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大学教学条件
 

    苏州大学十分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与利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办学经费稳步增长。切实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新校区建成启用、老校区优化整合,教学设施逐年更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注重科学合理使用教学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教学条件满足教学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教学经费
    按照“量入为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苏州大学每年在财务预算安排上,除保证日常教学运行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外,还根据本科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投入专项经费。2004-2006年,苏州大学每年用于本科教学的四项经费支出逐年递增,四项经费支出占当年学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57%、30.22%和31.46%。 近三年,学校共计投入本科教学专项建设经费1100余万元,用于品牌特色专业、双语教学、核心课程群建设、题库建设等。学校大力扶持工科、医科院系的发展,近年来持续以每年近千万元的重点经费投入,使工科和医科院系的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二、校舍状况
    苏州大学现有占地面积1578774.56 m 2,生均占地面积59.39 m 2;各类建筑面1185855.33 m 2,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573967.98 m 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1.59 m 2,学生宿舍面积314527.13 m 2,生均宿舍面积11.83 m 2。现有教室655间,座位数61071个,其中多媒体教室184间,座位数19576个,维格教室座位数140个,语音教室16间,座位数896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77个。2006年,全校教学用计算机为10466台。百名学生配教学计算机台数逐年递增,由2004年的23台增加到2006年的39台。


新校区学生宿舍楼

新校区公共教学楼

 

三、实验室状况
    苏州大学现有35个教学实验中心(室),其中10个为校级实验教学中心,⑵电工电子、化学、计算机、医学、物理等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课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教学实验室覆盖了全校各学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仪器设备先进,利用率高。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近三年来,有2612名本科生进入这些实验室使用过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苏州大学把实验室建设列为教学条件建设的重点。


薄膜材料实验室

 

    近年来,通过“211工程”建设经费、省部共建专项经费及自筹等渠道筹措16520万元实验室建设资金,切实加大了校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力度。三年来共投入2680余万元用于新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同时,学校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先后与有关企业合作共建了EDA实验室,SMT实验室、DSP实验室、TIDSP联合实验室、科达程控与网络实验室、Wind River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单片机联合实验室、诺基亚通信实验室、无线通信幅射测试研究中心等,其中SMT实验室是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表面贴装技术实验室,而无线通信幅射测试研究中心的建立则使我校成为具有无线幅射测试能力的少数高校之一。这些实验室的设立与共建,不仅提升了学校专业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水平,而且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对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苏州大学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理顺了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协调、科学、高效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完成了校级实验中心和实验教学平台的协调、组合、调整和新建工作。同时,注重资源共享,通过构建大型设备开放共享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将服务面广、通用性强的大型设备集中管理,有效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电工电子、化学、计算机、医学、物理等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已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近三年,分别开出实验2018个、2058个、2175个,实验教学时数分别为13335、12364、12895,本科生实验人时数分别为1591911人时、1781934人时、1637343人时。

四、实习基地状况
    苏州大学现有25个校内实习基地,其中工程训练中心1个、附属医院5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工程训练中心拥有实习场所3200 m 2,配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编程室,是一个以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为特点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每学年承担1300余名学生约20万学时的实践教学任务,所训练学生多次在省级以上数控操作和创新设计比赛中获奖;5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以上具有悠久历史和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医院,许多新技术、新疗法达到省内、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较好地满足了医学类各相关专业临床教学的需要。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现有编制床位数2576张,非直属附属医院有编制床位数2134张,共计床位数4710张,生均床位数为1.76张。


工程训练中心

 

    苏州大学利用地处苏南地区的地理优势,与区域内政府机关、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学校等共建了361个校外实习基地(不含院系与地方共建的实习基地)。校级实习基地层次高、实习效果好。如由江苏省公安厅正式发文以省内各地级市公安局为主体的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以上海中山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一批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医院为主体的临床医学实习基地;以苏州中学、梁丰中学、南菁中学、常州中学等苏南著名国家级示范中学为主体的教师教育实习基地;以入驻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及苏州周边地区的诺基亚电信有限公司、飞利浦苏州公司、EPSON(苏州)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工科类学生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场所稳定,长期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对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明确,指导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场地、设施和指导队伍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五、图书馆状况
    苏州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文图书编目C级成员馆,是江苏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JALIS)苏南地区文献中心。
目前,图书馆舍总面积64722平方米,分为校本部馆、东校区敬文图书馆、北校区馆、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阅览座位3500余个。全校20个学院设有图书资料室,与图书馆共同组成全校文献服务网络。学校切实加大文献购置经费投入力度,近三年年新进书量分别为87261册、117591册、157292册,图书文献资源总量(不含电子图书)分别为369.8万册、379.4万册、392.8万册,生均图书量分别为115.39册、108.67册、108.06册。除纸质图书外,图书馆拥有维普、万方、中国期刊网、书生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书库和方正教参书库,并购置了OVID系列医学资源、APS/AIP、ACS、Beilstein/Gmelin、ACM、MathSciNet、SIAM、Springer线上丛书等数据库53个。目前拥有电子图书77万种,电子期刊约30000种。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需要,图书馆及时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策略,满足了不同类型读者对文献的需求。


炳麟图书馆外景

本部图书馆内景

 

    图书馆建成了功能完备的硬、软件支撑体系,校园网主干采用千兆传输,馆内局域网百兆交换到桌面,构建了SAN结构存储访问与自动备份系统,电子文献信息存储容量达14.5TB,网上资源提供在线24小时服务。图书馆应用汇文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处理日常业务,图书期刊采访、流通、编目、典藏、公共检索、馆际互借、连续出版物管理等业务均实现自动化处理;构建了由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组成的、功能完善的网上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中外文期刊全文、题录文摘和电子图书的查询、浏览和下载服务。
作为苏南地区文献中心,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文献查询、新书推荐等传统服务的同时,开展了科技查新、文献传递、学科馆员和特色数据库服务,如自建了JALIS学位论文数据库、历代人物图像数据库、学科导航库。其中,国家清史工程子项目《图录·清代图像人物数据库》被列为JALIS二期特色数据库子项目的“一类项目”。
随着“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设备条件不断改善。图书馆已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配有较完备的服务设施,电子图书系统的建设与图书情报资源服务具有较高水平,通过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校内师生可检索图书馆的书目信息、专业数据库和国内外网上文献信息资料。现有电子阅览室4个,配备计算机602台,并在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系统率先实现了无线上网,为提高文献服务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全天候服务,导读服务帮助读者了解馆藏和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内容和使用方法,开展了读者文献利用调查,提高了服务层次和水平。
近三年来,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图书馆主页点击量和电子资源的访问量呈上升趋势。2004-2006年,图书借阅量分别为51.15万册、61.29万册、56.25万册、;图书馆主页访问量分别为215.04万人次、244.71万人次、312.30万人次。

六、校园网建设状况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苏州大学近年来共投入专项建设经费3500万元,建设了由核心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组成的具有有线接入、无线接入等多功能的万兆主干网络,并建设了在江苏乃至全国高校中都处于领先水平的校园无线网。校园网划分为160多个二级子网,覆盖了学校主要教学、科研、办公和学生宿舍等区域(附属医院除外),接入校园网的单位用户(包括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后勤服务单位、校办产业单位等)达4000户,个人用户20000户,为开展教学信息化及行政管理与资源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完成校本部、东校区及北校区部分线路和设备的改造和升级后,校园网的网络出口带宽从原来的155M提高到了2.5G。同时,学校主干网络设备完成了IPv6的升级,实现了对全校用户提供实验性质的基于IPv6的出口访问。
苏州大学建立和完善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如机房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系统管理制度、病毒防范制度、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事件应急制度等一系列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实施了校园网网络防火墙(CHECHPOINT)、路由器、安全检测系统、网络病毒防治等网络安全措施,有效遏制了网络病毒传播和黑客攻击,同时加强了网络故障的排除工作,从而切实保证了校园网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苏州大学积极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建立包括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在内的153门课程的课件,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素材。在应用服务方面,学校建立了多种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WWW、E-mail、FTP等网络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服务方面,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学校先后完成了《基于校园网的选课管理系统》、《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等项目。围绕教学运行这一核心任务,构建了教务处网站及以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为基础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选课、选教材、查询成绩、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等日常教学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校园网的网络课堂和图书馆网络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各院系、各部门、直属单位和研究所等均建立了门户网站,并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网站,如古韵今风、本科生招生在线咨询、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园网公选课管理系统

 

七、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苏州大学现有室内外体育场馆面积11.72万平方米,生均4.41平方米,其中室内场馆面积16874平方米,生均0.63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00331平方米,生均3.78平方米。


东校区游泳馆

 

    苏州大学现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塑胶草坪足球场)2块,400米标准煤渣田径场(含天然草坪足球场)1块,篮球场37块,五人制足球场2片,小足球场1片,排球场12片,网球场15片,游泳馆1个,室内体育场馆3个,体操房1座。位于东校区、面积为5276平方米的综合性体育馆可容纳1000多人,包括主馆比赛馆及乒乓球室、竞技体操馆、力量训练房、武术馆、训练馆等。各类运动场馆设施齐备,满足了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在保证学校日常体育活动前提下,苏州大学近年来先后成功承办了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太湖论坛”和电子竞技比赛、亚足联青年女子足球锦标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以及江苏省第十五、十六届运动会的部分赛事,先后获得了十运会“最佳赛区”、三体会“大型活动组织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大纲
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机构设置及人员
没有校园网如何下载知网文献?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研究生经验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