写重了,那么就偏离了主题,文章没有节奏。还是这个例子,如果我详细地记录了张甲去李丙家里的过程中开车经过的地点,车内播放的歌曲,李丙家中的摆设。这便是“轻拍重写”了。既没有意义,又浪费笔墨,甚至会让你流失读者。

第二点就是无关中心的场景描写,还是前面那个例子,如果你把大量笔墨着重于张甲开车时路上的风景和李丙家中的摆设,那便毫无意义,这也是“轻拍重写”。

第三点是无关中心的对话描写,有一些对话描写完全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但是你又不得不写,这样的对话可以带动故事发展也可以让读者贴近故事。我来举个例子。

例:张甲和王乙到饭店吃饭,落座以后,张甲举起酒杯说道:“来,咱先走一个!”王乙举起酒杯道了一声“走着。”两人便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一杯酒下肚,张甲放下酒杯说道:“上次我跟你说那个事,办得怎么样了?”

大家看的出来,这句“上次我跟你说那个事,办得怎么样了?”才是中心,才是故事的发展。而前面那句“来,咱先走一个!”无关紧要,虽然是无关紧要,但是老鬼觉得加入了这么一句话,画面感鲜活了,故事也更贴近生活。这也算是轻拍,应该要写,但千万不要过于着重。

第四点,无关中心的背景介绍。继续举例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1997年的北京。

很简单的一句话,便介绍了时间和地点。这样的拍子必须要有,但是如果我着重于说97年都发生了什么事,北京如何如何,这便“轻拍重写”了。

以上四点是老鬼认为的轻拍,这样的拍子要有,但又不能重。各位作者看罢之后可以回去检查一下自己的轻拍处理。

轻拍说完了,重拍就好说了。重拍便是可以影响到故事发展或关联到中心主题的内容。基本上各位按老鬼所说的,处理好了自己的“轻拍”。那么您文中的重拍就“水落石出”了,轻拍处理得轻了以后,剩下的重的部分,自然也浮现了出来。

下面来说说弊端,总有些作者问老鬼,“为什么我的文章,读者说看一看就走神了呢?”

“为什么我的文章,读者看着觉得高潮不突出呢?”

看文章走神,一般来说便是因为您“轻拍重写”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您下了大量的笔墨,读者看了自然会走神。

高潮不突出,一般来说便是因为您“重拍轻写”了。那些重要的内容,您却一笔带过了,读者看起来,这个高潮当然不饱满。

如果之前没有注意自己文章拍子的朋友,可以按照老鬼所说的方法修改一下,修改之后您再阅读一次看看,您文章的拍子是不是吸引人了许多呢?

 


第六节  讲故事的方法

 

说到讲故事,首先应该说一说到底什么才是“通俗小说”。通俗小说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说了这么多,在老鬼看来,通俗小说简单点说就是“讲故事”。

说到讲故事,老鬼想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有很多的新人作者朋友跟老鬼探讨过这个问题,“一部通俗小说可否靠着文字和哲理来取胜?”

老鬼的回答是,可以,不过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大家也看到了,百科里面的解释有这样的几句话:

“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

“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

“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老鬼先来说说第一句话,这句话的核心字眼,老鬼看到的是“大众”二字。既然是大众,那边不需要过深的东西,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和哲理名言。想写好一部通俗小说,老鬼认为,把一个故事讲好,足矣。

那么怎样讲这个故事才能算是“讲好”呢?首先要保证故事的流畅性,这个流畅性极为重要。曾经老鬼看过几篇通俗小说,每当叙述了一段时期,作者便要站出来大段大段地阐述个人观点和内心感悟。看似作者颇具简介,可是作者在这么做的同时,打破了故事的流畅性,这样读者便会看得很不舒服。老鬼认为,如果你非要阐述什么观点,那你可以在文章的最后专门拿出一章甚至几章来阐述,在这一点上《狼图腾》做的就非常好。

讲故事的时候,就要把故事完完整整地讲完就行了。没必要掺入太多个人的东西,老鬼还是那句话,读者平时阅读通俗小说,大部分是为了放松、消遣、猎奇。而不是来听你讲大道理,大家觉得如果单田芳的评书里面,单田芳不停地叙述个人观点,还有人听了吗?那便成了百家讲坛了。

第二句话,老鬼比较着重于“情节”这个关键字。有很多人写通俗小说,文字如散文一般优美,但是情节平淡无奇,节奏也毫无体现。如果想用文字取胜,在这个网络快餐的年代,确实太难了。老鬼希望各位新手作者能把精力多多着重于情节的设计,而不是咬文嚼字。说一句不好听的,哪怕您是大白话讲故事,只要你故事讲得好,照样有人喜欢看。如果你是诗一般的文笔,可是情节平淡无奇,作为通俗小说,这同样是一篇无价值的小说。当然,如果文字和情节两者兼得,便更好了,这需要长期写作经验作为基础,也不排除天才的因素。

老鬼还发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有些作者为了体现自己文字贴近大众,写作时过于口语化。在一篇文章之中,对话内容可以口语化,多么口语化都可以,可以加入方言、口头禅、甚至脏话。这样反而更贴近了读者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好多用方言演绎的影视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但是有些作者连除了对话之外的描写、叙述,都用了口语化,这便不对了。这样的文章看起来也很不舒服,毕竟这是一部书,要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读者的。除了对话之外的写作,还是要书面一点的好。

至于第三句话老鬼所要强调的还是关于第一句话的那个观点,读者阅读通俗小说,主要是为了放松消遣,不是听作者讲大道理的。那么作为我们作者,最大的职责就是把故事交代清楚。这便足矣了。

这一节大家仿佛没有看到什么实质性的技巧,关于这个讲故事的方法,确实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定义,那么老鬼便来总结一下这一节我想说的内容。

1:讲故事的同时不要阐述太多个人观点和大道理,要保持故事的流畅性。

2:一部通俗小说,没必要“过于”追求文笔,在通俗小说里。情节大于文笔。把故事交代清楚就好。

3:对话可以口语化,其他内容万万不可。

好了,这一节老鬼所主要阐述的便是这几个观点,可能不太新颖,可能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不过介于有很多新人作者的看法有些偏,很容易让自己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中跌倒甚至一蹶不振。所以老鬼觉得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的。

 



通俗小说写作技巧(下)


第一节  文章的逻辑性

 

开篇之前说几句题外话。回头看看老鬼之前发的那几节,说话大白话,也没有引用名言或者任何作品里面的例子,例子上的东西,老鬼就知道那么几位“张甲、王乙”。

老鬼承认,老鬼才疏学浅,见识浅薄。但是老鬼觉得,我当初看指导类文章的时候,一些文字有些过于书面化,老鬼要细细想好久才能想明白作者到底在告诉我什么。而且当作者举例子的时候,通常都是一些老鬼只见过名字却没看过内容的书,说句心里话,这样的例子在老鬼的头脑里产生不了共鸣,所以老鬼就干脆“张甲、王乙”加大白话了,我觉得这样能更贴近大家一点。而且老鬼比较懒,也不爱去翻书找“范文”了。

以后老鬼举例子还是张甲王乙,各位将就着看吧……

说说这个逻辑性,我想这个词已经不用解释了,生活中的逻辑我们都懂。那么小说中的逻辑呢?小说是我们作者塑造的一个世界,角色是我们塑造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物。既然我们的世界都有逻辑性,我们所塑造的世界当然也要有逻辑性。

关于这个逻辑性,老鬼有几个看法。也是列出几个点,一个一个来讲:

1:社会发展逻辑

2:人物性格逻辑

3:事件关系逻辑

4:细节上的逻辑

首先谈谈第一点,社会发展逻辑。这个社会发展逻辑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老鬼所说的,我们生活的是世界,小说里面也是一个世界。如果想把一篇文章写得真实,那么我们小说里面那个“社会”的发展,一定要符合我们现实生活这个社会所发展的模式来发展。

这个话题比较大,具体举例子还真就不好说。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冬天会下雪,夏天会下雨,春天撒种,秋天收获。说到这里就有人要说了,老鬼你说这不是废话么!其实这确实是废话,不过还真的就有一些作者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而让自己的文章失真了。

比如说你在写两个人傍晚开始聊天,对话内容写了三五千字,结果你后来又写一句,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你觉得三五千字的对话内容拿出来用嘴巴说,再给你俩小时的事件加上一些小动作,中间抽烟喝酒啥的。那至于这些内容就说了一宿么?

这个问题你是否犯过呢?各位作者可以回去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稿子,这也算是一个校对吧。

第二点,人物性格逻辑。当我们所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牢牢符合这个人的性格逻辑。比如说,我设计的张甲是一个冷血杀手,六亲不认,少言寡语。后来我在行文中加上了张甲跟王乙喝酒时划拳的情节,这便可笑了吧?这就算是失去了人物的性格逻辑。关于这一点,我在讲“人物的塑造”这一节的时候也会详细提及。

第三点,事件关系逻辑。这一点很清楚,基本上作者都能把握好,但是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当你的书中描述了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想想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你必须要保证你所描写的每件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

我写张甲吃饭,那是因为他饿了。我写张甲杀了王乙,那是因为王乙杀了张甲的父亲。我写张甲跳楼了,那是因为张甲的老板拖欠工资……。

这样的例子怎么举都举不完,这个很简单,但是也有人真的就忘记了。记得我以前看过一本书,什么名字我忘了,主角的名字我也忘了,不瞒各位说,是一本小白文。这个角色还是叫张甲吧,张甲跟王乙打架,原因是王乙骂了张甲一句而并没有什么真的深仇大恨,结果张甲打断了王乙的两条腿。老鬼就想到,那这个张甲可能是个生性残忍,嗜血好杀之徒。结果看到后来,这个张甲人很好,对人和善,心地善良,甚至会给路边的小朋友买棒棒糖吃。

那老鬼就迷糊了,丫是不是疯了?没事儿把王乙的腿打断干什么?这样失去逻辑性的情节,我想各位读者看了也会觉得非常假。

第四点,细节上的逻辑。这一点比较难把握,但是如果一个作者把握好了,那你的文章会增色很多。这种细节的逻辑,也是目前老鬼发现许多作者的文章中所缺少的。这个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老鬼先总结,后举例。

什么叫细节上的逻辑呢?这便是我们生活之中十分难以注意的一些小细节,包括肢体动作,语言,眼神,表情。

第一个例子,比如我写张甲被砍了一刀。其实一个人被砍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疼痛的,只是一丝凉意,血也不会马上流出来,大概要2秒的过程才会出血。如果我写张甲的血瞬间溅到别人的脸上,或者张甲疼得躺在了地上大叫,这便失去了逻辑性,假!还有好多电影里的情节,狙击枪打到别人头上,只是一个洞。这未免太假了,真正的狙击枪可是会把人的脑袋轰掉一大块,或者掀飞头盖骨的,这样的知识性错误,会让文章失真。

第二个例子,比如我写:张甲在大街上叫住了王乙(他俩不认识)说:“哥们,中华路怎么走?”王乙指了指一个方向笑着说道:“这条路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左拐就是了。”

很平常吧?没什么吧?如果你们看老鬼加入这么一些东西呢?

张甲在大街上叫住了王乙说道:“哥们,中华路怎么走?”王乙转过头皱着眉头看了看张甲,先是一愣,确定了张甲是在跟自己说话后,才笑了笑指了一个方向说道:“这条路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左拐就是了。”

怎么样?是不是增加了真实感?这样的细节上的小逻辑,确实很容易被忽略。

第三个例子,有些时候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心理状态,作者就把内容写得夸张了一些。

例如张甲打篮球打了一身的臭汗,抓过一瓶冰镇可乐,一口去就灌进去了大半瓶。

实际呢?我倒想看看谁能一口气灌下大半瓶冰镇可乐……

哈哈,话有点少,意思都明白了吧?

第四个例子,王乙在酒店等来了张甲,热情地说道:“来了啊,快坐快坐!”张甲坐了下来笑着说道:“家里都还好吧?”

这样写也没有什么不妥,如果老鬼改一下呢?

王乙在酒店等来了张甲,热情地说道:“来了啊,快坐快坐!”张甲边坐下边说道:“嗯,来了,不好意思啊,等半天了吧?”王乙笑笑说:“没事儿,我也刚到。”张甲递给了王乙一支烟说道:“家里都还好吧?”

加了这么几个轻拍,文章便呈现出了细节上的逻辑性。各位仔细想想,如果是现实生活,是不是应该是第二个例子那样的情况呢?第一个例子,虽然对行文没什么影响,但是作者有点着急进入主题,这样文章便有一点点小小的失真,所以这样处理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增加了读者跟文章的距离。

细节上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老鬼就不一一举例了,我想这四个例子。各位也都明白老鬼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以上四点,是老鬼个人总结的关于细节的一点个人经验,真心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也许关于逻辑性,老鬼说的不是很全面。各位也请多体谅,老鬼阅历有限。

关于逻辑性老鬼就先说这么多吧,这一节也是目前最长的一节了。 

 



第八节    人物的塑造

 

创作一篇小说,在塑造人物这一块确实是很难的一个步骤。写出一个人物,是个人都会,但是怎样写出一个人物让大家觉得真实,亲切,不虚假,这便成了人物塑造的难点。

老鬼还是列出几个点,然后分别摊开来说说。

1:鲜活的人物

2:细致的人物

3:互补的人物

4:矛盾的人物

5:起名小窍门

首先说说这个“鲜活的人物”。还是那句话,写出一个人物,是个人都会,但是怎样写出一个人物让大家觉得真实,亲切,不虚假呢?老鬼觉得,塑造一个人物的性格要远远难于塑造一个人物的外形。

一个人,他有他自己的性格。我们小说中的人物也要有属于他自己的性格,就像我前一节所说的,如果张甲是一个冷血嗜杀之徒,他么他所作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符合他的性格特征。

如果老鬼真正塑造了张甲这么一个人物,我便会写他少言冷语,甚至面部表情的变化都很少,行为上也不会去做一些“热心肠、善心人”的行为。这样人物的性格才能够突出,才能够让读者在头脑里有一个清晰的图案。如果张甲这个人是个冷血杀手,没事还总喜欢讲大道理,喜欢贫嘴开玩笑,喜欢扶老太太过马路。这岂不是闹笑话了?这样的人物塑造也很失败,会让读者觉得假。

再来说说第二点,什么叫细致的人物呢?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的时候,很多的人都有着他自己的习惯动作或者口头禅,有人喜欢抹鼻子,有人喜欢歪嘴笑,有人喜欢舔嘴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小细节在小说里面表新出来,这便鲜明地体现了这个人的特点。如果我在小说里塑造了十个人物,这十个人说话都是一个口吻,走路都是一个步调,抽烟都是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烟,上网都是先上QQ再打天涯。那这样的话,我觉得人物就失去了很多色彩。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古惑仔》这部电影,里面陈浩南用大拇指挖耳朵的那个小动作,引得当时社会上大批青年争相模仿。我觉得这个细节塑造的就非常成功,让人深深地记住了这么个人。

小说也是一个道理,老鬼觉得如果笔下的人物能增添上这种小小的细节,文章一定会增色不少。

说说第三点,互补的人物。在这个世界上,人物的优点有很多:英俊、幽默、高大、善良、聪明、豪爽等等等等,当我们塑造人物的时候,有很多作者希望塑造一个良好形象的人物,于是把这个人物塑造得无所不能。这个人很帅又很高、能打、有钱、善良、和蔼可亲、聪明、讲义气、细心……。无形中,朋友,你写成了一部小白文。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这些点集于一身的人真的很少,体育好的一般不聪明,聪明的一般长的丑,长得帅一般不幽默,幽默的一般又不豪爽。总之我们很难遇到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你的文章中出现了这样的人物,这便让读者觉得假。我们完全可以不用这样做,如果我写张甲,他就这么几个优点:帅气、豪爽、善良。这就足够了,其实我完全再可以塑造一个王乙,他不帅,他不是很豪爽,但是他很幽默,他很聪明。

这样一来,张甲、王乙性格分明,也不至于让自己的文章中出现了全能战士而使得文章失真了。

第四点,矛盾的人物。想要构架一部小说,就要学会塑造矛盾的人物。两方人物有矛盾,这样才能起冲突,起了冲突,小说才好看。世界上的人本就是相互矛盾的,不然也不会出现吵架和打架。比如张甲觉得苹果好吃,王乙就觉得苹果难吃。这是无可厚非的,不存在谁对谁错。

再比如有的朋友挺喜欢老鬼这个人的,可是烟火和碎片就是烦我,瞧不起我。这也无可厚非,不存在谁对谁错。没必要争个你死我活,面红脖子粗,对不对呢朋友们?就好比说你不会因为苹果是否好吃而和别人去大吵一架吧?

说到这里,老鬼再说一句题外话,各位朋友给老鬼个面子,不要在这里再吵下去了。如果老鬼是苹果,人家就不喜欢吃苹果,就觉得苹果难吃,这也没什么错的。如果他就是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争论一下,甚至打一架,但老鬼就是觉得这是完全没有必要争论的一件事,这也是没有错的。

不好意思跑题了,我们继续说这个矛盾的人物。我们塑造的两方人物起冲突的时候,最好要塑造出矛盾的性格。如果你写两个都爱吃苹果的人因为苹果打了一架,文章岂不是失真了?

这样说可能还是有点模糊,比如说有一个人叫李丙,张甲就是喜欢李丙的性格,王乙就是讨厌李丙的性格,王乙背后骂了李丙,张甲知道了,找到王乙打了一架,这便无可厚非了。这也算是一个逻辑上的东西吧。

第五点,这点是一个小窍门,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小窍门,不过老鬼是怕有人犯这个错误,所以也就说几句吧。当我们塑造人物的时候,都要给笔下的人物起名字。一般来说有如下两个特点。

1:长期出现的人物比“龙套”名字复杂。

2:人物名字要符合时间背景和社会背景。

第一点,如果我写了一个人,他只会出现一章,那么在他出现的时候我说这个人叫张甲。可能读者就已经看出来了:“哦,丫是个跑龙套的!”如果这个跑龙套的角色,老鬼费尽心思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张梓翰”。读者费了半天劲记住了,后来这家伙竟然不出场了,岂不是很可笑。所以这个小窍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二点,这个名字一定要符合你所写的内容的时间背景。比如我写了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叫张富贵,这很好,很贴切。如果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叫张轩铭。名字虽然好听了,不过老鬼觉得有点不舒服,大家觉得呢?

还有,名字一定要符合你所写内容的社会背景。如果当代都市小说主人公叫张大娃,乡土小说主人公叫龙啸天。这岂不是乱了套了?

人物塑造,老鬼就说这么多吧,肯定有遗漏,也希望大家理解我,还是那句话,我又不是什么文学大家,我放心大胆地写,不需要为我这篇帖子说出的话而打官司。所以没必要学术性那么强,哈哈

 


第九节    适当的描写

 

本来老鬼还想单独拿出一节来讲一讲“心理描写”,但是想了想,又觉得心理描写放在这一章就可以了。所以老鬼所要说的点也由原来的十五个变成了十四个,而正是如此,这一节的内容也会比较长,并且十分重要。

描写是小说创作途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只有描写到位了,才能让自己的文字“栩栩如生”。描写,基本上身为一名作者,大家都会,老鬼也不在这里说描写的方法了。

老鬼主要想说的是“适当的描写”。这个适当的描写是什么意思呢?老鬼还是分成几个点来说,这样讲大家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个清楚。

1:人物外貌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

3:心理活动描写

4:事物描写

首先说说第一点,人物外貌描写。这个人物外貌描写,是描写里面很重的一块。在一部小说里面,对于一个人物的外貌描写通常能反映出此人物的性格。这一点,各位作者朋友一定要把握好。

千万要记住,描写一个人物的时候,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而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或者外贸特质而描写。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描写而描写,每一个人物出场的时候,老鬼都把他的外面从头到脚详细地描述出来,这样的描写未免就有些多余了。

这个描写完全可以根据所要描写的人物在文章中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来决定是否下大量的笔墨。如果老鬼写了一部小说,主人公是张甲,全文由张甲的活动来带动发展。那么老鬼会下大量的笔墨在张甲身上,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张甲就是张甲,任何人都取代不了。

但是“龙套”角色便不一样了,一般小说里的某个“龙套”角色不只代表了他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类人。如果王乙是个长舌妇,你看,我就说了这么一个形容词,各位头脑中是不是已经就有了一个模糊的影像了呢?这种代表了一类人的人物,我们只要略下笔墨进行一下白描就行了,而不用细描。

还有一点是根据人物的性格来描写,当我们描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突出一个点来进行描写。比如我写张甲是一个城府极深,诡计多端的人。那么老鬼可以着重于描写他的眼睛,他眼睛里面的那种狡猾。对于他的发型、穿着什么的,就没有必要下很重的笔墨了。就好比说鲁迅先生在描写孔乙己的时候反复强调的是他那又破又旧的长衫。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到,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小说的节奏问题。如果老鬼对哪一方面的描写都是同样用很多的笔墨,未免有些“轻拍重写”。如果老鬼对哪个方面都是一笔带过,那便是“重拍轻写”了。

下面说说第二点,自然环境描写。这个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作者存在着大问题。不是说你描写的不好,而是说有很多作者的描写分不清轻重。

老鬼认为,一部通俗小说里面,如果你对此场景的描写下了大量的笔墨,那它一定是一个“重拍”。这个重拍指的是能体现中心主题、反映人物性格、侧面映射一些东西的场景描写。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能为了描写而描写。

如果我写张甲这个人有洁癖,那我可以对他的家如何如何整洁进行大笔墨描写,这是为了从侧面反映出张甲的性格特质。

如果我写张甲家境贫寒却人品极好,那么我就应该着重笔墨描写他家是如何如何的贫寒,多么的落魄。这样才能反衬出他人格的优秀。

如果我写一部恐怖小说,描写杀手作案的现场,我可以详细地描写当时阴冷寂静的场景,这样可以突出主题渲染气氛。

如果我什么目的都没有,只是为了告诉读者这里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而下了大量的笔墨,这便毫无意义了,也会影响了故事的流畅性。同时有可能让读者不耐烦而失去了一大批读者。

再来说说第三点,心理活动描写。老鬼最近在天涯上看到了一篇帖子,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这个人物心理活动十分频繁,无论看到什么事,什么人,什么物,心里都要活动一番。

这老鬼不得不说,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有些多余了。大大阻碍了文章的流畅性。其实一个人的心理时刻都在变化这是没错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把每次变化都写出来。如果这个心理变化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者推动故事发展,那我们可以下笔墨把它写出来,如果这个心理活动根以上所述没有丝毫关系,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样的心理描写便失去了意义,文章便散掉了,写出来也是画蛇添足。

下面老鬼便来讲一讲本来要独立开出一节的内容。除了关于心理描写的运用之处以外,老鬼还要谈谈心理描写的手段,心理描写的手段可以分为三种。

1:直接描写心理

2:通过语言来表达心里所想

3:通过表情和行为来反映心里活动

有很多作者不知道该怎样运用这三者,什么时候直接描写?什么时候通过语言描写?什么时候又通过表情来反映?甚至于一个人身上反复地出现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关于这一点,老鬼的见解是要根据不用的人物性格来选择。

如果是一个很善良,很透明,心地善良毫无城府的人。那么我们可以多运用语言这种方式来表达,这说明此人想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避讳,这种方式也从侧面反映了此人直来直去的性格。

如果一个人多愁善感,心思敏感,那么便可以多用用直接心理描写。这样的描写可以细腻地说出此人心思是如何的变化,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如果一个人老谋深算,城府很深,那么我们可以多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这个人物的心里。而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这样的表达可以让读者看到这个人“很有主意,很有心眼”。

这是纯粹老鬼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不知道对错,只是说出来了,希望大家能看懂我说的什么意思就好。

下面来说说描写的第四点,事物描写。通常我们需要描写一件事物的时候,这个东西一定是有它的新奇性或者有铺垫作用。

千万不要逮着个东西就上去描写一番,比如说我们描写一辆自行车。自行车谁没见过?说出自行车这三个字就算是描写了,没必要再进一步刻画。只有两种可能需要进一步刻画。首先说说第一种,新奇性。

如果这个自行车不是我们以往所见的普通自行车,而是正方形轮子的自行车。那各位读者便十分好奇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着重笔墨来描写,以满足读者的猎奇之心。

再来说说第二种,铺垫作用。如果我描写一辆自行车,我详细地描写了这个自行车车闸处钢丝断了一半,只留下细细的几根连在一起。那么不用想,在后来的故事发展中,这个车主一定会因为刹车失灵而出了什么事,这样的描写是有必要的,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伏笔。

好了,今天总结的有点多,也有点乱。希各位作者朋友能细细品味。

 


第十节    过度与伏笔

 

关于过度和伏笔,老鬼就首先来说说过度,这个过度一般都是轻拍。老鬼觉得解释“过度”这个词语,还是用过山车情节模式来解释比较恰当。

在过山车情节模式里面,过度就是平路行驶的那几小段。它们必须存在,否则这个过山车的几个大弯道便是悬空出现在那里了,让读者看起来没有流畅感,并且十分不舒服。

然而这个平路行驶的路段也不能太长,否则这个过山车赛道便设计得索然无味了。也就是说我们行文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文章中哪部分内容才是过度,分辨出来以后,简单处理一下即可,万万不可下大量的笔墨。

说了这个过度,老鬼便来举两个反面的例子

例1:张甲说道:“我们去吃顿饭吧。”王乙点了点头。在饭店里,张甲给王乙递了根烟说道:“最近还好吗?”

例 2:张甲说道:“我们去吃顿饭吧。”王乙点了点头,张甲和王乙说罢便打了一辆出租车,这是一辆捷达,司机大概四十多岁了。上了车之后,司机热情地招呼道:“去哪啊哥们。”张甲笑道:“**饭店。”司机说了句:“好嘞!”便驱车行驶起来。车开得很快,张甲不禁暗想道:“在市内竟然开这么快,看来现在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想钱想疯了”。只用了五分钟,出租车就到达了**饭店。张甲和王乙下车后推开了饭店的门,饭店里人很多,二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张空位,坐了下来。张甲给王乙递了根烟说道:“最近还好吗?”

大家看到,这两个例子便都是反面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忽略了过度,这个毛病老鬼在很多文中都看到过。场景一个个独立出现,没有任何关联。忽略了过度的重要性。

第二个例子就是典型的“轻拍重写”。那些完全是没有必要交代的东西,和中心毫无关联,老鬼却下了这么多的笔墨,这会让读者看起来很烦。各位作者朋友切记,过度,简单自然就好。刚才举的那个例子完全可以这样来写:

张甲说道:“我们去吃顿饭吧。”王乙点了点头。说罢,张甲和王乙打了一辆出租车便来到了**饭店。坐下之后,张甲给王乙递了根烟说道:“最近还好吗?”

这样的过度简单自然,一句话便交代了。而且两个情节也不突兀,能串联到一起,老鬼觉得这样的过度一定要注意一下。

第二点说说伏笔。伏笔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但是若想在文章中看到巧妙的伏笔运用,就必须设置好大纲。如果连大纲都没有,你又不知道自己后面要写什么,怎么样来设置伏笔呢?

其实伏笔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也许根本就没有讲的必要。但是老鬼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乱埋伏笔”。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毛病。

说到乱埋伏笔,就要先说说什么样的内容一般来说是伏笔。老鬼认为,一般的伏笔符合一个特征,那便是:没必要写的东西你却写出来了,这样的内容一般来说便是伏笔。

就像我前一节中举的那个例子,一般我们说自行车,大家就都知道自行车是什么样的了。没有必要再交代它的轮子是什么样的,车闸是什么样的。这是没必要的事情,如果我就是交代出来了,它的车闸线断了一半,一般读者看到我这样写了,肯定就会知道了,这个车闸肯定会在某关键时刻失灵了。

又比如我写张甲抽烟,其实抽烟就是抽烟,我们没必要对它进行详细描述。但是如果我就是详细地写出了张甲扔烟头的时候扔到了一块草丛里。那么不用想,这块草丛肯定会在后来着火了。

这很简单,这就叫伏笔。可是老鬼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有很多人讲出了这种本没有必要讲出来的东西。老鬼每当看到了这样的内容,心中便会暗想:“这肯定是个伏笔,我得注意了,以后肯定会因为这一小段情节发生什么事。”可是老鬼看啊看啊,直看到了最后,这个伏笔还在那“伏”着呢,也没有跳出来。

这老鬼就很纳闷了,那你当初写它干毛?甚至有的文中最后一直在那里“伏”着而没有跳出来的伏笔不止一个,有很多个。这便是一个失败,所以各位作者埋伏笔的时候一定要恰当,不该埋的伏笔,千万不要乱埋。

 


第十一节    顺序的把握

 

说道顺序,无非就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对于这三种顺序的说明,老鬼就不用多做强调了。老鬼主要要说的是一些大家注意不到的细节顺序。

什么叫细节顺序呢?在描写一个场景或者一段对话,特别是多人参加的对话的时候,如果不加入一些细节的顺序,这个场景会让读者看起来很“远”。就是说感受不到当时的场景,从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想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一幅场景,必须在空间上加入一些细小的顺序描述,这样的场景才能活灵活现,下面老鬼还是来举例子,首先是反面例子,列举一段没有注意细节顺序的例子:

张甲、王乙、李丙三个人都来到了张甲的家里,到家之后,张甲说道:“外面可真够热的啊。”王乙点了点头说:“是啊,就像下火了似的。”李丙看了看外面的行人笑了笑说道:“看来以后我出门也得准备把太阳伞了。”

大家可以看到,虽然我在这段对话的之前就说了。这几个人是在张甲的家里,可是这段对话描写出来以后,大家感觉不到任何的方位感,似乎这几个人就那么站在屋子里说话。所以老鬼要对这段话进行一下细节顺序的加入来处理一下,这次大家再感觉一下。

张甲、王乙、李丙三个人来到了张甲的家里,刚进了屋,张甲便甩掉了鞋子,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动都不愿意再动一下,歪过靠在沙发上的头对着正在解鞋带的王乙说道:“外面可真够热的啊。”王乙脱掉鞋子后,也懒散地一屁股坐在了张甲的旁边,边倒水边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就像下火了似的。”李丙径直走到客厅里的窗前,看了看外面的行人,笑了笑回头说道:“看来以后我们出门也得准备把太阳伞了。”

大家可以看到,在对话中我加入了一些动作。这些动作加入了以后,文字并没有多出许多,不过这段对话的画面感是不是马上就呈现了出来?

这便是空间顺序上的一个细节顺序,这种小技巧把握住并熟练运用以后,可以增强小说的画面感,让读者融入到你所描述的场景里面去。

下面老鬼再来说一个描写上“由宏观到围观”的一个空间顺序,大家注意下面一段话:

一滴水滴落到了张甲的鼻尖上,张甲摸了摸鼻尖,抬头看了看天,恐怕,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要来到了。路边那两排杨树刚才还静悄悄的,这一会有如发狂了一般,挥舞着树枝疯狂地在大风里摇晃着。天上一大团黑压压的乌云遮住了刚才还光芒万丈的烈日,似乎要把这天地间的万物吞噬。路上的行人都开始抱着头小跑起来,即使不跑的,也由漫步改为了疾走,似乎都在惶恐地躲避着一场灾难一般。

大家可以看到,这一段对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描写,虽然描写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它没有顺序,而是杂乱无章。这样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但是它缺少了一个宏观到微观或者是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如果老鬼把这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一下,大家看看效果怎样:

天上一大团黑压压的乌云遮住了刚才还光芒万丈的烈日,似乎要把这天地间的万物吞噬。路边那两排杨树刚才还静悄悄的,这一会有如发狂了一般,挥舞着树枝疯狂地在大风里摇晃着。路上的行人都开始抱着头奔跑起来,即使不跑的,也由漫步改为了疾走,似乎都在惶恐地躲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一滴水滴落到了张甲的鼻尖上,张甲摸了摸鼻尖,抬头看了看天,恐怕,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要来到了。

这段修改之后的描写是不是好了许多,它的顺序有两个,分别是“由上至下”“由宏观到微观”这样的顺序一加进来,不管是场景感还是阅读流畅感都大大地增强了。其实我举这个例子是一个很简单的错误。可能有人会想:“让我来写这段话的话,肯定不会把这么简单的顺序弄错。”

不过老鬼想说,这只是一个例子。其实很多朋友的场景描写都是毫无顺序可言,觉得自己犯过这个毛病的可以找出自己的文中的描写品味一下,你是不是犯了这个错误呢?

这个顺序的带入怎样来把握呢?当我们描写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人的时候,这个场景或者人的景象已经在我们作者的头脑里有了一个清晰的画面。但是朋友们要切记,这个画面只存在于我们坐着头脑中,而不是读者头脑中。读者并不知道这幅画面是怎样的,我们又不是画家,只能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这个时侯很多作者就不管不顾了,想到什么写什么。导致画面失真,不立体

老鬼是用这样的一种方法,大家在描写场景的时候,完全可以在头脑中架设一部摄像机,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看过的影片中,这个摄像机是通过什么顺序来移动的,有了这个假象摄像机,我闷就可以跟着这部摄像机的“镜头”移动顺序来描写。因为摄像机在表现一幅场景的时候通常都是由宏观带入微观,比如我们展示一只苹果上的虫子。一般都是先一个远景,拍摄一篮苹果,然后镜头推进特写一个苹果,镜头再一次推进,展示苹果上的一个虫子洞,这个时侯这只虫子探出头来。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个顺序呢?

如果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把握好这个顺序,那么我们的文章画面立体感也会增强很多。

 


第十二节    对话的处理

 

记得老鬼刚刚尝试动笔写小说的时候,那时候已经对描写、情节、叙述等方面的技巧下了一番苦工,自己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文字了,便潇潇洒洒地开始写小说。

在写完了几篇短片之后,老鬼觉得自己的小说里面的对话情节特别死板,写出来的东西简直就是两个机器人在交谈,内容如下:

张甲:“几年不见了,还好吗?”

王乙:“挺好的,你现在干什么工作呢?”

张甲:“甭提了,在一家小储蓄所上班呢,每天累死累活赚也不到几个钱。”

王乙:“唉……现在赚点钱都不容易啊!”

要么就是这样:

“几年不见了,还好吗?”张甲说。

“挺好的,你现在干什么工作呢?”王乙说。

这样的对话,虽然是交代除了这两个人的对话内容,不过老鬼觉得这样的对话实在是太枯燥了,简直就是剧本,甚至比剧本还枯燥。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绝对不是在那边站着军姿边面无表情地叙述,我们是有动作和表情的,我们在描写对话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加入了动作和表情,对话才能活灵活现,体现出我们文章中的画面感。还是这段对话,老鬼加工一下大家看一下:

“几年不见了,还好吗?”张甲笑着递给了王乙一颗烟说道。

“挺好的。”王乙接过了烟,下颌往前抬了抬笑道:“你现在干什么呢?”

“甭提了。”张甲皱着眉头摆了摆手,无奈地说道:“在一家小储蓄所上班呢,每天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几个钱。”

“唉……现在赚点钱都不容易啊!”王乙长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张甲的肩膀摇着头说道。

大家看到,我在对话的过程中加入了这么几个动作和表情,一下子画面感就出来了。这些动作和表情与对话的内容都能想符合,大家头脑中也能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这样的细节一加,文章马上增色了不少。

说到这里,老鬼要说说下一个方面了。这样的连贯性对话中,加入这样的小小的描写是对的。但是千万不要把这描写写得过长了,如果我们加入的描写小片段很长,甚至成段出现,这就打断了对话的流畅性,很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致。舍本逐末了。

下面老鬼来说说关于对话的第二点,那就是对话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关于这一点,老鬼在“人物的塑造”那一节里面也提到过,这里老鬼再来讲一下。在那一节里面,老鬼说对话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是指的是对话的内容。比如张甲是个冷血杀手,那么他说话便可以十分简练精辟,字字都能点到点上。

而这一节里面,我要说的是说话的语气和对话的口语化。我们写对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太书面化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我们日常交谈中,很少有人一本正经地说普通话,所以如果对话内容也是普通话,那么便显得有点假了。而且这个对话的语气,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看好我说的是语气而不是内容,下面我来举个例子。

比如说张甲是一位豪爽的东北汉子,热情好客,我来举第一个例子,内容符合了性格特征,不过语气却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而且过于书面化:

“你来了啊,快坐下吧,今天酒随便喝,能喝多少算多少,我们不醉不归。”

大家可以看到,这段话的内容确实也是热情好客,并且很豪爽了,可是我们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我们平时说话基本不会这么“正经”,所以老鬼建议改成如下模式:

“来啦?快坐,快坐!可劲儿喝啊,今儿个酒管够,你要不喝多我都不让你走!”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简单的口语化处理就活灵活现地体现了张甲那豪爽热情的性格,所以老鬼也希望各位作者朋友能根据自己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来设计他们说话的语气。

关于对话处理,这是一个很细的点,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方面来说。老鬼只总结出这么两个方面,那是因为老鬼看到很多人在写作的过程中,这两个毛病犯得最多,所以老鬼希望大家能多注意一下。



第十三节    悬念的设置

 

其实老鬼觉得老鬼来说关于悬念的问题是没有什么资格的,不过老鬼对于悬念这个东西,有一点小小的个人见解,这纯粹是个人的见解,可能和很多人的意见向左。所以各位权当听老鬼唠叨了。如果觉得老鬼这一节里面的内容说得不对,那您就当看个笑话了吧。

说到悬念,老鬼要更正一个有一些人的错误见解,悬念不只属于悬疑小说,悬念属于所有的通俗小说。在一部通俗小说里面,巧妙地加入各种悬念是带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很好的办法。

在老鬼的眼里,悬念分为大悬念和小悬念。

首先老鬼说说这个“大悬念”。这个大悬念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这一个悬念设计得很大很深,甚至有可能这整本书都是为了这么一个悬念而完成。始终吊着读者的胃口,让读者迫不及待地看到结局。

这样的大悬念,一般在悬疑、推理小说里比较常见,这样的悬念设置一定要曲折离奇又不失真实。一定要做到悬念中套着悬念,不停地提出各种疑问,设下一个个看似解不开的迷来掉读者的胃口。

其实很多时候,当读者看到最后的时候,会点点头会心地感叹一声:“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甚至有的小说,当读者通宵达旦地看到最后以后,会愤怒地喊一声:“靠!原来就是这么简单,浪费我半天感情。”

其实无论哪一种,老鬼觉得都是成功的。只少你在行文中设计出的曲折情节让读者认认真真地看到了最后,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功。在这一方面,老鬼觉得当初中央台播出的一档节目《走进科学》做的就非常成功,一件平常的事儿,讲的曲折离奇,甚至分上下集播出,确实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现在的很多节目也开始学习这种方式来播出,一件屁大点事儿非要说得很吓人,其实本来就是一件小纠纷,到了他们手里一处理,就变得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

老鬼觉得这种方式也值得我们作者来学习。

在大悬念方面,更多的是个人的天赋,如何设计好一个大悬念情节,这个是说不出来的东西。但是老鬼可以说说电视节目里面那种吸引观众的小悬念设置方法。

关于小悬念的运用,老鬼觉得如果熟练掌握了,这是一个十分吃得开的技巧,在这个技巧的带动下,你的文章会特别抓人。熟练运用了小悬念以后,大悬念的设置也可以水到渠成。

么叫小悬念呢?小悬念就是文中一些很快就可以解答出来的悬念,甚至是一些让人看过之后觉得很无聊的悬念,如何设计这种悬念呢?想要设计好这种悬念,我们就必须学会提问,提出那些读者十分想知道的问题。

下面老鬼来举一个例子,首先说一个可以把读者带入故事的悬念。

想要把读者带入悬念,必须要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地方,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对比。老鬼来举一个例子。

比如张甲和王乙本是一对好兄弟,后来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其实我们知道,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不是很罕见。但是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如何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呢?(看,这个问题就是个悬念,哈哈。)

想要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我们不能用正常的顺序讲述这件事。如果老鬼来写,老鬼会首先来写张甲和王乙打架的画面,而且把两人下手描写得特别凶狠,又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两人受伤很重的样子。

第二步老鬼要回忆,回忆他们之前是多么多么的好,用一些特别感人的例子衬托出两人特别好的感情。这段感情和刚才写过的那一段打斗场面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这个时侯读者就会来了兴趣。本来这么这么好的两个人,是因为什么事打架打成了那个样子呢?这个疑问出来了以后,我们再来解答。这就是一个悬念设置的技巧,一定要学会用反衬的手段来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把一件事情发生之前的背景和发生之后的结局重点写出来。这个时侯读者自然就会想发生之中的过程了。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段话“但是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如何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呢?(看,这个问题就是个悬念,哈哈。)”

大家注意一下这段话,在说这句话之前我说的是张甲王乙反目那样的例子不罕见,然后我又说了这可以设计成一个悬念。一个很常见的事情设计成悬念,你看,我先说的是前因后果,就是没说过程,所以你们的阅读欲也被我调动起来了,你们想看到我是如何把这个常见的故事设计成悬念的。很简单,这就是悬念。

下面来说一种比较“卑鄙”的手法,这种手法老鬼不推荐,但是也不反驳,因为它确实存在着,存在即有理。老鬼说了您也不要骂我。我首先来举个例子。

“王乙啊,你知不知道‘老刘大包子’”张甲神秘地问道。“知道啊,那家店我还总去呢,怎么了?”王乙说道。“今天中午我去了,我做了一件让店里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情。”张甲得意地说道。“哦?什么事情?”王乙来了兴趣。“我吃了整整十个包子!”张甲说道。“啊!后来呢?”王乙说道。“后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的身体发生了一种奇怪的反映!一种我很少体会到的感觉!我感觉我的体内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张甲说道。“力量?什么力量?”王乙问道。“我感觉一股冲力在我体内横冲直撞着,首先是胃,然后是肠,现在,马上到肛门了!”张甲说道。

大家看到了吧,说了半天,丫张甲就是想上厕所。这种方法是不是很卑鄙?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就不简单地说出来。其实这种方法虽然不是很“科学”,但是你不得不说它也是一种悬念的方法,不好意思老鬼举的例子可能不是很好,不要骂老鬼,希望各位明白就好。

其实别管我怎么绕来绕去,这个悬念的设置还是没有脱离基本的悬念设计方法,就是我开头讲过的那个方法,我给你提炼出来各位看看。

“今天中午我去了,我做了一件让店里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情。”张甲得意地说道。

大家注意这么一句话,这就是一个悬念,他先说出了去包子店,然后又说了让人瞠目结舌,就是没有说中间发生了什么。一件平常的事引起了不平常的结局,却暂时不说中间是如何经过的,朋友们,这就是悬念。

还是那句话,这纯属是老鬼个人总结的一些东西,肯定会有很多人和我意见向左,所以也别骂我喷我,您就当我自言自语好了。

 


第十四节    开头与结尾

 

这一节说说通俗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同样的,这一节可能也会和很多人的意见相左,还是那句话,这都是老鬼的个人见解。

首先来说说开头。这也是很多新手作者朋友在写作的过程中很苦恼的一个问题,开头怎么写?开头写什么?开头多久带入主题?

现在是一个网络快餐的时代,无论在哪一个小说网站上,都有成千上万篇小说作品挂在那里。作为读者,他们有足够的备选目标供他们去挑选,如何能让你的小说在茫茫大海中脱颖而出呢?这便需要一个合适的开头。

一个读者在阅读你的小说的时候,可能首先会只花五分钟来看你的开头,如果你的开头平淡无奇,那么很可能因此这个读者便PASS了你的小说,去看其他人的作品了。

因为这一点,老鬼认为一篇小说的开头,应该上来就设计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这样才能抓住你的读者群。

很多人认为,小说应该严格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原则来写,但是这个顺序已经不适合当今网络上的通俗小说文学了。当然,除非你是一个已经成名的知名作家。

老鬼认为,当今的小说所遵循的模式应该是:高潮、开端、高潮、发展、高潮、高潮、结局。

所以在开篇的时候,我们应该设计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来抓住读者。老鬼看过许多帖子,开篇的时候是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人物背景介绍。甚至开篇的三千字里,能写到七、八个人物,请作者在写作的时候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一篇小说的开篇涉及到了这么多人物,谁的头脑能记住?

还有的作者喜欢把人物介绍放在开篇之前,意思是让读者知道此文中的每个人之间的关系和这个人的人物性格。

但是老鬼告诉你,每有一个读者能认认真真看完你的人物介绍,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不是你说的算的,也不是我说的算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的性格是通过语言、行为来体现出来的,不是你给按上去的。所以开篇用什么人物介绍,这是十分没有必要的。

有些读者,在开篇是没有写人物介绍,但是在小说刚开始的五千字内,不停地介绍每个人的人物性格。还是这个道理,读者不需要你来介绍,读者要看的是故事!故事!读者要看故事!不是看说明文!

那么我们开篇多少字进入主题呢?用李正华老师的回答就是:零。

同样老鬼也是这样认为的,前面我说个,开篇应该设计一个高潮。我们小说中的高潮,是紧紧关联着我们的主题的。通过这个高潮,让读者看到文章的主题。其实这一点老鬼也一直没有把握好,也在努力改进。老鬼有时在开篇是设计了一个高潮,但是这个高潮跟中心主题毫无关系。

比如我写张甲和王乙恋爱的故事,第一个小高潮却是张甲和李丙在街头打了一架。然而这一架打得和张甲王乙之间的爱情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高潮设计的就是败了。老鬼也希望犯过这个毛病的朋友和老鬼来一起改正这个错误。

下面来说说结尾,关于结局,老鬼要说的不是怎样来结局。结局的方法很多很多,什么突兀的结局,完满的结局,充满悬念的结局,让人深思的结局等等,所以这些东西我也说不完。

老鬼要说的只是结局的内容,什么叫结局的内容呢。在一篇长篇小说中,一个好的结局可以给这个故事划一个完美的句号。

前面老鬼提到过过山车情节的那个问题,那么我们一般在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般是一个最大的最圆满的高潮。还是那句话,你把这个高潮推上去了,你就应该把这个高潮送下来。

万万不可狗尾续貂,有一些心急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好不容易码了二十万字,这篇小说可算要结束了,到了后面也是草草收尾。完全忘记了自己文章的节奏,认为只要把故事讲完了就可以了。这个是绝对不行的。

一个读者在阅读一篇小说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成他在吃一顿饭。请各位试想一下,我们吃饭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是不是上来先尝尝每道菜的味道,然后大口大口地吃饭吃菜,吃饱了以后打一个饱嗝,喝杯水,再点上一颗烟。这顿饭才算是圆满的结束呢?

如果我们在写最后一个高潮的时候就草草收尾了,这就相当于我们正在吃得半饱的时候突然来人撤走了桌子上的一切,难受不?我们要让读者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为读者倒上一杯水,点上一支烟,这篇小说才算是圆满的结束。

而有的作者,草草收尾的目的是想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绝对不可以把高潮突然掐断。

比如老鬼最后一个高潮设计的是张甲和王乙打了一架,这一架打得很惨烈,张甲打死了王乙。

那么我想留一个悬念,王乙临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去按了一下电视的遥控器。

大家注意,按遥控器这个动作要设计在描写打架过程之后。万万不可打着打着,就突然写了这么个动作。文章就结束了。这样就太让读者扫兴了。我们一定要圆满地结束这场打架,然后再丢出这个悬念。

还是吃饭的那个例子,我们应该做的方法是。这个人饱餐了一顿肯德基后,喝完了可乐,抽完了烟,都舒服过了,这个时侯再设计一个人端着一个麦当劳的汉堡从他面前走过。这样的处理是对的,而不是人家吃了一半,你给拿走了,然后再端着一个麦当劳的汉堡从他面前走过。这不是气人呢么?

好了,关于开头和结尾就说这么多吧。

这篇帖子再历经了十四天的连载之后,终于结束了,不知不觉也写了进三万字。这半个月里,老鬼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对老鬼的支持。

大家千万不要把这篇文当做教材,都是老鬼一点不成熟的个人见解。关于通俗小说,老鬼目前能想出的也只有这么十四个方面。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一部分人,当初老鬼学习写小说的时候,走了很多的弯路。所以老鬼辛辛苦苦地打了这么三万字,不是为了出版业不是为了换取报酬,我只希望能让和我当初刚开始写的时候一样的作者朋友们能少走一些弯路。

如果有的人就认为老鬼是卖弄,老鬼说这些话都是为了装逼,那你就这样继续认为下去吧。虽然我没得到什么报酬,但是我也没损失什么。

这半个月里,支持老鬼的朋友很多,诋毁我、贬我、损我的人也不少,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老鬼都要谢谢你们。至少我知道你们看了我的这些唠叨。现在这篇帖子结束了,在老鬼历经了无数个心理变化的阶段中,老鬼还是坚持把这篇帖子写完了。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老鬼写完了,我一定要把这些内容存到电脑里,以后好好研究研究。”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靠,老鬼可算唠叨完了。”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这么骂他、侮辱他这么多次,他怎么还能坚持写完呢?”

不管各位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老鬼还是写完了。写完之后老鬼觉得很轻松,比我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还轻松。同时在发这篇帖子的半个月里,老鬼要谢谢一部分人帮助老鬼度过最痛苦的那段时光。是你们教会了我成长,让我明白了更多东西。

最后,老鬼预祝各位作者朋友的文能越来越好,早日出书大卖。



    南溪河文学是一个原创平台,立足云南红河,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坚持诗心,热爱生活,励志人生,展露才情。讴歌美好事物,吟唱美好生活,谛造美好未来。《南粤作家》电子刊,兼顾纸刊,欢迎来稿。

   投稿要求:

 1、原创文学作品、评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质量最好的作品)

 2、原创现代诗歌1-6首。古体诗10首以内,散文诗最好三章以内,最多不超过六章。

 3、原创散文一至三篇。

 4、原创短小说。

 5、其他文体。

 6、南溪河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刊发:散文类,包括,行走天下(游记散文、散章)、品读人生(人生感悟、随笔)、市井百味(生活记事、杂感)等;散文诗园地,刊发散文诗作品及优美短章;现代诗,设诗路花雨、浅吟低唱等专栏;诗词、含格律、词牌、古风:设清吟雅韵专栏;小说,设置小说看台专栏。评论:设轻吟慢酌专栏;其他体裁据实际而定。本刊奉行公益理念、弘扬真善美。来稿可每篇(首)可自行配一副图片,不配也可。

 7

 7、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一份(120字以内)、个人生活照片一张。作品与个人简介请以word文档形式,编辑在同一个文档中(作品标题用宋体四号字体,正文用宋体五号字体,标题及正文内容靠左对齐编辑),图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小说情节类题型规范答题策略
关于小说悬念保持的技巧
打造完整小说大纲模板,让你的故事情节丝丝入扣!
写小说必不可少的八大因素
如何写伏笔和铺垫
小说阅读的答题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