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一统时空揭秘--正负物质是对称的,但正反物质却是不对称的

在宇宙的那边

物质和它的对面负物质相遇时(物质与负面加中介面为反物质的划分,为一分为二的矛盾划分),会发生完全的物质-能量转换,产生光子,以此来释放能量,此过程即为湮灭,从而形成中性物质隔离带。

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来计算一下,每公斤燃料释放的能量,氢氧化学反应可以产生1×10^7焦耳的能量,核裂变产生8×10^13焦耳,核聚变产生3×10^14焦耳,而正负物质的湮灭能产生9×10^16焦耳,就目前所知的所有物理反应而言,这是效率最高的燃料。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问:“负物质存在吗?”

2000年9月18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状态的负氢原子,这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出大批量的负物质。

咋一听5万似乎还挺多,但1mol就有6.02214076×10²³个原子!

大型强子对撞机要对撞1千年才能够对撞出一微克负物质。许多科学家表示,只要能发现宇宙中性物质墙以及负物质等反物质的存在,那么这将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

大一统时空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宇宙本身都是对立统一的。有组成可见世界的物质,就有与之相对立的负物质存在,以及正负物质相混沌的中性物质带的存在。

根据零守恒终极定律,宇宙诞生之初,调和出了同等数量的4种轻子和4种重子,组合出了正物质元素:负电子为阳,中子、质子缩并成原子核为阴;负物质元素:正电子为阳,反中子、反质子缩并成原子核为阴;中性物质元素:中微子为阳,中子、反中子缩并成原子核为阴。

生活在以正物质为主、负物质为次要世界的人,为了简便起见,会把负物质和中性物质缩并为反物质,发现反物质只能在宇宙射线和质子加速器中才能找到。那么那些反物质都到哪里去了呢?

而生活在以负物质为主、正物质为次要世界的智慧动物,同样会把正物质和中性物质缩并为“反物质”,也发现“反物质”只能在宇宙射线和反质子加速器中才能找到。那么在他们看来,那些“反物质”都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解释反物质稀缺之谜,生活在对立两个世界的智慧动物各自提出了相同的假说:负物质躲在宇宙墙的那一边。

当一个粒子与它的反粒子相遇时,就会发生湮没,在相互湮没的过程中,正负电荷抵消了,不过并不是说两个粒子会同归于尽,什么也不留下。

粒子和反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这两份质量是不会因为湮没而消失的,会以中介能量的形式继续存在。

假如有负物质“人”穿越宇宙墙要拜访我们的地球,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他将穿越正物质时空,几乎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某个“负负物质即正物质”的热烈拥抱。于是,这个负物质“人”将改变自己的性质,很可能变成不带电荷的粒子,或者成为一缕射线,这都是我们人类可以观察到的形式。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粒子或射线的前身是天外来客负物质“人”呢?

根据上面的考虑,大一统理论认为,负物质形成的星系及隔离带也都存在,只是对我们来说,实在是难以观察。它们也许躲藏在遥远的宇宙墙那边,偶尔派遣过来的“观光团”在路途中就遭遇了湮没。这些物质都是我们目前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们躲在宇宙那边,组成了负物质乐园。

1933年,那个预言了反粒子的狄拉克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发表的演说中称,他相信存在一个“负物质”构成的宇宙。

之后,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负物质宇宙模型”,他们认为原始宇宙由一半正物质和一半负物质构成,随着宇宙的膨胀,宇宙中的正、负物质彼此分开并各自聚集为以正物质为主和以负物质为主的团块,在正、负物质交界处,由于正、负物质湮没而产生巨大辐射压,从而把正物质区域与负物质区域分隔开来,形成了彼此对立的宇宙,两个宇宙被“宇宙地平线”分隔开,因而不能相互观测到。

像我们安心地生活在正物质宇宙中一样,也有人居住在负物质宇宙中,他们由负物质组成,如反质子、反中子、正电子等等,他们周围的世界,是由负物质统治的,只有极少的正物质存在。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宇宙才是负的,而他们的是正的。

正负物质是对称的,但正反物质却是不对称的。比如数是对立统一的,可以一分为三为正数、零和负数。可通过三种缩并律整合为正反两方面的矛盾统一:正数、非正数;负数、非负数;零、非零。三种情况下,正反两方面都是不均衡的。

不难看出,如果一个世界完全由负物质组成,那么在性质上应该和完全由正物质组成的世界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三个基本的变换守恒:一是对粒子和立粒子互换的正负粒子变换,二是空间三个坐标轴都反向的空间(镜像)反射变换,三是时间反演变换(把时间颠倒)。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负电子为阳形成的物质世界完全替换为正电子为阳形成的负物质世界,在性质上这个负物质世界是完全等价的,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差异。

但27种36态的对立统一的基本粒子或81种对立统一场子,通过三种缩并律:

叠加为12种正反矛盾粒子或20种正反矛盾场子后,科学家们发现正反矛盾粒子变换也不都是守恒的。

比如在2001年,物理学家通过让电子束和正电子束相碰撞,产生出了大量的重子和它的反粒子,比如B介子和反B介子。这些粒子和反粒子都十分短命,迅速转化为其他更轻的亚原子粒子,比如K介子等。

由于物质和反物质所构成的矛盾正反两方面是不对称的,B介子和反B介子就会显示出不同的衰变模式。科学家发现,这两种粒子确实显示了不同的衰变状况。

这说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正物质和负物质的对立统一,从整体上的对称,走向各自不对称的正反矛盾缩并,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螺旋星系的稳定演化和人类的诞生,并非物质比反物质多那么一丢丢。

参考资料:

齐甲斌著:《零守恒终极猜想--辩证逻辑学及统一时空理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物理学的又一低级错误,正反物质相遇通常不会“湮灭”
科学家用激光照射真空,冒出一种神奇粒子,比氢弹威力还大
你是如何看待暗物质和反物质的?
宇宙时空论
中国古太极文明宇宙大统一论有科学证据吗?
你不知道的负能量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