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癌症的根本大法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因机体受到外界的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的作用,导致一些细胞发生突变。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缺乏,不能及时歼灭突变的细胞,不能阻止突变细胞的盲目增生和扩散,恶性肿瘤组织就形成并且迅速发展起来,破坏人体的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说,免疫功能的好与坏,是肿瘤产生、发展及转归、预后的重要因素。

中医治疗癌症的方式有很多,中医治疗肿瘤的四大法则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活血化瘀法;扶正培本法,但癌症治疗要则脱不了“扶正除大疾”这一条,中医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
一、中医认为正虚邪实是癌症发病根本原因。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癌症虽然发生于某局部组织器官,但癌症导致的反应却是全身性的,表现为脏腑气血的损耗,组织的破坏,功能的失调,因此不能只顾局部而忽 视整体。早在《内经》中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癌症这个毒邪之所以导致人体发病,就是因为人体的正气不足。正虚邪实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在正虚的基础上瘀毒内生,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生理病理产物不能排出,蕴结体内而成癌症。为什么癌症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情况,为乳腺癌病人切除了乳腺,癌细胞又转移到肺部。切除了左肺组织,癌细胞又转移到右 肺甚至转移到脑部,截掉了下肢,腹部又有了转移,清除了腹部肿块又转移到胸部等等。那种只治疗局部不顾整体,只知祛邪不去扶正的治法,癌症是永远也不会攻克的。所以要重视整体,要顾护人体的正气,要治病 必求其本,要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清代名医李中梓也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正”,就是病人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邪”,是指恶性肿瘤。扶正治疗和祛邪治疗相结合,就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用各种手段消灭控制恶性肿瘤的同时,注意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争取取得更好的疗效。
        临床上消灭和控制恶性肿瘤生长的常用治疗手段也就是“祛邪”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药物治疗、放射线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线治疗能杀灭癌细胞,但是杀伤细胞的选择性不强,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将人体的正常细胞,包括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也一起杀伤了。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病人的免疫功能。所以,在治疗恶性肿瘤时,一定要遵循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原则。近年来,临床肿瘤科医生越来越重视维护肿瘤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抗癌能力,以及机体内环境的调整能力。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肿瘤免疫治疗能够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青睐。用中医中药为主的传统医学能够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提高抗病能力,临床运用也非常广泛。
二、扶正祛邪就必须健脾益胃。
       古人云:“四时百病,胃气为本。”人体的正气强弱 与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盈,正气旺盛,营卫调达,有何之病!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阴阳气血俱不足,补阴则碍阳,补阳则损阴的复杂情况下提出建立中气,创制了大小建中汤就是强建脾胃之气,从而达到增强患者体质,正强邪自去。
        怎样扶正祛邪呢?只有在补气健脾,培补正气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的成果,那些中药有抗癌成份,对那个脏腑癌症作用较好。有针对性的配伍到治癌方中去。比如消化道癌症,就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配伍对消化道恶性肿癌有较好疗效中药。如:莪术、八月札、壁虎、蚤休、苡米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肺部恶性肿瘤,在补气健脾 (培土生金)基础上加对肺癌有效的中药,如:龙葵、冬凌草、鱼腥草、苡米仁、半边莲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疗效,至少也能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是现在有一些医生,特别是那些治癌专科,却用所谓的治癌专方去治疗。只要是癌症,就把有抗癌成份的,所谓的“癌药”拼凑成一个专方,不管什么癌症他们都去治疗,不管什么体质的人都让其服用,结果本来体质就虚弱,脾胃不好 的人服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他们不懂中医治病的真谛;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扶正祛邪。他们犯了“虚虚”之戒,败坏了胃气,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正气不足,病邪发展,延误了病情,坑害了病 ,但他们还在迷茫之中,困惑不解。
三、典型病例
(一)、病例一:陈某某,男56岁,2003 年5月份的一天忽然感到吞咽时食道有些不适,吃硬食物时胸骨后感到疼痛,来到某县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切片活检确诊为食道下段癌,其后又在西安某某医院经复查仍诊断食管癌。患者看到某治癌专科医院的广告后,就到其医院治疗,结果服了3个月中药,花去了一万多元钱,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观其所服之药尽是破气、破血、消积、软坚、清热解毒等,所谓的治癌专药。
       患者来诊,刻诊患者全身乏力,面色不化,吞咽不利,食硬食物或食稍多时,胸骨后疼痛较甚,胃脘胀闷不舒,时有打呃、反胃、口干不渴、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辨证为:脾胃气虚、瘀毒郁滞。
      治宜:补气健脾再配伍有抗癌疗效的中药。
      处方:路党参15g,浙白术20g,茯苓15g,生黄 芪20g,陈皮10g,半夏10g,莪术12g,鸡内金12g,蚤休 12g,八月札15g,白花蛇舌草30g,苡米仁30g,甘草6g, 代赭石15g, 10剂,水煎服。
        10天后病人来诊病情有些转机,在前方基础加重扶正药用量,并让其每天服壁虎2条,分2次冲服,早晚各一次。二个月后病情有了很大的转机,能食一般食物并且食后也不疼痛,打呃反胃明显减少。面部气色好转,前方继服,三个月后经胃镜检査,癌瘤明显缩小,患者非常欣喜至今健在。
(二)、病例二:张某,男51岁,2004年2月初诊,患者一个月来咳嗽,胸闷气短、痰多,纳差乏力。开始患者并未在意,在本村诊所治疗,诊为支气管炎,用一些抗菌消炎、止咳化痰药,疗效不佳,并且有所加重,来诊求治。
       刻诊:患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咳嗽气短,胸闷痰多,咳嗽时伴有胸痛,有时有咳血现象。舌质淡,苔厚腻,脉弦滑。胸片:在肺右上叶有块状阴影,边际不清,怀疑肺癌,经CT检査后,确诊为肺癌,经过全面诊査病情。
       辨证为:肺脾不足,邪毒壅肺。
      治则:补脾益肺,化瘀散结,清热解毒。
      处方:太子 参20g,浙白术15g,茯苓15g,黄精15g,生黄芪15g,百 部12g,龙葵20g,半枝莲20g,苡米仁30g,冬凌草15g,七叶一枝花12g,甘草6g,水煎服、连服15剂,半月后患者来诊,服药后病情稍有好转,照前方稍事加减,继续服用,3个月后病人又来复诊,病情大有好转,经拍片后继续服用,3个月后病人又来复诊,病情大有好转,经拍片右肺阴影明显缩小,饮食正常,精神大振,患者信心百倍,照前方再行加减,继服2个月,现在患者还健在,每天还参加轻体力劳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扶正祛邪是治癌的极为重要法则,扶正即是抗癌,祛邪必须有机的配合。癌症的早期,正气不太虚时,就要以祛邪为主,稍佐以扶正,如正气已虚,邪毒较盛,就要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总之要观其脉证,辨证施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国粹中医馆陈向荣:中医治癌,既要避免恋邪,又要预防伤正
中医对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控制癌症,与癌共存——癌症患者带瘤生存的意义
治肿瘤,中医绝非辅助手段
越来越多的癌症被治愈,癌症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肿瘤专家谈中医药治癌症到底有何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