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议太极拳的”开合”

文/老七头

开合是太极拳的一对重要的矛盾。理解开合、学习开合、运用开合是习练者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的内容。以我个人体会,入门后第一阶段是练松,第二阶段就要练合。此文把我暂时理解的开合整理记录如下: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与其他各类武术不同,它不是以局部肌肉力量和肢体的运动惯性进行技击,而是以身体整体的协调动作,以意识为引导,使用全身能量进行技击,这样就有了身体运动的开合问题。一般说法就是‘外三合’、‘内三合’。但是这个开合涉及的内容远远不是文学意义的解释所能包括的,也不是任何一个有文化的人随意就能解释的。开合这个词实际是借用,用开合来表述太极拳的内在涵义,并非开合就是太极拳的内容。

开——直观是指肢体动作的伸展,我们只能先从这个角度理解它。肢体向外的伸展就是开,这个开将来是要与呼吸的“呼”配合一致的。合——直观是指肢体动作的蜷缩,这是一个狭义的合。动作向回收缩都可以理解为合,这个合是要与“吸”配合的。这时说开合,最重要的不是手脚向外伸展为开,收缩为合,而是身体向外舒展为开,收缩为合。这里面的味道,初学者要仔细品味。

'合”还有一个广义的理解。我至今还在纳闷,因为我还没有找到与它对应的“开”,逻辑上讲是应该有的,可能我的认识还不全面吧。姑且先说吧。 (现在我找到这个“开”了,以后再专门谈这个问题。)

合——广义的合是配合的意思。它不是方向的概念,例如向内是合,向外也是合。如搂膝拗步,左脚在前,右手向前与左脚合,是合,同时左手向左后走与左脚相离也是合,换一个角度看,右手向前时与右脚相离也是合,左手向左走,与右脚相合也是合。老一辈说,这就叫“说话” 。

这个合还有一个“找”的意思。如我们说:“劳宫找涌泉”、“曲池找阳陵”、“肩井找环跳”,都是合的意思。

这个合还有一个“联系”的意思。盘架时,两只手各有任务,如果你分别去完成各自的任务是散,左手始终联系着右手,右手始终联系着左手是合,手始终联系着脚是合,手脚始终联系着腰胯是合,肢体始终联系着意念是合,反之就是不合,就是散乱。

理解这个合,我体会用一个比喻,想象一个圆规、或者说一个镊子,都是两条腿,你能说哪条腿动,哪条腿不动。合起来看,凡是有动作,或是向外伸张,或是向内夹收。即使你是动一条腿,也是这样的。这样想,你的动作就合起来了,不这样想,你的动作就是分开的散乱的。

展开说,这个合还能找出多种体会,其实,聪明人应该清楚了,太极拳讲究全身动作的一致性,任何身体部位都是在意念的引领下进行一个完整的运动,哪一个部分不往这里面统一,就是脱离整体的,就是没用的。对此,有人形容身体是一个大球,大球里面、外面还有小球,一碰到处都转,而且是统一的转。用老论的话就是“周身一致、节节贯穿、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等等。

以上说法体会,其实有些也可以分解为“分”或者“开”,但是往深处想,合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合是问题的关键,就没有必要非得去找对应的分了。

说开合就离不开“六合”,内外都有三合。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为什么要六合?

我觉得要从内三合开始说起。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家拳是以能量打人的。人技击的力量,狭义来说是四肢肌肉收缩而产生的,一般笨汉厮打大多是这样用力。专业一点的知道力量不仅在四肢上,而且腰身也有力量,技击就形成全身力量的整合,转脚、蹬腿、扭腰、伸胯把这些力都送到胳膊上,打击的力量就增加了很多,这就形成了一般武术共同的用力特点。而太极拳等内家拳,不仅要整合身体肌肉的力量,而且还增加了身体内力——气的力量,使意气力协调一致,作用点集中,因此形成巨大的力量。这是内三合的道理所在。

可是,要有内三合,肢体的外在表现就要首先统一,如果肢体动作还是散乱的,内在的东西也统一不起来。所以我说,外三合是内三合的基础,是内三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外三合是形式,内三合是内容。内外的和就是六合。

外三合不是一般人的动作习惯,因此要学,要练,开始练快了不行,要慢慢的先学会,练熟再逐渐加快,成为自然而然的动作习惯。这也是太极拳必须慢练的道理之一。

内三合问题更多。首先说力,自然的力我们叫做“本能力”,主要特点是一动就僵硬,一动四处都僵硬,有效的出力部位不多,无效的力很多,使得动作僵硬,失去了技击最重要的灵活。而且这种用力习惯使用多年,已经是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改掉这个习惯是练拳初级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学习新的用力习惯,根本是在训练人的神经系统,需要无数次刺激才能建立起来正确的反应。同样是动作不能快,要慢慢来,先松下来,学会新的用力方式,逐步熟悉,再逐步加快,这是太极拳必须慢练的理由之二。

再说气。气这个东西比较神秘,本来就看不见觉得到,本人体会说出来客观上有夸大的可能,所以,没练到身上的人都是将信将疑的。我姑且说您姑且听。气开始在体中是弱小散乱的,要集中起来,逐步变大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必须大到足够时才能发挥技击作用。

说开合就离不开“六合”,内外都有三合。我思考这个问题的路是,为什么要六合?

我觉得要从内三合开始说起。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家拳是以能量打人的。人技击的力量,狭义来说是四肢肌肉收缩而产生的,一般笨汉厮打大多是这样用力。专业一点的知道力量不仅在四肢上,而且腰身也有力量,技击就形成全身力量的整合,转脚、蹬腿、扭腰、伸胯把这些力都送到胳膊上,打击的力量就增加了很多,这就形成了一般武术共同的用力特点。而太极拳等内家拳,不仅要整合身体肌肉的力量,而且还增加了身体内力——气的力量,使意气力协调一致,作用点集中,因此形成巨大的力量。这是内三合的道理所在。

可是,要有内三合,肢体的外在表现就要首先统一,如果肢体动作还是散乱的,内在的东西也统一不起来。所以我说,外三合是内三合的基础,是内三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外三合是形式,内三合是内容。内外的和就是六合。

外三合不是一般人的动作习惯,因此要学,要练,开始练快了不行,要慢慢的先学会,练熟再逐渐加快,成为自然而然的动作习惯。这也是太极拳必须慢练的道理之一。

内三合问题更多。首先说力,自然的力我们叫做“本能力”,主要特点是一动就僵硬,一动四处都僵硬,有效的出力部位不多,无效的力很多,使得动作僵硬,失去了技击最重要的灵活。而且这种用力习惯使用多年,已经是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改掉这个习惯是练拳初级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学习新的用力习惯,根本是在训练人的神经系统,需要无数次刺激才能建立起来正确的反应。同样是动作不能快,要慢慢来,先松下来,学会新的用力方式,逐步熟悉,再逐步加快,这是太极拳必须慢练的理由之二。

再说气。气这个东西比较神秘,本来就看不见觉得到,本人体会说出来客观上有夸大的可能,所以,没练到身上的人都是将信将疑的。我姑且说您姑且听。气开始在体中是弱小散乱的,要集中起来,逐步变大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必须大到足够时才能发挥技击作用。

最后说意。这个东西谁都有,可是练与不练不一样。意是什么,是想法、念头。人的意识是非常快的,都说一闪念就是非常快。可是人的意识是能够一闪接一闪,连续几闪还能省略掉中间过程,得出一个新的结论。在意识的速度面前,任何肢体的动作都是缓慢的。在没有经过训练之前,意念的闪动是随机的,不听话的,而且不愿意停留,总是不停地闪动着(只要你思考)。

我理解太极拳所说的意,并不是单指意识,还包括感觉。我意在哪、我心在哪都说的是“我的感觉集中在哪里”是“我的意识指挥那个地方的感觉灵敏起来”,这个感觉是有意识的感觉,是意识指挥的感觉。意识指挥感觉的结果是“内气”,感觉反馈到意识的能力是“听劲”。

要训练意、训练感觉,就要放松。举一个反证,肢体受伤后,一使劲,疼痛感就轻了,人们说“忍住”就是局部紧张。要感觉灵敏就得放松,越松感觉越灵。这也是太极拳放松的原因之一。

意、感觉都是要训练的。开始盘架时,很难做到精神贯注不想别的,站桩时也会心不静,训练时间长了,盘架、站桩,意念就能专注一处,这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过程。

可以写一段总结了。六合的关键是要做到气、力都随着意念而动,意念一闪,对手已经被打飞,这是太极高手的水平。可是,人的正常状态是做不到聚气的,力量的使用方式也不对,就要从头开始。慢慢盘架,把动作本能力卸掉,练成太极拳的用力习惯,把散的气聚起来,逐渐养大。把动作协调起来,形成一致的外形,这都是“合”的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所以,我说,太极拳是练合的,只不过原来身体是不适合练合,只好先练松。因为是新学的东西,只好先慢慢来。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本能力换成了太极劲,逐渐加快了速度。散的气聚起来,养大,意识经过训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明确的指向性,这三条终于能够整合起来一致行动,一个崭新的太极人就要产生了(这里面我省略了具体技法、具体劲路,都看成是合的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拳架、桩功、意念,太极之劲何处来?
太极拳的“松静”“虚静”和“空静”-吴文翰 曾乃梁 梅墨生
第614期:破译太极拳放松之奥秘
什么叫做真正的太极内功
太极拳之调形
太极拳的意念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