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均线解密——你真的了解均线吗?

均线公式简单好用,是波段交易的代表性指标,更是技术分析者言必提及的工具:N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半年线等等,大家几可琅琅上口,指数突破均线如何如何、跌破均线又如何如何。

可惜的是,我们很少看到针对均线进行实证研究的专文,多数投资朋友们就在似懂非懂、不求甚解的状态下人云亦云,草率运用,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本篇就藉由对台指的统计,为大家一一解开台指均线密码,期待能拨云见日,让大家对均线运用在交易上有更正确的认知。

1.N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半年线有用吗?

在测试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测试方法:

涵盖数据范围为2001/1/1---2006/10/12将近7年时间的台指期近月连续合约。交易成本设定含滑价+交易税+手续费,单边1500元,来回3000元。使用日线收盘价计算移动平均线。

下表即为测试结果汇总:

相信此结果会让很多人感到相当错愕,以5MA亦即周线表现出来的绩效显示,扣除交易成本之后7年下来是小赔8800的,交易次数过多是最大的问题,光是成本部分就赔掉了58万,就胜率来看,36%属于波段指标正常的范围,但获利风险比小于2是无法长期获利最大的另一个主因。而最大连续亏损高达70万左右就资金控管的角度来看是无法令人接受的数字,因为这意味我们必须准备80万以上的资金来操作一口部位,在资金使用上完全无效率。其余双周线和月线也是同样的问题,我想,交易7年下来累积获利10几20万应该算是徒劳无功吧,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加上风险报酬,怎么看都不划算。以月线来看,纵然交易次数大幅锐减到100次以下,但胜率过低只有3成是致命伤,也导致其总获利还不如双周线。半年线则呈现另外一个问题,虽然获利风险比高达3.84,但不论胜率或是连续亏损都不符要求,整体亏损高达32万左右。

总结来说,针对台指过去7年左右的历史数据显示,过短或是过长的均线都无法满足投资人的获利需求,以最佳化结果来看,最佳均线为62日线(季线左右),其净获利为86万,胜率38%,获利风险比3.46都属于波段指标表现正常的范围,但最大连续亏损几近30万以及交易次数39次过低都是美中不足之处。以总测试报表来看,50日均线到65日均线之间都表现出类似不错的绩效,显示过去7年内就单一均线指标而言,采用50-65MA之间的参数将可以交出令人尚可接受的绩效,若以40万的资金操作一口,7年的报酬率为200%上下,换算年平均报酬率则为28%左右,其余参数则完全不堪使用。

2.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均法哪个比较好用?

接下来我们继续验证坊间所谓移动平均线的三种主要算法的绩效差异,简单平均法(Simple Moving Average)、加权平均法(Weighted Moving Average)、对数平均法(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这三种算法的定义于任何技术分析书籍都可以找到,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只针对结果进行检验:

加权平均线绩效报表:

对数平均线绩效报表:

很令人欣慰的,从报表可以明显印证,交易真的是越简单越好这个定理,因为不管是加权平均线或是对数平均线其操作绩效从各个层面看来都远不及简单平均线,投资朋友们实在不需要舍简就繁,使用这些相当花俏的变形均线,起码以实证结果来看在台指市场是无效的,另外,我们可以再度验证不管是就哪一种计算方法来看,60MA左右依然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参数。

藉由本文我们实证了两个相当重要的观念,一是台指期过去7年以来表现最好的是季线左右的参数,二是简单平均线是表现最好的移动平均计算方法,不过就绩效表现来说实在都不尽理想,未来有机会我们还会继续就移动平均线的奥秘进行深入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万小时的潜心研究,史上最简单精准的均线买卖秘诀
利用周线选股。把周线移动平均线设成5, ...
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的关系
KDJ周线与月线分析应用(1)
有没有好的选股方法?
一位成功投资者最大的秘密:反复做好两件事,盈利十年从未停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