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正贵:从制度思维走向机制思维

在学校管理中,人们往往迷信制度。制度上墙,制度成册,蔚为大观。但是这些制度是否合理,能否落地,是否有效,则不得而知,也无多少人真正关心。也许制度只是为了制订本身,似乎制度制订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工作也就结束了。

制度思维往往是一种低层次的管理思维,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第一,制度的底层逻辑是控制、规定、要求,是从外部着手,从局部着手,往往局限于表面和简单化。

第二,当制度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手段,会造成管理的窒息。事事有制度,处处有制度,学校管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都被制度所覆盖,遇到问题就制订制度,这样的学校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往往造成制度窒息,甚至也造成师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活力的窒息。

第三,制度缺乏监督,难以落实。于是又要制订新的制度来监督制度的执行。这样层层叠加,陷入制度落实制度的怪圈。于是,学校的制度越来越多,而问题往往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问题也越来越多,而有些问题恰恰是制度不当造成的。

有效解决学校管理中的问题,不是依靠简单地制订制度,而要从制度思维走向机制思维。

制度一般是外在的控制、规定和要求,而机制是一种有设计的制度,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设计。机制的底层逻辑是激活、撬动、引领 ,是从内部着手,从系统与结构着手,注重问题的解决,能够持续起作用,期望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法效应。

机制不同于制度。比如,有一个关于分粥的寓言故事。为了解决分粥的公平性问题,我们可以出台一个制度,要求分配的公平公正,这是制度思维。但是结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如果我们以机制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对制度进行深度研究和设计,采用这样一个机制:分粥的人最后取粥。如此,分粥的公平性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机制的力量。

好的机制不是简单地规定人们应该如何去做,而是通过制度设计,系统性地解决问题,让人们主动去做而不是被要求去做,甚至能够一石三鸟,四两拨千斤。

在青岛中学,我们引入客户评价机制,以有效解决从管理走向服务的问题。每年教代会代表对校长和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信任投票和满意度评价,以决定干部的去留。

每年一线教师对行政职员进行满意度评价,以决定行政人员的绩效工资等级;每年组织一次师生对外包服务公司(食堂、保安、保洁、物业、校服等)的评价,以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比如学校食堂,师生满意度低于4.0分(满分5.0分)则自动解除合同,高于4.0分学校承担水电气费用,高于4.5分则给予外包公司不同等次的奖励。

只有将对学校的评价权交给师生,让客户来评价我们的管理,才有可能引导管理目光向下,真正为客户服务,也才可能真正落实师生为本、从管理转变为服务的理念。如果嘴上说客户第一,结果还是实行管理者评价,而不是客户评价,那么以师生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客户评价这个机制比一打制度文本都更加有效。

好的机制自带监督。制度如果没有监督就无法真正落实,也就只能挂在墙上,留在纸上。

比如,青岛中学的教师招聘分成四个独立环节:笔试、学科技能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综合面试。在招聘过程中,不允许任何人在两个及以上环节中出任评委。这样的机制在于确保招聘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客观性。

又比如,青岛中学实行多元治理主体的分权制衡机制,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开,学术委员会成员全部由一线教师担任,由教代会投票产生,校务委员不得出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以保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学术权力,不受行政权力干扰。

再比如,北京十一学校规定,学校组织的各种报告会、讲座、学校沙龙等师生活动,一律不允许强制要求老师和学生参加,必须是师生自愿参加。这其实是师生活动的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倒逼活动的组织者和举办者努力提高活动质量,考虑师生需求,把活动举办得有意义、有价值,能吸引师生主动参加,并有所受益。

机制思维就将相关管理要素进行整合,将相关利益主体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让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同步发生。

好的管理机制能够激发人性之善,避免“一人生病、众人吃药”的制度性羞辱。

比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个别教师迟到,就制订全校教职工打卡签到制度;我们不能因为可能有人将卫生间的手纸拿回家,就停止在卫生间放置手纸;我们同样不能因为有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就一禁了之。因为少数人犯错,而惩罚大多数人的制度思维,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制度羞辱。

机制思维要从人性出发,激发人性之善,从建设性的方面解决问题。

比如,在青岛中学,我们设置各种学生荣誉勋章,对于能够自主自律使用电脑的学生,颁发电脑自主使用勋章,贴在学生电脑的外壳上,他们使用电脑的时间和空间相对自由;那些缺乏自律的学生只能在教室的电脑使用专区使用电子产品,而那些违规使用电子产品的学生则会被剥夺一段时期的使用权利。

再比如,考试自律的学生可以获得诚信荣誉勋章,可以到荣誉考场考试,这里没有教师监考。自习规范的学生可以在学校任何空间上自习,而那些不能自律的学生则在规范自习上自修。

这些荣誉勋章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达到一定的积分可以触发一次奖励,比如可以获得优先选导师的权利,或者优先选课、优先选游学线路的权利等。

制度是一种单向度的行为指令,是对行为主体的管控、限制或约束;机制不一样,它旨在促进系统或组织中利益相关方积极互动的行为,是一种制度设计,它让行为主体处在一种积极、互动的高关联状态,自带动力和监督。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要少用制度思维,多用机制思维,让学校管理充满实践智慧和教育的温度。

(本文作者汪正贵,系青岛中学校校长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把好人本管理的“度”
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2)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校长如何发力
学校食堂管理汇报材料
班级常规管理,构建和谐乐学校园文化--
创造现代民办高校制度红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